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高品质教研支撑海淀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期科学大讲堂活动
2024-01-16 15:58

为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优化科学教育研修课程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推进科学学科建设,深入开展科学本质研究与成果转化,提高科学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础,KY.COM成立了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旨在加强学校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促进科学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破解科学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以高质量教研支撑全区学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KY.COM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标牌

2024年1月12日上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期科学大讲堂在海淀进校报告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魏锐、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唐建东、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姚守梅、海淀区教委基教二科科长田圆、海淀进校各教研室代表和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全体教研员及部分学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学教研室主任陈颖主持。


中学教研室主任陈颖主持会议


领导致辞

唐建东副主任致辞 海淀区教委


海淀区教委唐建东副主任致辞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唐建东在致辞中提到要立足海淀教育高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海淀区是先行者、示范区、动力源,在科学教育中要做到“科学+”和“+科学”。“科学+”是指教师所做的事情前面都应加上“科学”,这样工作和实践的内涵就发生了改变。通过科学活动,增加科学味道、凸显科学素养。“+科学”是指在“教育科学”和“教师队伍”等内容上加科学,做培养人的科学教育。最后,唐主任鼓励教师们要挺膺担当、奋发有为,并表示海淀区教工委、教委将会为科学教育工作提供大力支持。 

姚守梅校长致辞 KY.COM


姚守梅校长致辞

姚守梅校长在致辞中提到为响应国家“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要求,在教研部门内设成立了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目的是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更高品质的教研,把国家、市、区有关科学教育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服务海淀区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教师的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海淀进校作为区级教研部门要努力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科学学习的突出问题。首先,海淀进校近十余年来不断丰富职能定位、调整内设机构,大力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其次,海淀进校有一支优秀的教研员团队,在学理层面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师职后培训、教研课程开发等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可以与区内的科学学科骨干教师一起为海淀区的科学教育进行有效的研究、指导与服务。

未来,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将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努力回答好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和怎么评等方面的问题。科学本质和科学教育内涵的研究:中心将研究科学本质、科学思维、科学学习、科学教育规律与策略、科学教师素养构成等关键性基础问题,明确科学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教育的实践模型。完善区级科学教育研修课程体系:一方面统筹优化科学学科教研课程,加强科学学科间共性问题、规律、策略的研究和交流;另一方面基于科学教师素养构成开展调研,明确海淀区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及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设计与优化已有科学教师研修课程,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指导学校优化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研究区域及学校科学教育特色,针对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开展并优化科学教育的教师研修课程。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及专业需求的教师,以及学校主管领导进行专业培训,分层次、分阶段实施科学教育研修课程、跨学科科学教育研修课程,评估研修效果。 以科学教育为切入点,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教育要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跨学科意识、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开展拓展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大学合作参与真实的科学研究活动,探索总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揭牌仪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魏锐、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唐建东、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姚守梅、海淀区教委基教二科科长田圆、科学教师代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张淑娟老师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王旭老师共同为“KY.COM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KY.COM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工作方案解读

校长助理、中学教研室主任崔琰

KY.COM校长助理崔琰代表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做了“教研支撑海淀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海淀进校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工作方案解读”主题分享,并从工作背景、海淀已有的实践探索、指导思想、职能定位、工作目标与任务、成员与机制、成果展望等多个方面全面解读了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方案。 


校长助理、中学教研室主任崔琰解读工作方案


学校教师代表发言

付静老师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付静老师以《科学类课程实践分享》为题展示了清华附中在科技教育领域的探索。付老师介绍到清华附中科学课程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旨在培养未来科技人才。介绍了“太空显微镜”“净水挑战”等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技能,还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学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实验室研究,以深化科学理解。面对教育挑战,学校将建立多元平台,开设有趣且开放性的课程,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华附中的教育实践为新时代科技教育提供了创新路径。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师付静发言

王海芳老师北京市海淀进修附属实验香山分校

王海芳老师以《依托海淀教研新机遇 夯实科学教育主阵地》为题作发言。王老师从一线教师、兼职教研员、学校教学管理干部三个不同视角,介绍了开展科学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及产生的新的发展需求。介绍依托海淀大教研的优势,积极开展深度学习、项目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学科内的科学教育如何开展。在区教研的研究团队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从学校教学管理干部的角度,依托海淀教研的新机遇,建设和完善学校开展科学教育的基本路径、基本机制,深入推进科学教育在学校的常态化开展。 


北京市海淀进修附属实验香山分校生物学教师王海芳发言

张跃老师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跃老师以《科学教育+,赋能学生终身发展》为题做交流分享。张老师介绍了首师大附中的科学教育理念为“全员参与探寻兴趣发展,因材施教助力百花齐放”。她还从“科学教育+跨学科”“科学教育+实践”“科学教育+科学家精神”三个维度,充分介绍了学校的跨学科课程建设、22年博识课程探索与实践、青牛创客空间的课程与活动、成达农耕课程及科学家精神育人路径等,充分展示了学校科学教育在学习方式变革、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三个方面的努力尝试与不断探索,也体现了首师大附中的科学教育特色为科学普及与拔尖人才培养协同发力,助力高质量人才培育。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张跃发言


科学教育专题培训微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魏锐

魏锐教授为参会领导、教师做了《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主题讲座,阐述了“为什么要加科学教育?加什么样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加法背景下的教师成长”三个问题。魏教授介绍到“双减”减去了重复性地刷题和死记硬背的负担,需要增加的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魏教授通过追问育人目标,回顾近三年的国家政策,论述我国在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上的探索。魏教授为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画像,归纳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思索基于真人真事、促进学会思考的项目式学习,整理教师日常工作中问题解决的任务类型,探讨如何应对科学教师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魏锐教授做讲座


合影留念

KY.COM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将不断助力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教学能力且研究能力强的科学教师贡献海淀教研力量。 


文:张柳、琚鑫、尹博远

图:张烨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