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凝智聚力 面向未来 共话培训者能力建设
——区县教师进修院校2016年会暨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第五次工作会成功召开
2016-11-08 15:03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培训者的素养,积极探索未来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路径,不断深化教师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回应教师教育工作的时代呼唤,2016年11月4—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主办,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KY.COM联合承办的以“面向未来的培训者能力建设”为主题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2016年会暨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第五次工作会在重庆北碚成功召开。

图1  开幕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会长李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会长宋乃庆,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顾志跃,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国培首席专家周卫,中国教师教育资深专家、原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张铁道,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永,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师范处副处长周建国,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朱福荣等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137家单位参会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刘永副区长、宋乃庆副校长、周建国副处长、李方副会长等领导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和讲话。

图2  宋乃庆副会长开幕式讲话


图3  李方副会长开幕式讲话

会议主体内容由四个模块组成,即主旨报告、国际学术研讨、专题研讨(参与式工作坊)、表彰总结。

主旨报告:专业引领

张铁道研究员和王陆教授分别以《关于教师研修的探索与研究》和《教育大数据透视下的课堂教与学》为题做了主旨报告。

报告中,张铁道研究员就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教师专业能力与行为方式、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形成过程与内在规律、教师研修组织者的角色与能力、教师研修基本原则以及教师研修探索的价值等方面做了专业引领。


图4  张铁道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王陆教授以《教育大数据透视下的课堂教与学》为主题,以当前大数据时代大容量、多样性、高速度、多维价值特征下的课堂教学数据的采集与运用为主线,围绕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短板、教师师徒制的优化以及教师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等方面,结合案例对如何基于课堂教学中的数据分析,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做了阐释。

图5  王陆教授做主旨报告

两位专家的主旨报告直入本次会议主题,既有基于理论的思想引领,也有回归实践的方法指导,必将促进教师研修的效益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 多视角交流

4日下午,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就培训者能力建设、未来教师教育的新方向和新路径发表演讲、展开研讨。与会代表分别听取了来自美国的布鲁斯·威廉姆斯的《为教师培训者的工具箱里再加一点料》、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的《研制专业标准 优化结构 全面提升培训者能力》、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姚秋平主任的《研修创新:“火车头思维”的突破与“高铁思维”的建立》以及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院长《基于U型理论的中小学教师研训探索》的学术研讨报告。


图6  布鲁斯·威廉姆斯先生国际学术研讨演讲


图7  罗滨校长国际学术研讨演讲


图8  姚秋平主任国际学术研讨演讲


图9  朱福荣院长国际学术研讨演讲

报告中有理论知识的丰富,有工具性知识的指导,更有实践性经验的交流,从教师研修组织的活动方式、研修实施的操作流程、研修规划的整体设计以及研修组织人员的能力建设等方面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全面的交流,是一场集国际性、互动性、参与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的学术研讨活动。

专题研讨:深度碰撞

11月5日上午,为进一步明确教师培训者能力建设的方向,分解能力建设的模块内容,让研讨交流小切口、大碰撞、满收获,本次会议组织了与会人员分组开展了以北京市西城区教师教育研修学院承办的《培训者队伍建设》、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培训者课程领导力建设》、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的《培训者研训模式创新能力建设》、KY.COM承办的《教师教育资源建设》等四大主题的专题研讨,共有16位来自不同地区和单位的教师代表发言。

分组研讨中,有代表发言、专家点评、互动交流,有思想碰撞、有观点生成。各组在队伍建设、课程领导力建设、研修模式创新能力建设、教育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图10  分组专题研讨

参与式工作坊:体验创造

11月5日上午,聚焦“学生创造力培养”,来自美国的专家组织了“光影艺术与雕塑创作——学生创造力培养工作坊”。工作坊采用参与体验的形式,深入探讨了创造力培养的情境和路径,参与的老师们共同经历了短暂而神奇的创作之旅。

专家问题引入,参与者动手操作。来自不同地区的培训者们兴趣盎然,既动手又动脑,在专家的指导下,组员之间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团队合力,共同完成了一个个充满艺术感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结合创作实践,专家进一步提问启发,“什么是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观察发现、不一样的创意、团队合作、项目策划等”成为大家聚焦的关键词。

参与式工作坊让培训者在创客活动中,体会并思考如何通过创客活动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力和创新力。创客工作坊,激活了培训者的创造力。


图11  “学生创造力培养”工作坊

表彰总结:明晰方向

最后,会议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十三五”教师教育规划立项课题以及本届年会主题征文的获奖论文进行了表彰,罗滨校长宣读了表彰决定。共有33项课题立项,114篇论文获奖,其中特等奖3篇、一等奖36篇、二等奖75篇。罗滨、顾志跃、周卫、张铁道、马景林、张岩炜、王希贵、杨昆华、唐少华、朱福荣等10位嘉宾为获奖者现场颁奖,并为课题立项代表颁发了课题立项证书。


图12  颁奖仪式

学术委员会顾问周卫研究员对本次论文评审主旨、征集范围、评审流程、评审结果等情况作了通报,并结合北京海淀区韩巍巍和陈婷婷的论文《海淀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效果分析》、北碚区黄吉元和刘玫的论文《教师行动区域推进模式的有效构建——以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实践探索为例》、上海浦东钟丽佳的论文《智能录播系统在教师研修中运用的调查与分析》等3篇特等奖论文对本次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和专业点评,同时指出了研究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领性的建议。


图13  周卫研究员做论文点评及培训

学术委员会顾问顾志跃研究员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深度解读。他首先对课题申报和立项情况作了通报,并提出了引领性建议。他认为,做好课题需要关注教师教育当前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教师研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他指出,大单位、整体性、主体化、多元性的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的融合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教育必须在这一方面进行应对。


图14  顾志跃研究员做课题立项点评及培训

最后,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协作体副秘书长申军红做了工作总结和下一步规划。她指出,协会将围绕互访互学、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对口支持;队伍建设,增强凝聚;资源联盟、共建共享的思路,通过课题研究、定制性支持服务、教师培训、主题研讨等项目,推进培训者和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


图15  申军红副秘书长做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届年会是一次教师教育研讨会,更是一场集中外之智慧,聚全国教师教育工作者之力量,共话兴教惠师的盛会。这次年会必将推动区县教师进修院校面向未来,协作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必将促进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在区县基础教育中的专业引领、智力支撑、高效服务方面发挥作用。(文图:师训部)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