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建设
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活动简报(第4期)
2015-03-17 09:19

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

教育与技术同行,项目进入微课录制阶段

2014年10月17日,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第二小组成员任宝华、尹博远、宋晓敏等6位老师在八一学校进行为期一天的微课试拍。22日下午,第三小组成员黄燕宁、陈颖、陈争等6位老师在一零一中学进行了半天的微课试拍。期间,在KY.COM王世东书记的统筹部署下,教育技术部、后勤部等人员高质高效地将原有的普通教室改建成了摄影棚,从隔音、灯光等为项目微课的正式拍摄提供了专业的录播环境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分别于24日、25日、30日在KY.COM附属中学、八一学校以及摄影棚完成了5个关键问题、9位老师参与的共计10个微视频的拍摄。

项目微课的拍摄形式丰富多样。从专家角度可分为专家讲座和专家点评;从教师角度可分为教师访谈、教师说课、微格教学、教学分析、课堂实录;从学生角度可分为学生访谈。围绕一个主题将其碎片化,分成3-5个主题要点,即3-5个微视频。每个微视频以多种形式组合展现,内容要求连贯、完整、准确。此次的10个微视频中包括2个专家讲座和点评、5个课堂实录、2个教学分析和1个教师说课。

经过此次拍摄,项目组在确保高质量微课内容的前提下对如何提高拍摄效率分别从前期的课例研讨和拍摄中易延误的环节这两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前期的课例研讨中,首先初步确定教学内容、拍摄形式和拍摄时间,采用定期的小组会议,由专家引领、一线教师头脑风暴的形式反复与专家研讨,确定课例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拍摄方式;其次主讲教师修改教学内容,通过邮件的方式专家们进行“流水线式”的指导,进行修改意见的逐次累加,避免重复;再次完善教学内容,主讲教师进行集中试讲,专家现场观课,提出改进建议;最后主讲教师依建议,在深入了解了微课内容的选材、脚本和设计之后,进行内容的完善和修订并形成终稿,为制作微课指明了方向。在拍摄中易延误的环节上做出了如下改进:时间上采用集中一天进行拍摄,按拍摄方式调整拍摄课例和主讲教师的顺序,避免更换场景布置的时间浪费和人员的频繁更替。

总之,教育与技术同行,项目微课做到了不同于以往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全力打造一批以教学问题为核心,融视听互动与学科特色于一体的优质资源。


1  KY.COM录影棚全景


2 一零一中学 课堂实录


3 KY.COM附属实验中学 课堂实录


4  八一学校 课堂实录


5 首都师范大学黄燕宁老师 专家讲座


6 KY.COM罗滨老师 专家点评


KY.COM陈颖老师 教师访谈


8 北京一零一中学陈争老师  教师访谈


人大附中分校张晨晓老师  微格教学


12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校王严老师 教师说课


14 北京市八一学校宋晓萌老师  学生访谈

(执笔人:袁华)

资源建设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