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体验引导的力量
——海淀进修培训者工作坊第二期
2017-07-01 10:53

2017年6月26—28日,在美国资深教育咨询顾问与培训师R.布鲁斯·威廉姆斯先生的引导下,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近30名教师培训者和教研员一起体验了第二期“教师培训者引导力参与式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的研修内容包括焦点讨论法(ORID)的回顾与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这是基于2016年“用引导优化教师培训体验工作坊”的集中研修以及之后近8个月里学员在培训和教研工作中对ORID的实践、反思,而进行的第2次跟进式、进阶式研修。

 

图1 R.布鲁斯·威廉姆斯先生作为工作坊主引导师

 

该项目是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为研训人员设计的国际研修项目,旨在通过多阶段、进阶式的持续学习和实践,使教师培训者和教研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成人学习规律,对引导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有更为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营造自主、合作、参与、探究的良好成人学习氛围的方法、策略和工具,从而优化培训和教研工作,提升专业水平。

 

实践案例分享——从“学ORID”到“我的ORID”

首先,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师训部王永祥老师、尹博远老师分享了他们自第1次集中研修之后,在中学教研组长研修项目,以及中学英语、化学新任和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中实践ORID的案例。

 

图2  ORID实践案例分享与反馈点评

 

布鲁斯先生对三个实践案例逐一进行了反馈点评。他高度评价,申校长的案例运用了ORID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了非常结构化、体系化的工作坊设计,做到了活学活用;王永祥老师创设了ORID在不同背景、不同层面的应用体系;尹博远老师对ORID在不同对象群体中应用进行了更为复杂和深度聚焦的设计和反思。同时,他也针对案例中的理性目标和体验目标的制定,以及四个层面的问题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基于问题的改进设计——发现问题,一起设计更好的ORID


 

图3  大家对ORID设计问题进行诊断、改进并分享

 

基于前期在ORID四个层面问题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家分组对问题进行诊断和改进设计并分享,布鲁斯先生逐一反馈和点评。

 

体验中学习——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

“体验”是引导的核心理念,“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主要通过互动性、参与感极强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参与者在对“多元智能”“适应脑功能的学习”和“视觉学习”三种支持理论的体验、理解中,学会“体验—理论—活动—回顾与反思”这一结构化的培训设计工具。

 

图4  在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中体验、设计“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

 

 

图5   在学习“适应脑功能的学习”理论中体验、设计“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

 

 

图6 在学习“视觉学习”理论中体验“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

 

布鲁斯先生现场示范三种理论的“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大家在体验中学习,之后分组对三大理论进行体验先行的培训再设计并分享,布鲁斯先生反馈与点评。


实践应用——结合研修主题进行“体验先行”设计和演练

学习的过程是充实而烧脑的,展示的时刻是值得镌刻的。五个小组基于自身实际工作,选择培训和教研的主题,分别设计“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进行现场演练,并应用ORID进行回顾、反思与改进。

 

图7  分组进行“体验先行”培训设计和ORID的实践演练

 

回顾反思——学员现场演练ORID

 

图8  学员现场演练ORID对工作坊进行回顾与反思

 

在3天的工作坊中,4位学员现场应用ORID分别引导大家对半天的工作坊进行整体回顾与反思。大家在一次次对ORID的深度参与体验中,丰富了对ORID的认知,加深了对ORID的理解,提升了ORID应用能力。


创意式总结——用诗词、图画、歌声、表演抒发热爱

 

图9  大家创意总结三天的工作坊

大家用诗词、绘画、歌曲、广告等富有创意的形式对三天的工作坊进行总结。

 

图10  申军红副校长做工作坊总结

 

最后,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做工作坊总结,她希望大家做实、做好后续的实践和反思,把引导的理念、方法、策略和工具进一步领会、理解、应用和传播,让更多的老师受益。

 

图11  全体合影留念

 

学员反馈——将引导方法和工具马上运用到工作中

学员反馈评估结果显示,100%的学员认为本次工作坊的学习内容对实际工作有很大帮助,95.7%的学员对本次工作坊的学习内容、引导师布鲁斯先生、组织和服务团队非常满意。学员们反馈,“Bruce老师的引导,老师们活学活用的教学设计带给我很多惊喜,对于ORID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在骨干教师和新任教师培训中将充分应用焦点讨论法和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 “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教研形式的转变。”“组合应用体验先行的培训设计+焦点讨论法,根据反馈改进优化设计,并且和同事们一起分享,互相学习。”

 

后续跟进——实践、反思、改进、分享

学员在后续4个月的实践中,将完成个人和小组设计、实践、反思作业,并即时交流分享实践案例,固化成果。

 

校长指导——用“双微驱动”模式巩固深化研修成果

 

 

图12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与布鲁斯先生会谈

 

工作坊期间,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会见了布鲁斯先生和教育科学出版社项目团队。罗校长指出,研修项目要做好整体的系统规划,采用微团队、微任务的“双微驱动”模式,在后续工作中边实践、边研讨、边改进,巩固和深化研修成果,在第三期研修中交流分享。通过系列培训者工作坊研修,促使培训者成为教师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海淀的老师们受益,最终让广大的学生受益。 

 

(文:张晓,图:王立辰)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