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状态;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人对社会的认识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上升。
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经济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不要速度,而是要把发展从高速低效调整到中高速高效上来,讲求的是质量和效益,与过去相比要求更高、标准更高、难度更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期,教育承担着新任务,面临新挑战。我们一定要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对待新常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注意力集中到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创新驱动、提高效益上来。
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汤敏指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教育转型。汤敏表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特别是在一个大的工业革命的时候。在这过程中,中国最缺的是创新型人才。当前我们的教育体制总体而言是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服务的,即培养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工程师,统一题目,统一考试,统一答案。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是个性化生产和个性化消费。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最终是教育的转型。
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于担当,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作为党员,我们要有责任与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什么是担当?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一事当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作为教研员,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各种挑战,面对教研转型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我们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勇敢担当,为海淀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首先,我们要有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责任情怀”。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教育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进,教研工作转型发展近在眼前,学校职能定位更加清晰,这些都为我们的工作指引方向。学校的五大职能定位促进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促进海淀区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如何在课程研究中有所突破?如何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如何开始深度研究体现海淀学前教育质量?如何促进全区近4000名教师的专业发展?幼儿教师发展、幼儿园的质量发展,都是关系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大事。我们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在各种变革转型期,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真诚为教师服务。工作中无小事,再小的事情也要办好,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急群众之所急,思群众之所思,解群众之所困。工作中,认真接听每个电话、用心撰写一份通知、细致安排一次培训、耐心倾听教师的建议与沟通,这些都是小事,但是他们都是我们肩负的责任,都不容忽视。同时,科学谋划全区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构建具有前瞻性的区域化培训课程、设计多层次、适应不同需求的教师培训,这些都是促进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大事,他体现我们科学的顶层设计,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其次,我们要有世界的眼光和战略发展的思维。作为教研员,我们要了解时代变化的趋势和要求,不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努力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学校的每次培训都促进我们打破学段、打破学科,能够更加立体地思考教育发展的当下与未来。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我要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学习引进国外有影响力的课程,并通过区域实践内化学习,逐渐形成具有本区特色的课程,引领全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近年来,我们带领幼儿园学习借鉴美国的高宽课程,并尝试孕育区域游戏课程;我们带领骨干教师学习新西兰“学习故事”的课程,并指导教师形成一批优秀的课程实践案例;我们带领全区业务园长进行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的系列研修,形成了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业务园长保教管理课程。这些教研和培训工作,都是需要我们有世界的眼光,关注优质的学前教育课程。拥有高站位,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促进教育发展。
第三,我们要有深入实践、脚踏实地的作风。2013年9月到2015年1月,我们教研室进行了深入实践的跟进式教研。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老师在《化学教育的生命色彩》提到“跟进是提高教研质量效果的重要方法,问题、研究、实践、反馈、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的全过程是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关键。”专题跟进式教研是强调教师主体、基于理论学习、聚焦专题研究、依托专家引领、同伴深度互动、持续改进教学的多维度、立体化的教研模式。这是根据幼儿园问题与需求而产生教研方式,通过跟进一所幼儿园的园本教研,由区教研员和兼职研修员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并持续进行跟进,最好分析改进的效果,通过总结反思梳理典型案例,并在区域范围内推广。三个学期以来,我们先后跟进28所幼儿园,并整理了幼儿园跟进式教研系列案例。整个过程是从“问题——研究——实践——反馈——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的促进自我蜕变、自我剖析的过程,实践证明了:真实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改变。我们要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身临其境教研现场,并为改变出谋划策。教研员引导每个参与者在真实的体验场中思考他人的实践、反思自己的问题。对于指导者而言,每一次指导并不是当时两三个小时的观摩和讨论能完成的,需要前期无数次的沟通。指导者积极的融入,并以主人翁的状态开始每一次指导,这才能确保每一次活动扎实有效。这里包含着不仅仅是专业能力,更包含着每一名参与者对幼儿园深深的爱与期望。跟进式教研促进了一批年轻的、有发展需求的业务园长逐渐成熟并发展起来,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指导。从三个阶段的跟进式教研的实施情况分析,一些新任业务园长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指导,学习需求强,发展变化也更快。从效果分析,跟进式教研模式对于这些有发展需求强烈、愿意改变观念、勇于剖析自我的业务园长的专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把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自己勇于担当的精神。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困难不退缩、面对责任敢担当,勇敢地迎接新常态带给我们每一名教研员全新挑战。
培训中心党支部 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