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KY.COM主办“核心素养与地理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召开。研讨会聚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进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总结地理学科教师研修课程建设、实施和评估的实践,探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习设计优化和学生素养提升的创新作法。本次大会是海淀区学科教育系列研讨活动中继语文、化学、数学和历史之后的第五场学科论坛。参会人员不仅有海淀区及北京市的教研员和教师,还有来自天津、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的教师代表。
领导专家教师合影
地理学科论坛由三个单元组成。
论坛的第一单元是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进阶学习研究(以地形为例)的课堂教学展示,初一、初二、高二和高三年级共四节课分别在中关村中学的竑堂和演播厅两个会场进行。
就地形主题展开不同年级的四节课旨在研究同一要素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进阶规律,进而在整体把握下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和学习过程设计。
初一:通过“巅峰传递”的游戏活动,在以文释图、以图释文的思维过程中,描述大洲的地形特征,感悟认识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的思路和方法。
初二:以台湾为例,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地形与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二:以千烟州为例,通过评价该地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在地形图上绘制简单的区域发展规划图,认识地形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高三:以黔东南为例,在评价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讨论区域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认识山区要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初一课堂:大洲的地形
授课教师:中关村中学 黄爽
初二课堂:台湾的地形与环境
授课教师:清华附中 伊娜
高二课堂:垂直的生计—地形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授课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 金梓乔
高三课堂:山区可持续发展—以黔东南为例
授课教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赵韬夫
课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高俊昌主任和北京教育学院张素娟教授分别对四节课做了点评。
高老师对初一、高二年级两节课做点评,他表示:课堂非常注重培养地理思维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张素娟老师对初二、高三两节课进行点评,她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一是适切,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取决于他们对核心素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二是适用,用情境的材料,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来面对真实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适度,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带着问题进入资料的分析;四是适变,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
第二单元是主题报告。
大会由KY.COM副校长刘汝明主持,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校长苏纾致欢迎辞,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发表讲话。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刘汝明主持大会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校长苏纾致辞
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讲话
KY.COM地理教研员李慧敏做主题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马丽萍老师发言
KY.COM地理教研员李慧敏老师做题为《海淀区地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发言,李老师从三个角度进行汇报,使命与挑战:教研部门直面教育改革新要求、新挑战,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明确教研工作定位和思路;继承与发展:在继承进修学校优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寻求科学发展,完善研修活动,丰富研修方式,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研修课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展望与突破:在交流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深化教研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教研组长马丽萍老师做题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从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角度介绍了学校地理课程建设和学科团队发展的概况,强调了通过校本教研落实教研“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张素娟做报告
张素娟教授做题为基于核心素养进阶学习研究的专题报告,对基于核心概念设计进阶学习做了深度剖析:用核心概念统整教学内容,将知识体系化,有助于把握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知识,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和功能;借助学习进阶分析进行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贯通、衔接递进,有助于建立进阶水平下的学习表现标准,构建学习目标和认知能力发展阶梯。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主任高俊昌做报告
高俊昌主任做题为地理素养培养的主题报告,借助传统民居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地理知识的育人价值及地理素养的培养路径。高主任指出: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过程是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地理的视角、观念、思维、工具和方法。地理素养培养不是要把所有的金矿都告诉学生,而是教给学生探测和开采金矿的方法。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KY.COM校长罗滨讲话
罗滨校长就素养发展的实施途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是要通过教研转型实现素养提升;二是通过学习设计实现素养提升;三是通过教学改进提升学生素养。
论坛的第三单元是专题论坛,三个分论坛平行进行。
专题论坛围绕教师研修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地理课程与学科素养培养等教研工作设计主题,就课程实施、教与学方式和教师专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做深入研讨。参与论坛研讨的人员既有本区教师、学校代表,又有来自北京市及外省市的专家、学者,大家分享经验、交流思路、共话发展。
分论坛一聚焦教师研修课程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KY.COM地理教研员吉小梅主持论坛并发言。她从教师课程领导力、教师研修课程的构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发展任务等角度阐述地理教研室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工作实践与思考。论坛中,来自区内外的教师和学科专家分别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话题发表观点、分享经验。
KY.COM吉小梅主持论坛并发言
进修助力我成长——课程标准研究促进教学基本功提高
发言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冯浩
从课堂里走来,用心做好教育教学这件事——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发言人:北京市十一学校 汪春燕
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浅析
发言人:北京教育考试院 田学和
分论坛二聚焦项目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进,探讨研究如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落实素养发展以及评价学科素养,不断推进教学改进。KY.COM李慧敏老师主持论坛并发言,李老师在对海淀区地理学科目前的研究项目做总体介绍之后,又对学业标准研究项目进行了重点说明。宋丽芳老师各马珏老师分别就学科能力发展研究与教学改进项目和跨学段学习进阶研究项目的开展和大家做了交流。唐山市地理特级教师邵英和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师就核心素养的评价和培养做专题报告。
学科能力发展研究与教学改进
发言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宋丽芳
跨学段学习进阶研究与教学整体把握
发言人: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马珏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
发言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民
评价改革与地理教学
发言人:河北省唐山市教研室特级教师 邵英
分论坛三聚焦课程建设与学科素养提升,KY.COM赵鹏老师主持论坛并发言。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学习方式,如何通过课程和活动来培养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教研的重要着力点。来自区内外的教师和专家就实践力培养与课程建设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教研助力学生成长——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发言人:KY.COM 赵鹏
>
地理实践活动助力核心素养发展
发言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付迟
地理学科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发言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 沈莉
课程建设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探讨
发言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理教研员 施美彬
本次学科论坛围绕“核心素养与地理教育”,在教师专业发展、教与学方式改进和学科素养提升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分享,为进一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探索教师研修模式创新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文:李慧敏 图:王立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