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学校办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学校四十周年校庆上办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宗旨的确定,对每一位进修人在学校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更应抓住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勇挑重担,树立为区域教师培训工作服务的理念,按照培训流程科学实施培训,扎扎实实 地干好各项教师培训工作。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从而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学习是永葆先进的重要法宝
学习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学习尤为重要,教师培训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区的基础教育工作。为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我努力做到了让学习成为自己工作的常态,这主要体现为:
首先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在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为了在思想上、理论上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我随时关注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新方针、新政策,认真学习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师培训、学科教学新理念、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坚持撰写党建论文,使自己的思想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其次,注意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的修养。为提高自身的素质,我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各种研修培训学习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海淀区骨干教师赴英境外培训活动中,认真协助管理、随时做好学习记录、及时撰写反思体会,体现了一位党员教师的先进风貌。平时工作中我经常向领导、同事虚心请教,并查阅有关教师培训的资料。同时积极整理、反思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为顺利完成各项教师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增强业务理论学习的同时,我及时地将所学理论付之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改进。让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工作第一线。
二、敬业是保持先进的不竭源泉
“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党员教师的敬业精神最主要体现为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是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这项事业,我们就要以学生为本,志存高远,爱岗敬业,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品质、健康人格去陶冶学生;用自己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去服务学生;用自己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去影响学生;用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去关爱学生。
我曾被“最美教师”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深深打动,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其实,在我们身边、在海淀区也涌现出了一批 “最美教师”。比如说巨山小学杜春涣老师,虽然身患重病,却依然自强不息、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生命融入了海淀教育。还有红旗村小学的杜丽丽老师,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自己的舍己行为谱写了一曲师魂的赞歌。
工作中我随时向这样的 “最美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忠于誓言、恪尽职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学习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精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崇高师德;学习她们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珍爱生活、自强不息、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也要争取早日成为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
三、创新是维持先进的强劲动力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日新月异,教育革新的速度也在悄然加快,随着教师培训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作为党员教师应该冲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线,不怕失败,锐意进取,勇于实践,敢于成功,真正让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正是秉承这一理念,我始终坚持部门倡导的“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引领工作”的工作思路,坚持创新,使培训做到了“精细化、精准化和精深化”,取得了显著的培训效果,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和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
在新任教师培训工作中我基于课题研究的结果,遵循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 围绕教学基本功科学设计与实施培训。我将本次中学英语新任教师的核心目标定位为“要从学科思想与方法的高度去引领新任教师加深对学科教学本质和价值的理解,帮助新任教师实现从学科知识(ContentKnowledge)向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成功转变”。同时考虑到班额较大(60人),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下校实践环节,我采用了“分学段实施,跟骨干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然后市级骨干教师或特级教师专业点评和引领”的培训形式,培训反馈的结果显示此种创新性的尝试效果显著,60位学员中多达56名学员表示对此次培训 “非常满意”。
在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过程中,我注重了培训形式、内容和成果之间的逻辑关联,将培训环节和行动研究环节紧密结合,使培训的过程自动地演变为一次行动研究的过程,同时我还采用了论文指导专家跟踪指导的方式,很好地保证了研究论文的质量。正是这些创新性的举措提高了此次培训的实效性,从而提升了参训教师的研究能力。高达99.5%的参训教师在反馈问卷中全部选择了“非常满意”这一选项。他们表示此次培训无论是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使他们对英语教学和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理念上主要是认识了语言教学的真正价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操作层面上就是真正掌握了行动研究的一些具体操作技能,如对比性研究的设计、实验数据的收据和分析、论文撰写的基本范式和要求等。
总之,我将牢记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的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师培训岗位上,扎实工作,求实务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海淀教育优质、特色、均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学校培训党支部 王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