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下午,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人力资源科、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会。本次会议以“数字赋能 精准培训 协同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为主题,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柳立涛、海淀区教委人力资源科科长左滨、海淀进校党委书记申军红出席会议,全区中小学、学区管理中心、直属单位教师培训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晓,副主任王永祥以及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王永祥主持。
会议现场
王永祥副主任主持会议
领导致辞
海淀进校党委书记申军红传达了2024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全市教师工作会暨教师队伍建设年启动会精神,结合海淀教育内涵质量提升年提出要求,希望全区教师培训负责人勇担“建设强国之师,筑牢强国之基”的责任与使命,融入海淀大局,展现更大作为,专业服务海淀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申军红书记致辞
1.提高站位,各司其职,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
希望各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校长是教师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担任教师培训负责人,统筹抓好各级教师培训工作,高质量支撑教师队伍建设。
2.三级联动,以校为本,协同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建立“区-学区/集团-学校”三级联动机制,协同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完善校本研修机制,健全分层分类、阶梯式教师成长发展体系,全链条一体化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师德师风、育人能力整体性跃升。
3.数字赋能,创新模式,助力教师队伍提质增效。
希望各校积极主动响应区域决胜人工智能新赛道的战略部署,加强对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应用的校本研修,促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培训、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精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更多应用案例和成果。
“十四五”校本研修中期评估反馈
2023年9月-2024年3月,海淀进校师训部按照计划,协同各中小学、各学区教师培训负责人完成了“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校本研修中期评估工作。校本研修项目负责人谭文明以“标准引领 以评促建 协同提质”为题,反馈中期评估的有效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谭文明老师做中期评估反馈
有效经验:1.健全的制度规约与支持教师发展的环境文化有力保障了校本研修工作;2.关注教师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确定适切主题与目标,系统设计内容,多种方式有效实施,多要素合力打造了较为优质的校本研修课程。
下一步工作建议:1.基于集团化办学新形势,开创校本研修工作新格局;2.不断优化校本研修内容,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3.积极探索和利用“人工智能+校本研修”倍增效能;4.强化成果导向,切实发挥研修成果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5.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研修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作用。
集团优秀培训案例分享
海淀进校校长助理邵文武以“教研引领、集群发展——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为题做案例分享。
邵文武校长助理做案例分享
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探索:1.名师引领学科组建设;2.项目引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3.一体化联研•以课例为载体开展跨校跨地区教研新样态;4.精准施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
主要成效:1.打造集团一体化常态教研与教学实践流程和模式;2.形成“2+X”教师研修体系,开展分层分类研修,精准施训;3.盘活了教师资源在集团内良性流转。
学校优秀培训案例分享
北京市八一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跃金以“数智赋能 个性精准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为题,分享学校基于智慧平台开展教师精准研修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潘跃金主任做案例分享
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模型为内核、以教师发展数据应用为驱动、以智能研修为核心、以目标激励为引领,迭代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智能化支持平台。通过建立教师发展业务档案数据库,构建教师画像;根据教师画像,形成教师发展分析报告,为以共同体形式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提供决策;开发教师发展智能化支持系统,支持开展线上校本研修、智能研听课等,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新学期教师培训工作部署
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晓以“数字赋能 精准培训 协同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为题做新学期教师培训工作部署。
张晓副主任(主持工作)做新学期工作部署
2024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的攻坚之年。新学期,全区教师培训工作要坚持师德为先、教师为本,坚持遵循规律、标准先行,坚持数字赋能、精准培训,以教师学习为中心,构建和完善“区-学区/集团-学校”三级联动、研训一体的工作机制,构建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协同推进海淀区教师培训工作提质增效。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工作: 1.科学规划、高效实施分层分类教师研修,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精准化研修服务;2.坚持创新发展,协同纵深推进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海淀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3.加强指导与管理,标准引领、创新机制、协同联动,提升校本研修质量。
开放型在线研修政策解读
北京市开放研修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郭晓珊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计划”的项目实施背景、实施范围、实施形态与建议,以及评价、管理与支持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郭晓珊老师做开放型在线研修政策解读
她针对名师直播讲堂、一对一实时研修、开放式检课三种在线研修的形态,提出实施流程与建议、指导技巧与策略。她表示,北京市实施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计划,能够有效汇聚全市优质师资和研修资源,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线上互助研修服务,支持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点评指导
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柳立涛做点评指导。
柳立涛副主任做点评指导
本次会议体现了海淀教师教育的责任担当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具有三个突出特点:1.主题鲜明。会议主题聚焦关键词“数字化”“精准”“协同”,指向“提质增效”。2.系统谋划。既有区域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方向,并且有具体重点工作的部署、典型的实践案例呈现。3.聚焦关键。聚焦关键人群——各学区、学校的教师培训负责人;聚焦关键场域——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
三方面的新思考:1.从历史发展变化的脉络,牢牢把握住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2.坚持系统思维,构建整体协同的教师发展供给,最终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3.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的新形势下,最根本的是要更新教师教育的发展理念。 最后,期待海淀进校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发展进步,把海淀的成功经验辐射到全市各区。
领导讲话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人力资源科科长左滨对一年以来各学区、学校的教师培训负责人对于教师培训的执着坚守及智慧付出表示感谢,对海淀进校师训部在申书记的带领下对于全区教师培训工作的专业贡献表示感谢,对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柳主任对于海淀教师培训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高位引领表示感谢。她对新学期推进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左滨科长讲话
1.重视价值引导,大力培育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强化教师的师德自觉与自我约束。2.积极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升全区教师智能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教学实践。3.加强“区-学区/集团-学校”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在整体推进中,集团关注各校的特色和短板,优势互补;学区侧重资源汇聚和平台搭建。
本次会议既是工作部署会,更是专业培训会,是海淀进校引领全区协同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的具体行动,为规划、实施新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具体的路径与策略。后续,全区中小学、学区管理中心、直属单位将协同推进,为打造海淀师训品牌,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海淀教师队伍贡献力量。
文:李海刚、谢婧、谭文明、韩硕、张晓、牛永生、李珂
图:徐磊、杨家旺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