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新增加了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他说:“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为做好新课标的落实,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教育研修室联合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开展了 “新课标背景下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多学科、多专业共育,多校区、多团体联动的方式进行,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会大课堂+思政小课堂”紧密结合的育人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
5月30日上午,KY.COM主办,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承办,以“多学科、多专业共育,多校区、多团体联动”为呈现方式,举办了 “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展示交流活动。来自海淀区中职学校的全体思想政治课老师,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的其他学科、多个专业、多个校区、多个团体的老师们,以及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的200多名同学现场参加展示活动。展示聚焦“传承非遗古韵 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呈现了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的一种崭新的学习视角。
KY.COM党委书记申军红、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董随东、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党委书记杨杰、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助理王琦、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教学主任姜玉声、鲍克敏等领导全程参与了展示活动。活动由KY.COM职教教研员杜兆珍主持。
活动现场
杜兆珍老师主持
领导致辞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党委书记杨杰对各位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党委大力支持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多次开展校长、书记亲自参加的思政教育研讨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新课标理念。为进一步推进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杨书记希望老师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
杨杰书记致辞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思政教研组组长杜汉升带来了《新课标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职学校的实践探索》的主题汇报。在KY.COM职教研修室的统筹规划下,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思政教研组依据新课标、新教材,积极开展以培育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开展议题式教学,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和教学设计大赛,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与多学科、多专业同向同行,与学校的豆包屋、礼仪队等学生社团深度合作,努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思政教育一体会育人模式。
杜汉升老师主题发言
“传承非遗古韵 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青少年时曾说,学习要“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活动中,学生以“龙”为线索,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以多学科、多专业、多校区、多团体联动的方式,展示了“肃将轩驾向辽阳 暖暖晴熏花甲长”“自古山东多才俊 木工绝技唯鲁班”“饮茶粤海未能忘 香云纱艺今仍传”“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仲景耀中华”“羌笛何须怨杨柳 唐卡名越玉门关”“春风得意马蹄疾 巧手剪出乾坤来”“丝绣蓝毯玉牙漆 燕京八绝工艺细”等中国七个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有理、有据、有趣,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对非遗古韵传承和守护,提高综合素养。活动集中呈现了信息管理学校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上重衔接、重创新、重协同联动,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生展示交流现场
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
KY.COM党委书记申军红指出思想政治课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申军红书记对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前期的实践探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为学生们在知行合一中传承非遗文化、在展示活动中的精彩表现点赞。申军红书记基于现场的展示活动,带领大家对“区校联动、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反思,用“三点共识、三个成效和三条建议”进行了系统的指导。
申军红书记指出,基于前期的实践与探索,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一是调研现状,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实践模型;三是扎实实践“三共三融”,推动育人效果一体化。
申军红书记还指出,基于模型开展的实践探索,通过共建市、区、校三级联动教研共同体,打破了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壁垒, 解决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实现师资队伍的融合。通过共研教学内容,解决了中职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元素难把握、教学方法难匹配、思政评价难落实“三大难”,实现教学内容的融通。通过共享课程资源,解决了社会大课堂和思政教育小课堂的资源共建问题,实现育人成果的融汇。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三点成效:构建了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教师研修立体化课程、提炼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路径、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对持续推进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申军红书记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把握好中职思政教育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的关系。把中职三年的思政教育既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等方面紧密衔接,同时还要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横向贯通,形成规范性、科学性和智慧性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第二,把握好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提供的实践平台、实践阵地,推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资源更好的整合。第三,把握好实践探索与总结凝练的关系。在实践探索中,加强总结凝练,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典型课例,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中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育人新经验。
申军红书记指导
最后,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董随东校长为活动做总结。董校长指出,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作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课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将继续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紧密合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进一步突出思政课的关键地位,整合各方资源办好“大思政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董随东校长总结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中职学生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桥梁。后续,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教育研修室联合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将继续推进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探索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路径和创新经验而不断努力。
活动合影
活动感言
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校长助理 王琦:本次活动,呈现了信息管理学校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统筹规划、全面聚焦、精准发力、系统推进的成果,展示了中职学生在徳技双馨成长路径中的优秀才能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表现出了学校教师跨越学科壁垒,联合协同、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全面育人理念以及教师队伍过硬的政治素质。学校将会在未来的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砥砺前行践初心,创新实干再出发。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思政组教研组长 杜汉升: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职教研修室的指导下,本次展示活动尝试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与多学科、多专业同向同行,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感觉很兴奋,像第一次吃螃蟹,虽然过程漫长而艰辛,有苦也有甜。感谢的学生们的精彩展示,感谢领导专家对思政组的关心与指导。活动结束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开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永无止境。
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思政组教研组长 于波: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职教研修室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我参加了这次“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展示交流活动。通过此次展示活动,我真正感受到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力量和意义。通过信息管理学校师生精彩的现场展示,深刻地理解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会大课堂+思政小课堂”紧密结合的内涵和价值,感受到了大思政课的魅力和职责所在。今后我们将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继续开展中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注重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学生 赵羽:在本次展示活动中,我用英文讲解鲁班的故事,这对我来说,像是开启了一扇新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大门。讲解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国故事的印象,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同时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故事,喜欢中国故事,增强了文化自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学生 孙智航:这次活动,虽然没有站在舞台上与同学一起展示,但作为后勤服务团队中的一员,我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中,我曾经多次被汗水湿透了衣服,但我坚持了下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杜兆珍 杜汉升
图: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