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在职特级教师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42名,博士和博士后16名。对于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学术单位,你可能想不到,经常挂在领导和老师口头的一句话却是“进修无小事,我们的工作一定要精益求精,千万不要撒汤漏水”。就是这样的一句大实话,看似标准很低,但是要实践起来,绝非易事;就是这样的一句大白话,细细品来,其实是进修精神的外在体现。
我到进修学校亲历的一件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真切的体验和感受。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一代海淀进修人出了一套中高考辅导用书,曾经风靡全国,成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一张最靓的名片。今天有一批在各行各业的名家大家,来到进修学校总忘不了说一句:“我是做着进修的题考上大学的。”
时至今日,海淀进修命的试题依然能得到很多人的青睐,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难道只是专业上的高精深吗?直到我亲身经历了一次命题,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奥秘。
那是2013年下半年,我有幸参加海淀区六年级语文监测的命题工作。考试结束后,有一次和好友聊天,当我告诉他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命出了这套试题。他听了惊讶不已:“就一个小学监测,又不是什么中高考,你们犯得上费那多大力气吗?再说,你们进修学校都是名师,出张试卷那还不简单,在我看来半小时就搞定了。” 他的这段话也许道出了许多局外人的想法。
下面,我来谈几个命题细节,也许大家就不会这样想了。
在命题动员会上,小教研支瑶主任对全体命题成员说:“教育是海淀的金字招牌,咱们的工作是面向整个海淀区的,要能经得起全区成千上万的干部教师学生的检验,甚至是挑剔。这就要求我们的命题工作再精再细都不为过,最怕的就是撒汤漏水。希望老师们发扬“责任与担当、拼搏与奉献、团队与研究”的进修精神,出色地完成这次命题任务。”
带着领导的殷殷嘱托,我们开始了命题工作。
有一次,我们语文组在命制实用类短文阅读题目时,大家千挑万选,最终决定以阅读火车票的图文信息作为阅读材料。可是在编辑试卷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困难。把火车票的正反面拍成图片放到试卷上,是最简单也最理想的做法。可是,火车票本身就小,背后的字又多又密,再加上试卷是黑白印刷,直接拍成照片放到试卷上,学生根本看不清。怎么办?我们就想到利用电脑技术重新制作一张。在制作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正面的一些图案不太好做,比如二维码。火车票背后的字又多又密,而且是黑色底,直接照原样做出来,很不美观。
当时我这个教研战线上的新人就提出来:“大部分老师和学生不会关注你改没改火车票的信息,改不改都不会影响学生答题。所以咱们能否把黑底白字改成白底黑字,有些文字不是命题点,真得没必要保留,完全可以删去,这样看上去多醒目。而且,如果因为图片问题,这篇短文被取消,这么多天的努力就白费了。”
当时,我这个想法一经提出,那些老教研员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牛啊,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提供的材料就要尊重生活实际,不能擅自修改。的确改了之后,也许大部分师生都不会发现,也许还属于一套不错的试题。但是如果真有认真的老师或学生拿着真的火车票进行比对,发现咱们造假,那咱们怎么向人家解释呢?何况考试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要通过我们科学严谨的命题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学生。我们遇到了困难,就要想办法克服。决不能图省事图方便,就影响了试卷的品质。”
听完老教研员的话,我的脸红了。那一刻,我真正地懂得了什么是精益求精,什么是品质至上。是啊,“事”不厌精,精益求精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希望做事至善至美;精益求精是一份对他人高度负责的承诺,希望通过高品质的服务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
在接下来的命题中,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有一道查字典的题目,其实学生做题时只需要用到那个字的字音和字意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却制作的和字典上的一模一样,分毫不差;说明文《美丽的海淀》里面有一些数据,诸如面积、曾用名等,我们又询问了相关部门,都一一作了核实…….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小到一个标点我们都会反复推敲。就是凭着这份精益求精的态度,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命题任务。
那次命题经历,令我难忘。对我这样一个教研战线上的新人,不仅仅收获了命题能力的提高,更收获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在当前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有多少人的口头禅就是“差不多就得”。
王智琦在他的《5个90%相乘的启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90%×90%×90%×90%×90%=?,结果是59%。这个结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90%无论在哪里,即使称不上优秀,也足可以聊以自慰。殊不知,90%只要连着相乘5次就会变得不及格,更别提再多次乘下去了!
文章写到这里,进修学校那句人人都熟悉的话语又回想在我耳畔:“进修无小事,我们的工作一定要精益求精,千万不要撒汤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