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旗帜飘扬锻铸民族魂 薪火相传共筑中国梦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作
2014-04-28 09:03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在几十年前广为传唱的老歌儿,至今仍唱响在祖国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唱的,就是东方那轮鲜红的太阳,那位曾经推动乾坤转移的伟人——一代英雄,千秋楷模——毛泽东!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满怀报国之志的青年共产党员,我怀着无比虔诚的敬畏之情,自主研读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传》、《毛泽东思想及其革命实践研究》等书籍,再一次走近了毛泽东,走近了这位历史伟人不平凡的 一生!

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

毛泽东出生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前一年,他生长的年代,正是九州风云变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常言道,时势造英雄。这样的时代,必然陶冶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但是,外因只是一种条件,它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本身的素质和实践。他自幼参加生产劳动,深知劳动人民疾苦;他具有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酷爱读书,慎思明辨,积极进取,探讨各种学说,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不断“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进行世界观的改造;他勇于自我批评又善于团结周围同志。更为重要的是,他致力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理想的实现付诸行动。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领导湖南自治运动,成立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使他的思想从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上升为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进而升华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实现这一转变,从主观条件看,主要是伟大的理想推动着他自觉地走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不断地进行思想改造;也正是这些条件,又使他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锻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敬爱的伟大革命导师。

在毛泽东同志彻底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先后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进行三湾改编,后胜利进军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制定了1930年土地革命路线;在抗日战争中,他又发表了鼓舞人心的纲领性文件《论持久战》。1942年,在延安,毛泽东在全党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整风运动。在这其中,毛泽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革命理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真理指引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毛泽东又着重研究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撰写的光辉理论巨著《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凭着这份斗志与豪情,毛泽东在探索着、奋斗着……终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社会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战斗和英勇革命的胜利旗帜,是全世界无产阶级 政党和革命人民的共同财富。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不仅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伟人,也是世界的伟人,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条件卓越地结合起来,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地区建立起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广大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得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毛泽东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尽管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过失误,但仍不愧为上个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辉煌业绩彪炳史册,他的英名万古流芳!

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更是一位历史伟人。这不仅仅体现在他充溢的才华、敏锐的洞察力和坚毅的奋斗精神、卓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与人民同甘共苦、大公无私的崇高品格。无论是身处在井冈山、延安窑洞、西柏坡的战争年代,还是经历解放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毛泽东始终与广大人民风雨兼程,共度艰苦岁月……毛泽东一生坚持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肯定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出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伟大论断,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加强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建设,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供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群众路线”是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毛泽东同志曾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还从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出发,提出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就使党对 “群众路线”的认识进一步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而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群众路线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当今的社会建设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对于今日我党开展作风建设极具现实意义和启发借鉴价值。

时代发展与青年责任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党在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必须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指引中国人民英勇奋斗,锻铸了艰苦卓绝的民族之魂,我们要接过这面鲜红的旗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耕耘博采、继往开来,编织出祖国更为辉煌壮丽的锦绣天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今年五月四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五点殷切希望。习总书记的讲话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读罢倍感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工作一年以来,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政领导们的关爱和培育下,在广大前辈、同仁们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各方面迅速成长进步,同时也日益意识到学校发展赋予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党员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明确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努力方向。

第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引行动,“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洪流之中。

第二,矢志不渝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将美好的青春融入到人民的事业中去,发扬共产党员 “吃苦在先”、“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在工作实践和成长历练中砥砺品格,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第三,加强学习,练就本领,自觉地将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事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第四,立足本岗,忠诚敬业,明确作为一名青年人、一名进修人的责任与担当,以自己的一片碧血丹心和一份绵薄之力,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进修学校“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的共同愿景做出青年人应有的贡献!

 

①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 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419-422.

( 学校行政党支部 皮国萃)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