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召开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立项课题集中开题会。北京教育学院郭君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娟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侯欣副教授,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所宋永健所长、王玉珠老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陈颖全程参与指导,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核心成员、教科室教师深度参与、互动交流。本次开题会由教科室董伟光老师主持。
开题会现场
董伟光老师主持
开题交流
陈俊荣、王帅鸣、杨智君三位老师分别以“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研究”“数字化背景下基于学业诊断平台的教研转型实践研究”和“基于课堂教学分析的循证教研实践研究”为题,围绕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计划与人员分工、预期成果等方面做开题陈述。陈俊荣老师探索了新课标理念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的策略和方法;王帅鸣老师依托学业诊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进一步探寻教研转型的机制和路径;杨智君老师通过构建基于课堂教学分析的循证教研新模式,精准助力课堂教学改进。3项课题都紧密结合教研工作实际,有效回应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旨在为教学与教研模式创新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陈俊荣老师开题汇报
王帅鸣老师开题汇报
杨智君老师开题汇报
专家点评指导
郭君红副教授、吴娟副教授、侯欣副教授对3项课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回应。三位专家高度肯定了3项课题的选题既有时代引领的价值,又有实践改进的意义,课题选题做到了大处着眼视野广、有高度,小处着手落点低、有抓手。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丰富具体,研究方法科学得当,研究计划可行,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同时,专家们对3项课题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个性化的指导和回应,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1.强化理论支撑: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的关系,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层面增加理论支撑。2.细化研究内容:明确研究内容的重点定位和逻辑关系,细化研究步骤方法、课堂教学观察指标的二级维度,多轮次实践后增加反馈调试环节。3.强化数据赋能:注重研究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积累,加强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和解释,注重数据伦理。4.评估研究效果:关注循证教研实践的有效性,注重实践案例的选取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加强对行动研究过程的监测与评估。5.关注成果应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方式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促进成果的转化落地和推广应用。
郭君红副教授点评指导
吴娟副教授点评指导
侯欣副教授点评指导
专家组经过合议,一致同意3项课题通过开题论证,期待三个课题组能够顺利完成研究任务,取得丰硕研究成果。
领导讲话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所宋永健所长祝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成功立项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的3项课题,在竞争激烈的评审中脱颖而出,数量位列全区前茅,体现了海淀教研员扎实的研究功力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规范严谨的科研管理水平。宋所长分享了三点感受:
明晰角色定位:看到了三位课题负责人是研究者、引领者,更是指导者。大家要关注时代变革对教育的高要求,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创新,构建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等。关注研究热点:感受到了教育转型的正当时,基础教育的扩优提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的深度融合,注重个体经验到循证研究、集体经验的转变。深化研究内容:进一步明确教研实际需求,厘清研究思路,突出研究亮点,努力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可迁移的模式、方法和经验。
宋永健所长讲话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陈颖用三个关键词对本次开题会进行总结发言:
祝贺:祝贺3项课题成功立项,各课题组有思考、有规划,积极探索了教学改革与教研创新的重难点问题,体现了教研员的研究先行、前瞻思考、实践引领。
感谢:感谢3位专家对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课题团队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现有创造性地思考与突破,希望专家给各课题组以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表态:接下来,教科室将做好课题的规范化管理与个性化指导工作,协助课题组按计划有序推进研究,各课题组也将注重研究数据的及时整理和有效分析,积极实践并有效转化研究成果。
陈颖主任讲话
开题明思路,研路绽芳华。3项课题聚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创新,回应了数字时代下教学与教研的转型发展。专家们高屋建瓴的专业指导帮助各课题组开拓了视野,明晰了方向,对于课题的内涵设计和实施路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更加明确的行动指南,为后续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各课题组成员将齐心协力,奋楫前行,以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海淀“大教研”迭代升级,赋能区域育人质量提升。
文:教科室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