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下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集中结题会。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副所长所叶菊艳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唐斌副教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康杰老师、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马金鹤老师全程参与指导。海淀进校校长助理、中教研主任陈颖,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核心成员,海淀进校教科室老师深度参与。本次课题结题会由陈颖主任主持。
结题会现场
陈颖主任主持
结题汇报
7位课题负责人分别代表课题组作结题陈述,结合课题设计,重点介绍了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研究成果和成效、问题与反思等方面。7个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调研研究、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在学科德育、师德培训、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及项目式学习等领域不断深入研究、拓展思路,探索了教学与教研提质的创新路径与有效策略,形成了调研工具、实践模型、典型案例、优秀课例、学术论文等一系列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回应了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诸多热点问题,不仅提升了育人质量和教师专业能力,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
课题负责人汇报结题
专家点评指导
结题汇报后,专家们进行了评议。专家对7项课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一致同意7项课题通过评审、顺利结题。7项课题基于实践中的真问题,研究方法科学适切,研究体系完整规范,研究成果丰硕,反哺实践,应用成效显著,展现出了扎实的研究过程和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同时,五位专家对各项课题持续优化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1.强化典型案例提炼 进一步研究教师发展的心理变化和内在需求,挖掘更多优秀案例进行积极的示范引领,加强策略、方法的研究。2.持续开展跟踪研究 设立定期的评估机制,收集和分析教学实践数据和优秀教师成长轨迹,不断调整和完善路径策略,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的教育需求的发展。3.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课题组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如定期组织研讨会和工作坊,开发专门的在线培训模块,推动学科德育走向学科思政,促进深入理解和广泛应用。
叶菊艳副教授点评指导
唐斌副教授点评指导
康杰主任点评指导
马金鹤老师点评指导
总结讲话
陈颖主任首先代表课题组老师感谢专家团队精准且个性化地指导,并对顺利结题的7位课题负责人和课题团队表示由衷的祝贺。同时也提出三点希望:
研究报告进一步完善。按照要求优化结题报告,保证其完整性和规范性;补充调研、案例等支撑材料,增强研究成果的稳固性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展。希望课题组吸纳各方观点,继续发挥好教研工作性质的优势,深入持续地开展研究与实践。 专家指导进一步跟进。期待各位专家持续跟进指导,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
陈颖主任总结讲话
教研员不仅是教育理论的传播者,更是教育实践的引领者和创新者。三年来,七个课题组通过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和转化到教学实践中,收获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指南,有效落实了“服务教师,发展学生”的教研理念。未来,海淀教研员将秉承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的研究理念,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拓宽研究视野,深化研究思路,持续发挥海淀教研的辐射引领作用,带领更多教师参与到创新实践中,共同推动海淀教研成果的广泛应用和转化升级,实现海淀“大教研”范式的创新和发展!
合影留念
文:教科室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