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7日,围绕“中考变革形势下的教研与考研应对策略”主题,教学研究中心初中部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心召开了七年级政、史、地、生四科教研工作研讨会。会议由夏满副主任主持,支瑶副校长、刘汝明副校长到会指导工作。
会议起始,夏满副主任从学生学习意识、师资情况、学科组建设、课程计划实施、考试研究等方面交流了对五所学校的访谈结果,明确教研员需要关注的几个工作重点:第一,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三,发挥校本教研与联片教研力量;第四,加强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导力;第五,科学整合教材;第六,加强考研力度,建设优质资源。
接着,生物学科杭跃男老师、思品学科任兴来老师、历史学科张威老师、地理四个学科李慧敏老师依次交流了教研与考研工作思路。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研教师教学所需,设计区级教研专题;第二,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提升教材教法的质量;第三,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设计系列专题专家讲座;第四,结合区域优质资源,开发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第四,组建考试命题队伍,借鉴项目研究成果,科学命制期中、期末试题。
其后,刘汝明副校长指导工作。刘汝明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大家对工作的思考,即能系统思考教研与考研工作,对工作关键问题的梳理到位,思考深入,有策略有方法。能够基于关键问题的解决,交流分享可供相互借鉴的工作思路、工作策略。对四科教研员工作的指导,刘汝明副校长提出了六个字的工作思想:“学习”“借鉴”“探索”。
“学习”,就是“明方向”“调路径”。“明方向”就是要学习上级颁发的深化课程改革的系列文件,领会课程改革精神,从而明确教研与考研的工作方向。“调路径”就是根据深化课程改革的精神,学习调整教研与考研的工作思路。以考研为例,在期中、期末练习的试题命制过程中,要将知识双向细目表到试题的命制传统思路,调整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能力表现、再到学科知识点的命制思路,形成试题命制的三维蓝图。
“借鉴”就是政史地生四个学科要借鉴语数英理化五个学科的教研与考研经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主干知识的学习、核心能力的培养任务;试题要具有的开放性、实践性、选择性特征,能力与价值观并重,注重考察学科思想方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就是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情境下教研创新,以及考研创新;探索学科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着力解决几个难点,即提升教师整合课程的意识与能力,指导教师科学实施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学科实践活动评价工具,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任务单。
最后,支瑶副校长从教研、考研、调研三个方面指导七年政史地生四个学科的研究工作。
第一,教研方面,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的建设,其次要加强教学改进。为此,要注重教研活动的计划性、设计性、整体性,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引领功能、研究课的示范功能、评价的引导功能。
第二,考研方面,首先要明确方向,领会高考、会考、中考的精神,明确小考大改的思路,理解降低难度、加大宽度、追求活度的要求,具体规划期中考试的难度。其次要整体规划,科学命制蓝图,组建命题队伍,锻炼命题队伍。再次要开拓视野,关注PISA测试等有影响的评价方式,拓宽试题命制思路。最后建议期中期末命题时,要整体考虑,循序渐进,追求灵活,稳中求变。
第三,调研方面,首先,要利用下校调研机会充分要了解学校教学现状与教师需要。其次,要在期中考试后开展有主题的调研访谈。最后,做好期中统练的反思,结合对学校阅卷的调研情况,研讨试题命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