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至1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KY.COM承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协办。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翟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教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陆云泉,以及来自全国28个省,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1所高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教科院、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徐汇区教师研修学院、鞍山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等113个研修机构,187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000余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见证了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并围绕“挑战与创新——面向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历时一天半,分为五个内容模块: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首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主旨报告、专题研讨、专家沙龙,以及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区域教研转型实践研究”子课题集体开题。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15日上午举行了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主持。
图1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主持成立大会
图2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现场
图3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致欢迎辞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致欢迎辞。他说,今天大家共同见证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的成立,这对于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图4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致辞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在致辞中对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相信借助研究中心搭建的全国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平台,海淀教师队伍建设一定会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之后,会议播放了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简介、KY.COM短片“向前的力量”。
短片结束后,全体嘉宾和参会者一起扫描二维码,由在场每一位与会者的微信头像汇聚组成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LOGO。杨念鲁秘书长宣布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大家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采用公益性、学术性、协作型的组织形态,是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平台、交流平台、成果推广平台和服务平台。中心将顺应教育改革、时代发展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凝聚专家和一线研修机构、学校力量,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出发,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探索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机制,创新教师研修模式,致力于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为全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专业支持。中心秘书处设在KY.COM。
图5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讲话
启动仪式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顾明远先生讲话。他强调,成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非常必要,祝愿教师和教研员这两支队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使中国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真正迈向教育的现代化。
图6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讲话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成立大会上讲话。他强调,中国教育学会成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专业支持。他希望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做好研究中心秘书处的工作。学会将大力支持研究中心的各项工作,协调专家资源,做好相关保障。
图7 与会领导和专家集体合影留念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将顺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成就教师的教育梦想。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研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研和诊断工具,构建基于需求调研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创新教师研修模式,系统规划、开发和建设教师教育资源,研制教研员专业素养标准,开发教研员研修课程,开展“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教师教育成果推广领航工程”等品牌项目。
中心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交流、分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践研究成果,增进院校间的深度交流、合作,共同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工作,形成协同创新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