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宣传是学校的窗口,代表着学校的声音,它具有引领作用。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并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新媒体的出现,使学校这一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大胆尝试以网站、微信、博客等平台为载体,开展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新媒体建设的内涵与发展
(一)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和手机为载体的信息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户外新媒体等,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趋真性与失真性等特征(杨安.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3)。
微博、微信等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标志,其用户使用量呈几何式递增,同时以其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是出现了“野蛮式发展”的态势,其舆论影响力不可估量。201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编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发布。蓝皮书认为,“2013年以来,中国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中国新媒体出现了四个显著的变化:其一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方式,其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正在加速融合,其三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增强……基于新媒体的微传播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蓝皮书明确提出,由于新媒体的稳步发展和移动化趋势的加快,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传播、微政务、微支付、微电影和微视频构成了2013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微时代”景观”(中国网. “微传播”改变中国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发布[N/OL].(2014-06-25).http: //media.people.com.cn
/n/2014/0625/c40606-25198444.html)。
(二)新媒体在信息宣传工作中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和新媒体建设。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人民网.习近平谈媒体:十八大以来关于“媒体”论述摘编[N/OL].(2015-09-04). http://news.ifeng.com/a/20140819/41640931_0.sht
ml.)。新形势下,新媒体为信息宣传工作开辟一片新天地。
1.新媒体开辟了信息宣传工作的新渠道。信息宣传工作的新媒体载体主要表现为网站、微博、BBS论坛、微信、QQ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储存海量性、高度便捷性、和广泛传播性,使信息传播呈现核裂变扩散趋势,极大地拓展了信息宣传、引导工作的空间,提高了宣传覆盖面。
2.新媒体加强了信息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人们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客户端,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每个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有“麦克风”, 让人们可以随时了解事件发展的最新进展和进程。新媒体的即时性与共享性,提高了信息宣传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及时传播科学正确的信息,扩大宣传影响力。
3.新媒体加强了信息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单向强制性方式,形成“互动的、平等的、及时的传播方式”(苏青场.新媒体与党的建设[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53),同时,新媒体形态多样,语言形式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消化程度,切实提高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推动学校信息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
面对新形势,学校整体规划信息网络建设,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全面展开,创新形式,深耕内容,信息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学校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1.学校网站建设情况
2013年,学校的网络建设有了新跨越。2013年9月,学校新网开通,全面投入使用,
为学校的信息宣传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网站一共有14个栏目(首页、学校概况、课程发展、教学研究、学业评价、资源建设、教师发展、国际教育、教育科研、师资队伍、教育视野、学校党建、国际交流、联系我们)。学校网站设置“进修开元(中国)”一栏,全面报道学校党政工各项工作。截至2015年9月,信息稿数量共计159篇(2015年42篇,2014年58篇,2013年59篇),单篇信息稿点击量最高达256次,覆盖学校五个中心工作,全面报道了学校党政工工作,有效弥补了以往纸质简报在传播上的局限性。
2007年6月开始,我们已向海淀教师研修网提供信息,目前已有几百个业务信息,在更广阔的平台发出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声音。
2.学校微信平台建设情况
2015年5月,学校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实现学校新闻即时推送。截止2015年9月,
关注人数为101人,总发布图文信息8条,阅读次数共计2780次,单篇阅读量呈递增趋势(40、18、182、181、728、586、594、451),。其中学校2015暑期培系列报道,阅读次数共计1631次,学科核心素养与研训创新一(586)、二(594)、三(451)。
为介绍新时期学校职能定位转型与教研转型等新特色,学校与现代教育报合作,开展系列报道,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微信平台和现代教育报微信平台同时推送。截止2015年9月,共发4期,阅读次数共计2591次,其中《五大中心架起教师专业成长“立交桥”》阅读量(40/157),《海淀创出特色教研路》阅读量(18/708),《教师培训专业化 风景这边独好》阅读量(182/760),《解密海淀进修人的精神档案 》(966),递增趋势明显。
3.学校博客使用情况
进修学校的老师们利用海淀教师研修网这个平台,撰写博文,与教育同行分享交流教育心得,好评不断。我校数学教研室张鹤老师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目前发表博文共166篇,回复总数289篇,阅读总数193165次。张老师在博客KY.COM里写道:“在这里我愿和老师们分享数学教学的感受,体会数学教学的乐趣,领略数学逻辑的魅力”。如他所说,他点点滴滴的记录着自己的感悟和成长,用自己的数学智慧带领更对的人沉迷于数学逻辑的魅力。在博客这个载体上,所有的时空界限被打破,实现了张鹤老师与更多人“分享”的乐趣。
(二)信息稿件内容创新
在拓展平台的基础上,学校同时注重创新新闻形式与内容。学校宣传主要分为对内宣传
和对外宣传。对内宣传全面体现学校党政工工作和价值引领,以简报形式和学校网站新闻的方式进行,稿件在以往注重文字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实现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对外宣传则精选学校工作重点和特色,宣传语言生动形象,多以结构、图文形式出现,并实现在微信平台上的即时、渐进式推送,提高了宣传的时效性、延展性和受众接受度。如2015学校暑期培训,报道以“学科核心素养与研训创新”为主题,紧随培训议程,进行了三篇系列报道,对培训内容进行深度归纳总结,以架构性图文形式呈现,清晰明了,可读性强,实现了学校微信平台阅读量的大幅增长,宣传效果显著。
学校网站设置和宣传紧跟形势需求,应需变化。十八大召开后,党委创建了学习十八大专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学校党委创建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收到督导组的一致好评。
三、新媒体助力学校宣传工作发展的新思考
(一)理清工作现状,把握学校宣传工作特点。
长期以来,学校的宣传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学校信息员队伍充足,报道内容丰富全面,信息稿件质量有保证,审核机制也几经完善,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展宣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要认识到,对比新媒体建设的蓬勃发展,我校宣传工作新媒体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理念创新、平台开拓、技术支持、创意编辑上都仍需继续探索,信息宣传的受众面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事业单位宣传工作担负着宣传单位文化、明晰单位职能、展示单位工作、推广单位品牌等功能,有其谨言、稳重等固有特点。在新媒体的浪潮下,我们要紧密结合学校工作特点,始终坚持“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正确认识新媒体作用,合理开展学校新媒体宣传工作。
(二)强化新媒体意识,推动新媒体理念方法创新。
实干低调的态度是我们工作成功的前提,而从宣传推广和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则需要“晒”和“秀”的新媒体意识。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要促进宣传工作者解放思想,主动适应,积极改变,树立起将业务工作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的意识。一要创新工作思路,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通过视频、音频等传播手段,主动宣传,使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二要创新宣传工作角度,在常规报道之外,精选角度,深度挖掘,创意编辑,提升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感召力。三要促进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发挥组合效应,实现信息宣传“质”和“量”的综合提升,全面提高宣传工作水平。
(三)掌握新媒体技术,建设数字化宣传队伍。
信息宣传是一个系统工程。利用新媒体宣传,对单位的信息发布机制、信息“生产源”的水平、“把关放行”制度,以及宣传工作者的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加强宣传人员的写作知识和新媒体技术培训学习,加强交流学习,吸收借鉴新媒体综合影响力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做法,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二要健全宣传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配合,打造高效数字化宣传队伍。
四、结束语
在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环境下,学校宣传工作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发展理念,积极接受时代发展的趋势,并积极采取措施融入到这一发展趋势中来,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宣传模式,真正做到“知媒”、“懂媒”、“用媒”,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取得更佳的成绩,推进学校工作发展和品牌建设,发挥信息宣传在学校工作中的引领和舆论保障作用。
行政党支部 王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