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研修转型中的真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应用研究成果提升教师研修的质量?是KY.COM2017年“研修创新”论坛探讨的重点问题。4月24日,围绕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和研修课程建设与实施,学前教研室副主任李峰和小学教研室主任柏春庆进行了案例分享。
李峰分享的主题是“教研转型背景下的业务园长研修创新与思考”。学前教研室人员少,任务重,借助课题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激发需求——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需求链,建构研修课程,继承创新业务园长研修工作。第一,科学分析研修对象,尊重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内驱力。第二,创新研修机制,拓宽路径,满足学习者差异化需求。第三,构建问题导向研修课程,指向学习者专业能力提升。第四,依托“5+M+N”研修课程体系,逐渐实现专业引领下的自主学习。第五,建设尊重、共享、自主研修文化,创造学习者的发展需要。
图1 论坛场景
柏春庆分享的主题是“持续研究 积极实践 共促发展”。小学教研室开展“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项目历经6年,成果丰硕,应用效果良好。在教师层面上,让教学有据可依、有法可寻;在学校层面上,实现教研一体化,帮助学校形成校本教研程序与机制;在教研层面:优化了教研内容,构建了研修课程,创新了教研形式,提升了教研品质。
研讨聚焦现实问题,梳理工作思路,总结实践经验与成果,引起同事们的共鸣。互动交流环节,李峰和柏春庆还解答了同事提出的问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以课题和项目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围绕教师研修课程的构建,开展实践研究,突破研修转型难点,通过建设高质量的教师研修课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改进教与学的行为,促进学生成长。
(文:林秀艳 图:王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