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建设
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活动简报(第5期)
2015-03-17 09:37

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

给力微课连连拍,文本资源并行开发,促进项目的动态生长

2015年1月4日,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按照前期规划自2014年10月底开始试拍到目前为止已经全部相继完成25个关键问题76个微视频的拍摄任务。其中包括10项通识性问题和15项实践性问题,分别由32个和44个子问题构成。从形式上来看,包括专家讲座、专家点评、专家研讨、教师说课、微格教学、教学分析、教师访谈、学生访谈、课堂实录、实验特写共10种。11月以拍摄教师说、微格教学、教学分析、教师访谈为主,12月以拍摄专家讲座、专家点评、专家研讨等形式为主。由于每一个微视频的构成体系上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按照微课的内容将两种或多种形式科学的顺序组织起来,因此这76个微视频按照形式进而可以拆分为107个更微更小的片段。

1 微课形式的结构比例图

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立足于打造一系列优质精品的教师教育资源,其受众和学习对象为有一定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群体,内容上以课程标准为主线统一整合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体现以教师为本的指导思想。项目团队建设上以学科教研员为中心,集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于一体,充分展现出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娴熟精湛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专业的教学功底并具个性化的教学风采。资源组成包括“情景化”的微课资源和固化的文本资源,构成了一系列指向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

微课资源作为项目重要的教师教育资源类型之一,主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经深入挖掘教材和课标,记录围绕某个教学关键问题而开展的真实、具体、典型案例化的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突破微课“碎片化”的特征,保证一个微课自身内容上的完整性,成组微课所表述关键问题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文本资源作为教师教育资源的另一种形式,不仅包括微课制作时所使用的PPT,素材等零散的多媒体课件,最主要的是经项目成员定期的反复研讨后,由个人认知上升到集体认知进而发展为集体智慧。为清晰明了地体现集体智慧的成果,项目采用图书文本的形式将其固化。从图书的编写体系上可以分为关键问题分析与解读、典型教学案例和培训使用建议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按通识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又有不同的层次结构安排,构建出“导读、导研、导学、导思”四位一体的模式,促进教师教育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拓展。

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面向的是特定的教师群体,所创建的是教师教育资源。教师作为资源创建的引导者、助产者、实施者,在制作上必须采用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突破教师个人“草根化”的研究和创作。这些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未来将以流媒体的形式在“云终端”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助力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再造。


2 北京师范大学胡久华老师 专家讲座


3 KY.COM支瑶老师 专家讲座


4 KY.COM陈颖老师 专家讲座


KY.COM任宝华老师 专家讲座


6 北京市八一中学宋晓敏老师 专家点评


7 KY.COM尹博远老师 专家点评


KY.COM冷冬辉老师 专家点评


9 北京市十一学校王红霞老师 专家点评


10 专家讲座  

11 专家讲座

 

12 专家讲座


13 部分老师合影

(执笔人:袁华)

资源建设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