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海淀区“十三五”时期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全面深入推进海淀区“十三五”教师培训工作,提升培训品质,促进培训专业化,2017年9月28日,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组织召开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会。200余名海淀区中小学、职业高中、各学区、直属单位的教师培训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赵杰志主持。
图1 赵杰志副校长主持会议
图2 刘锌副主任做“启航杯”总结
首先,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副主任刘锌以“持续研究实践 收获累累硕果”为题,做北京市中小学新任教师第一届“启航杯”教学风采展示活动总结。她介绍了活动背景与过程,报告了海淀区参加人员与获奖情况,并对活动取得佳绩进行了归因分析。此次活动,海淀区的成绩位居北京市各区之首,一等奖获奖率高达55%,超过市一等奖平均获奖率38个百分点。活动取得佳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科学研究,扎实实践;精心组织,认真指导;通力合作,支持推进。
图3 申军红副校长解读《指导意见》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代表海淀区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对《海淀区“十三五”时期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意见》进行全面深度解读。她以“有效供给 精准培训 深度转型 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教师教育体系”为题,介绍了海淀区“十三五”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详细解读了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海淀区“十三五”教师培训工作遵循“精准服务、问题导向、提供选择、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培训内容上,围绕中心,应对挑战,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在实施方式上,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分层分类实施精准培训;在培训机制上,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努力建设功能多元、效能突出的海淀区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教育基地,创建面向未来、世界一流的智慧型教师教育体系,打造领先北京、辐射京津冀、示范全国的教师培训品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不断增强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
图4 大会现场
图5 新任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王化英做项目介绍
师训部新任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王化英以“从培训走向培养 促进新任教师可持续发展”为题,分析海淀区新任教师的群体特征,以及教育发展与海淀优质教育对优质师资的需求,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新任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十三五”期间,海淀区新任教师培训从一年的培训走向三年的培养,为新任教师提供有计划、有系统、持续的专业支持与服务。入职第一年为模块专题课程,入职第二年为个性指导课程,入职第三年为展示交流课程。通过区域、学区、学校三方合作,基于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实现课程的精准供给,帮助新任教师提升师德修养,实现角色转化,规划专业路径,促进新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图6 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田成良做项目介绍
师训部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田成良以“探索众筹研修路径 搭建骨干成长平台”为题,介绍海淀区“十三五”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的背景、研修课程以及研修形式。项目以工作坊为主要研修形式,突出骨干教师的实践、分享、生成资源等特点,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搭建展示平台。田老师以“科学骨干教师研修”为例,重点介绍了中学教师科学素养及实验技能提升的浸入式实践型研修。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后续将围绕实践研究、课程资源、平台输出、课题引领等四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区域和学校合作,帮助骨干教师梳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推广,全力支持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图7 校本研修项目负责人王秀英做项目介绍
师训部校本研修项目负责人王秀英以“提升指导服务品质 驱动校本研修创新”为题,介绍了“十三五”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理念、规划内容、具体工作思路以及开展的专题培训。项目注重指导和服务,建立了“校本协作制度、培训者培训制度和校本邀约制度”等运行机制,建设基层学校培训者队伍,构建以项目推进、点面结合、审核评估的立体支持指导体系,搭建区域校本研修共享交流的平台,促进区域校本研修的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校本培训者培训是项目的核心工作,采用工作坊的研修方式,进行为期一年的包括集中学习、异地研修和实践跟进等三阶段的研修模式,提升校本培训者的教师发展领导力。
最后,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赵杰志对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政策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具体包括: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双师服务);国培、市培招生;新任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本研修等继续教育的政策和北京市继教管理系统的要求。
在海淀区“十三五”时期教师培训工作启动会的基础上,本次会议有效提升了学校、学区教师培训负责人整体规划、按需分层研修的能力,促进了区域研修、联片研修、校本研修三级联动深度研修机制的建立,推动了海淀区“十三五”时期教师培训工作顺畅、高效的开展。
(撰稿人:牛永生 、张晓,图:王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