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
发展导向 持续改进 科学评价
——海淀区学业发展水平评价暨学习诊断改进项目交流研讨会
2017-01-11 08:34

为总结学业发展水平评价项目的经验,促进海淀区学业发展水平评价的推进,KY.COM于2016年12月23日上午举办“海淀区学业发展水平评价暨学习诊断改进项目交流研讨会”,对学业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工具开发、基于评价的教研和教学改进、基于学习诊断的教学和学校管理改进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姚守梅主持,海淀区教委副主任、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顾问、原副校长陈燕,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申军红出席会议。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海淀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国际研修项目”的学员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的教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研讨会上,姚守梅副校长首先介绍了海淀区学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的整体情况。然后,围绕发展导向的学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研制、基于学业水平评价的教研改进和教学改进、基于学习诊断的教学改进项目等方面展开了经验总结与分享交流。

图 1 研讨会场景

一、“发展导向的学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研制的经验分享

2013年海淀区成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学业发展水平评价项目组,开展发展导向的学业水平评价,在6年级、8年级、10年级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学科实施了两轮测试,并完成相应的年级报告、学科报告和学校报告。

姚守梅副校长在“育人为本·发展导向·基于证据·持续改进”的专题发言中分享了学业发展水平评价项目组在完善与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开发评价工具等方面的经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明确界定内涵、将评价指标学科化、关注学生发展进阶,突破学科思想方法、问题解决能力、迁移创新能力的表现性标准建构等难点。评价工具开发的过程中,以基于课标、素养指向、体现进阶、关联综合、激励展示等作为基本理念,重点研制学科思想方法和高阶能力的评价工具,并总结评价工具开发的关键策略。

图 2 姚守梅副校长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付丽以“关注应用意识 理解学科教学”为题分享小学数学学科对如何测评学生应用意识的探索。从在真实有意义的背景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关注学生思维路径的测评题目设计,进而思考应用意识的思维本质结构,再到根据学生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水平等级制定评分标准,展示了项目组对评价目标的深入理解和对命题策略持续探索的历程。

图 3 付丽老师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历史教研员张威以“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初二年级历史学科对如何测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用两个典型试题展示了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过程,包括情境选取、问点设计、评分标准制定等,并结合学生作答表现阐明试题如何测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然后,对八年级历史学科已开展的测评进行反思,包括增加非认知素养的测评、增加试题开放性、制定区分学生思维水平的评分标准等方面。

图 4 张威老师发言

二、“基于学业水平评价的教研改进和教学改进”经验分享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如何从评价数据中挖掘信息,进而基于证据改进教研和教学,是海淀区学业发展水平评价团队探索的内容之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员邱霞以“基于学业水平评价结果的教研改进”为题,介绍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根据学业水平评价结果进行教研改进的经验。通过对海淀区学业水平评价数据的分析,诊断学生语文学习的优势和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确立了通过名著阅读提高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教研主题,进而分析教学中名著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以研究课为途径探索如何落实名著阅读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图 5 邱霞老师发言

海淀区东北旺中心小学梁晶老师以“基于学业水平评价的教学改进”为题,分享对如何用评价撬动教学的思考,以及基于评价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进的经验。通过参与学业水平评价反馈,从关注典型样题到关注整体结构,清晰地理解核心素养如何具体化,认识到教学与评价是一体的,认识到需要转变教师理念。然后将教学改进定位为从关注解数学题转换为关注用数学的眼光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图 6 梁晶老师发言

三、“基于学习诊断的教学改进”项目经验分享

2015年,海淀区启动了“基于学习诊断的教学改进”项目,共有16所中学作为项目校开展实践研究。利用学习诊断系统,为每个学生简历电子学习档案,为个性化学习和指导提供精细的数据支持,帮助教师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建立基于数据改进管理与教学的机制。

KY.COM附属实验学校高金莲老师围绕“高校利用测评数据 助力教育教学发展”进行专题发言,分享了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利用学习诊断系统提供的测评数据。在教学工作中,班级、学生在知识点上的得分率分析可以支持教师进行个人教学反思总结和团队教学研究,利用题目选项分析等数据促进试卷讲评课的精细化设计与实施,根据每个学生的作答数据快速锁定重点关注的学生,利用常考点得分跟踪记录表促进学生的自省自行。在班主任工作中,利用测评数据支持协调不同科目均衡发展、追踪学生学业发展、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等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

图 7 高金莲老师发言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柳琦老师以“借助学习诊断 优化管理策略”为题分享中关村中学如何利用数据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和教学管理。根据对学生入学情况的调研,制定国家课程的实施策略,开设多样化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通过对测评数据的分析,实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高阶学科能力提升的教学改进探索,例如对高三复习课类型的探索。通过问卷调研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期望等非认知因素,进而制定促进学生“乐学、会学”的管理机制。

图 8 柳琦老师发言

四、专家点评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对海淀区学业评价和诊断改进已开展的相关培训、工作和研究给予肯定,对学业评价和诊断改进的定位和价值以及挑战进行清晰的阐释,进而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罗滨校长指出,学业评价的定位是服务学生成长,服务教学改进、学校管理和决策改进,不决定学生的升学和教师的绩效。学业评价的功能包括检测与评估、分析与反馈、反思与改进,其目标是引领育人方向、提高育人质量。

学业评价的挑战包括:(1)指标体系与学业标准的研制,如何在共同基础上体现学科特点,在科学性的前提下研制基于课标、素养导向、体现进阶、体现区域特点的学业标准;(2)工具开发与评价实施,包括工具结构的整体设计、考查学生素养的情境和任务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的科学性等;(3)分析反馈与指导改进,如何根据目标达成度确立指导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行为,需加强教学指导建议,避免笼统、泛泛的建议,并且为管理和行政层面提供建议。

罗校长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评价方向和任务,包括整体规划、专题研究和反馈改进;进一步理解、厘清素养和素养进阶,并进行教学实践和改进;进一步加强分析反馈与指导,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持续改进,优化测评工具等方面;将评价工作任务与国际研修整合。

图 9 罗滨校长发言

KY.COM校长顾问、原副校长陈燕,对海淀区学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学习诊断改进的研究和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建议。从本次研讨会的分享交流上,可以感受到海淀区教研和教学得到了评价研究的推动,我们需要跟随社会、学术的发展以及对学科和育人的持续探索,主动参与评价的研究。对今后的评价研究和工作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是对“解释”的加强,需要挖掘数据背后的真相,构建揭示学科本质的“解释”,提高思维水平描述的准确性,通过研究学生如何学接近学生学习的本质;第二是提炼整合以推进研究,在对评价工作的全面总结基础上,以学科思想方法、问题解决能力、迁移创新能力等作为系列进行提炼整合;第三是专家审核,邀请专家对学科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和测评工具进行审核,分层级成体系地发展并带动其他学科,加强队伍建设。

图 10 陈燕校长发言

学业评价和诊断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测评工具的优化、如何透过数据看本质、如何有效地分析与反馈,基于数据进行教研教学和管理的改进,都是有待继续深入探索的问题。通过本次研讨与交流,更加明晰了未来的工作与研究方向,今后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协同攻关,完善学业评价与反馈改进的机制。

(文:张荣慧  图:王立辰)

质量评价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