教学研究
海淀区首届 “核心素养与技术教育”论坛召开
2017-12-31 19:54

2017年12月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KY.COM主办的“核心素养与技术教育”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召开。研讨会立足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聚焦技术学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进,总结技术学科教师研修课程建设、实施和评估的实践,探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学生素养提升的创新作法。本次大会是海淀区学科教育系列研讨活动中继语文、化学、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英语之后的第十场学科论坛。参会人员不仅有海淀区的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师,还有来自北京市各区县、天津等地的教师代表。

图1 领导专家教师合影

核心素养与技术教育论坛由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报告、专题论坛三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

 

本单元共有小学信息技术、中学信息技术、初中劳动技术、高中通用技术在8个会场围绕“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近400位教师分别观摩了课堂教学展示,并参与课堂教学研讨。

分会场1: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田爽老师执教《Scratch中制作简单动画》(四年级信息技术)一课,围绕计算思维,以如何让角色“走”的更生动为问题起点,以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设计活动主线,学生通过确定问题---规划解决方案---尝试解决方案---测试与调试---交流分享的学习过程,最终在过程中提升了抽象能力,为未来以计算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2 四年级信息技术《Scratch中制作简单动画》授课教师:石油附小 田爽

图3 北京教育学院郭君红老师对田爽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分会场2: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郑雨晴老师执教《校园里的小研究》(六年级信息技术)一课,采用项目学习方式,基于校园研究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选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从中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准确数据收集的能力。

图4 六年级信息技术《校园里的小研究》授课教师:万泉小学郑雨晴

图5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飞老师对郑雨晴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分会场3:北京十一学校聂璐老师执教《音乐播放器App制作》(初一信息技术)一课,以音乐播放器APP制作作为学习情境,聚焦需求分析,在单曲播放功能制作中巩固App Inventor开发方法。

图6 初一信息技术《音乐播放器App制作》授课教师:十一学校 聂璐

图7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郑立新老师对聂璐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分会场4: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金旭老师执教《简单算法的表示与实现》(高一信息技术)一课,聚焦计算思维,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各小组使用Python语言实现算法,并在项目反思、评价中不断完善程序,为后续复杂算法奠定基础。

图8 高一信息技术《简单算法的表示与实现》授课教师:科大附中金旭

图9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振强老师对金旭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分会场5: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宋鹂老师执教《八音盒设计与制作》(初一劳动技术)一课,以八音盒个性设计为载体,通过“了解组成、分析设计要素、构思个性方案、草图表达方案”,聚焦简单结构作品设计方案构思和表达学习。

图10 初一劳动技术《八音盒设计与制作》授课教师:理工附中 宋鹂

图11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杨金红老师对宋鹂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分会场6: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修金鹏老师执教《Arduino智能光控灯初探》(劳动技术7年级)一课,以光控灯为学习载体,认识智能光控灯系统组成,学习光控灯系统连接,从通过三个试验,来学习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和PWM输出功能。

图12 初一劳动技术《Arduino智能光控灯初探》授课教师: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修金鹏

图13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孟献军老师对修金鹏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分会场7: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胡小琳老师执教《橡筋动力驱动系统的设计》(高一通用技术)一课,围绕简单橡筋动力系统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头脑风暴法及TRIZ理论,解决设计中的冲突问题,并用草图来表达简单的设计方案。

图14 高一通用技术《橡筋动力驱动系统的设计》授课教师:中关村中学 胡小琳

图15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赵薇老师对胡小琳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分会场8:北京一零一中学霍莹老师执教《智能小屋控制系统的制作》(高一通用技术)一课,以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的智能小屋模型作为展示平台,引导学生了解评价的目的和内容,熟悉评价的过程和程序,使学生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有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参与技术创新的实践。

图16 高一通用技术《智能小屋控制系统的制作》授课教师:一零一中学 霍莹

图17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作林老师对霍莹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第二单元 主题报告

 

大会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姚守梅副校长主持。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王世东校长致欢迎辞。王校长提到: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推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技术类的课程有助于激发每个孩子的发展潜力。技术教育为提升素养、放飞学生梦想,插上了灵动的翅膀。

图18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姚守梅副校长主持大会

图19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王世东校长致欢迎辞

KY.COM信息与技术中心副主任钟建业做题为“海淀区技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发言,钟老师从机遇与挑战、实践与思考、展望与突破三个层面进行了汇报。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育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需求对教研转型提出的新要求,海淀区以教师研修课程作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要目标,合理规划研修课程、提升研修服务质量;精准设计引领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带动教学研究、助力学科建设发展;探索学业评价方案、促进课堂教学改进;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拓展课程内涵影响。在交流与总结的基础上,钟老师提出技术教研日益系统化、结构化、专业化、精致化是海淀技术学科教育工作者始终不变的追求。

图20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与技术中心钟建业副主任做主题发言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彭绍航老师通过叙述“从一张白纸到一张证书”的历程,诠释了作为一名年轻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经历。从提升专业知识到开展课堂实践,从体验前沿技术到提升专业技能,从思考课程衔接到开发校本课程,从个人思想到融合集体智慧等方面的许多收获和许多成长故事,体现区域教研活动支撑和教研团队集体的奉献。

图21 海淀区翠微小学彭绍航老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作林老师以“基于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教研基地建设”为主题,阐述了教研基地建设规划与目标、建设方案与途径。从课程资源开发、课题研究推进、教研团队建设、共建共享资源等角度展现出他们的实践和探索。

图22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作林老师发言

专家沙龙由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主持,海南省教育研究院段青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林众老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冯新瑞老师围绕主题展开对话,并提出精彩纷呈、引人深思的观点。

图23 专家沙龙

海南省教育研究院段青老师认为,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是密切相连的,学生核心素养是整体,学科核心素养是局部,但是同时都是指向学生的发展。在落实学科核心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是关键,其中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是落实核心素养一个重要的角度。段老师还认为针对跨学科的STEAM教育和基于作品的创客教育,技术教师具有先天的优势,并且有责任、有能力做好相应的融合工作。在谈到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时,段老师提出技术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要不断学习技术学科教学方法,要时刻热情和激情。

图24 海南省教育研究院段青老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林众老师认为,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高度吻合,都是从自主发展、社会需求、文化基础这三个角度阐述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林老师还认为,技术本身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无论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都是以科学为基础,通过工程、通过设计,最终物化给人服务。他希望技术教育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师以融合的心态面对技术教育,这样才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25 人民教育出版社林众老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冯新瑞老师谈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基于真是生活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体现的核心素养是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高度契合的,是基于跨学科的、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素养。她认为只有从真实的生活情景出发,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图26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冯新瑞老师

 

第三单元 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围绕项目引领下的技术课堂教学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技术课程建设等教研重点工作做深入研讨。参与论坛研讨的人员既有海淀区教师又有来自北京市其他区县以及外省市的专家、学者,大家分享经验、交流思路、共话发展。

分论坛一: 项目引领下的技术课堂教学改进

KY.COM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金文老师主持论坛并发言。

图27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金文老师

金文老师从教师众筹探索项目学习、专家引领设计项目学习两个角度介绍了海淀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团队开展项目学习的具体实践和做法。首先通过教师众筹、思维碰撞、智慧共享,形成项目学习案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专家引领来推动项目学习的实践活动设计,形成了从主题、目标、问题框架、策略、评价等完善的步骤,并交流了项目研究中带来的思考。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任辉老师以北大附小机器人课程从“点”到面”、从“面”到“体”的发展为例,介绍了项目学习在促进机器人校本课程发展中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具体案例揭示了项目学习的实施途径、方法和育人效果。

图28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任辉老师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崔淼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来自课堂真实的案例展示出以跨学科、多技术种类来开展劳动技术教学的具体做法,诠释出她作为一名初中劳动技术教师以STEAM教育方式开展初中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图29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崔淼老师

北京一零一中学马丽娟老师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劳动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介绍了一零一中学针对初中劳动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学科衔接,整体规划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的技术课程教学项目,并在教学实施中加以检验和完善。

图30 北京一零一中学马丽娟老师

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马丽红老师做了“项目引领下的技术课堂教学改进”的报告,从项目学习的定义、必要性、以及具体案例三方面阐述了项目学习对于技术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作用,项目学习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作用。

图31 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马丽红老师

图32 分论坛一发言人合影

分论坛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KY.COM初中劳动技术教研员陈雪梅老师主持论坛并发言。

图33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陈雪梅老师

陈雪梅老师从海淀区技术教师研修课程开发与实施背景、规划思路、具体案例、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向与会老师们介绍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基于素养提升规划和实施技术教师研修课程的具体实践。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张宝莲老师做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教师专业成长感悟交流。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在学习中不断改变,在区域教学中乐于引领,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她为与会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图34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张宝莲老师

北京市育英学校李玮琳老师介绍了育英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助力劳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整体规划。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为途径,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图35 北京市育英学校李玮琳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袁中果老师做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交流,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组织形式、课程实施特色、学生个性化成长、教师团队建设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学生的相互融合发展,以及对于区域教研的推动引领示范作用。

图36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袁中果老师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通用技术教研员谢卫东老师首先对前面四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海淀区相关技术学科课程建设值得借鉴,针对技术教师发展工作非常扎实,培训也很到位。他在“专业引领促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中阐述了专业发展与专业引领、引领什么、如何引领、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拓展了与会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的认识和理解。

图37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谢卫东老师

图38 分论坛二发言人合影

分论坛三: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技术课程建设

KY.COM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员张桂凤老师主持论坛并发言。

张桂凤老师从加强课程建设、尝试教研转型、改进课堂教学、优化学科评价、提高队伍素养角度,介绍了海淀区基于技术素养提升,开展通用技术课程建设区域推进的实践和探索。

图39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张桂凤老师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曹多莲老师做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通用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交流发言,介绍了北大附中通用技术课程建设和实施情况,以项目化教学作为课程实施主线,注重学生创新成果积累和转化。

图40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曹多莲老师

首师大附中科技中心万璐璐老师做了“基于创客教育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题交流,结合学校特有创客品牌“青牛创客”,从青牛创客教育创新实践的背景、创新工作的实践探索、创新工作特色、创新工作经验等角度,分享了首师大附中的思考和实践。

图41 首师大附中科技中心万璐璐老师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岳云霞老师从通用技术课程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项目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创设通用技术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反思角度畅谈了对于“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设通用技术项目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探索和思考。

图42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岳云霞老师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段青老师首先对前面四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她认为四位老师分别从区域和学校角度就通用技术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精彩的展示。段老师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的技术课程与设计”专家报告中进一步聚焦课程的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阐述了技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以详实的案例梳理了为了应对核心素养导向对应的学习本质变化、学习方式变化、教学模式变化,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情境设计、问题和问题链设计、活动设计,同时要从评价角度关注核心素养的落实。

图43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段青老师

图44 分论坛三发言人合影

本次学科论坛围绕“核心素养与技术教育”,在教师专业发展、教与学方式改进和创新课程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索教师研修模式的创新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撰稿:信息与技术中心 摄影:张烨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