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海淀区域教育整体推进合作项目——校本研修活动,自2017年10月15日起正式拉开大幕。按教育局统一安排,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北京海淀参加研修,昌黎县教育局曹庆华局长和邢秋枫主席对校本研修项目非常重视,活动全程予以精心指导。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4日下午参加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研修培训的老师们准时启程。本次培训的老师来自各学区、中心校、国办中学及幼儿园,从中精心遴选了57名中层以上领导,他们深知此行责任重大,需要深入思考中小学教师素养的内涵和结构,改进校本研修的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北京的初冬有些冷,有些风,但阻挡不住我们这些求知者满腔的热情,15日早上,大家早早地来到了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刘锌主任主持了培训的开班仪式,副校长申军红亲切地接待了我们,并致欢迎词。
我们的领队、领导---昌黎县教师进修学校龙江平校长讲话,并对这次培训寄予厚望。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王秀英老师针对本次培训的背景、主题、目标、作业等提出了要求。
我们首先听取了海淀区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曾辉校长的讲座,题目是《自主、开放、学术》。曾老师的讲座吸引了所有参训者,大家用心的聆听,不停的拍照、笔记。尤其提问环节,更是把讲座推向了高潮,老师们针对本校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疑惑,大家激烈的讨论着。最后因为曾老师赶飞机才不得不终止了这次研讨,怎能不为我们老师求知若渴的精神感动呢?
第二位专家是北京石油附小的贾素艳老师,她讲座的题目是《研以成其品质,修以求其粹美》。
11月15日下午,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二十中学的付用江校长做了题目为《立足实际,贴近需求,踏实推进》的报告,付校长在报告中介绍了二十中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建校历史、师生人数、教师职称、教师学历、教师年龄分布等。他们立足学校实际,确定校本研修目标,扎实开展研修活动。付校长的报告为我们对接学校实际确定研修目标指明了方向。
报告之后,引导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学生的作品展,看到这些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不得不感叹孩子们的心灵手巧,二十中学的孩子们太优秀了,二十中学的老师们太厉害了,也不由得感叹生活、学习在北京的孩子是多么的幸运,我们一定也要把家乡的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加油!
接下来是听课环节,学校安排了三节课,一节高三英语、一节高二化学和一节高三化学。我听的是高二化学,讲课的是北京第二十中学的资深教师张景富老师。这节课张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上课伊始,从做题入手,学生代表阐述解题思路,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整堂课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环环相扣,一点不拖泥带水。
研讨活动中,四位老师积极发言。张景富老师---《基于团队参与,聚力共同发展》,初三化学组---《真实情景下实验能力进阶培养》,王秀玲老师---《团结合作,勤耕细做,科技引领,步步提升》,冯彦国老师---《着眼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的发言给大家深深的触动。最后,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迟淑玲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
11月16日上午,这支"求知大军"又开进了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中关村小学屈文霞校长致欢迎词,屈校长介绍了中关村小学的行动理念以及校本培训是怎么进行的。她从关注事到关注人的价值引领,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制度保障,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最接地气的便是走进课堂环节,中关村第一小学共安排了数学、语文、英语、音乐、体育、美术6个学科的教学,印象最深的是她们的教学融合,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了各个方面的知识,数学中包含了语文、历史、美术、德育等学科的知识,语文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教学中体现了课程融合,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一节课蕴藏了太多的知识信息。好神奇的课堂!研讨活动中,各位老师阐述了她们的教学设计思路。美术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是别出心裁,课上融入了数学中的黄金分割,动手操作,设计绘画,作品展示及评价,可以说直到下课铃响,学生还意犹未尽……
下午,又回到了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听取了王楚老师的讲座《基于大数据研究背景下的区域教育教学改进与评价研究》。
紧张、充实的两天培训结束了,虽然很疲惫,但难掩我们激动的心情,大家纷纷把自己的心声诉诸笔端,诉真情,展灼见。在此,截取了部分老师的心声。
海淀之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其精神。前方的路还很长、很艰辛,但只要我们勇敢前行,永远不晚,我们在路上!
内容转自:昌黎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