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以美育人 全面发展
——海淀区中学书法教学现场会顺利举办
2023-12-29 16:58

2023年12月20日“以美育人 全面发展——海淀区中学书法教学现场会”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玉渊潭中学(北京市玉渊潭中学)顺利举办。


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也是美育的重要内容。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加强各学校书法教育教学工作,以点带面,落实好《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促进海淀区各中学开展好书法教学工作,特在玉渊潭中学举办本次海淀区中学书法教学现场会。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课程二室江峰主任、海淀区羊坊店学区王小勇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周侃教授,北京城市学院书法史论教研室张红军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海淀开明画院段庆峰副院长、玉渊潭中学执行校长马耀国、李红副校长及全区中学书法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书法研究生代表以及部分学校的艺术骨干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书法教研员耿国华老师主持。 


在活动之前,参会嘉宾和老师参观了“奋楫扬帆 笃行致远”玉渊潭中学学生书法作品展,展览共展出学生软硬笔作品百余幅,艺术形式丰富,由小到大,展现了学生由初学到后期的学习状态,生动呈现了新时代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校园艺术教育成果。 


玉渊潭中学书法教师张瑜的研究课《母爱无言,以书寄情》,以日历为书写载体,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旨在突出书法 “表情达性”的功能,强调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实现以书育德,以美育人。学生通过学习隶书和楷书上下结构的特征、横幅的章法布局特点,提高审美素养及书写能力,并通过书写作品传情达意,学生亲手为母亲书写2024年新年专属台历,感恩母亲。 、






研究课结束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玉渊潭中学执行校长马耀国就学校美育实践进行了分享。 

周侃教授和张红军主任就研究课和玉渊潭中学的美育汇报做了点评和指导。周侃教授认为张瑜老师的书法研究课能够巧妙地将书法与美术、德育等相结合,教学设计新颖。张红军主任认为课程突出体现了书法的美育功能,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书写实践能力。二位专家对学校的美育工作成果都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学校的美育工作可为其他学校提供极大启发。 

活动的最后,北京城市学院书法史论教研室张红军主任和玉渊潭中学执行校长马耀国和李红副校长共同为“书法学专业实习基地”揭牌。同时为了近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美育工作,与会专家和领导还共同启动了玉渊潭中学“渊·美”学生艺术成长中心,相信这一中心的成立将会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和发展自我的平台,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次海淀区中学书法教学研讨会的顺利举办展示了海淀区中学书法教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探索了中学书法教学的新模式,为海淀区各中学开展书法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带动更多学校书法教学的开展与提升。 

中学书法课应该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现阶段,书法教学需要进一步挖掘书法审美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充分体现书法学科的育人价值。另外,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以海淀书法教研平台为依托,群策群力,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的以技法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以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节日民俗、书法传统文化、书法文创等内容融入书法教学,让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力量。 

教师参会感想

北京市八一学校 王伟:12月20日我参加了“以美育人 全面发展-海淀区中学书法教学现场会”,走进了玉渊潭中学。校园中浓郁的书风墨韵让人流连忘返。教学楼走廊里随处可见的书法作品、展厅里精心布置的书法文创无不透露着学校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张瑜老师展示的《送给妈妈的新年日历》这节公开课让人耳目一新。新的教学形式的探索,新的教学内容的尝试,新的学科融合的渗透,给老师们很多新的启发,也使我受益匪浅。

北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 安艳红:首先,学生展览的作品形式多样,书写水平高,可见这是书法老师多年用心的培养。 其次,张瑜老师进行的跨学科书法教学,巧妙地“以书寄情”,把书写应用到实际中,激发了学生的书写热情和兴趣。启发我们可以多角度进行书法教学。最后,学校领导很重视书法,引领学校发展自己的特色教育,也帮助弘扬了书法文化。玉渊潭中校是“以美育人” 、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典范。 

清华附中永丰学校 李孔阳:本学期有幸步入玉渊潭中学,在一楼大厅里欣赏了许多同学精心准备的书法作品,或大开大合或含蓄内敛,加之作品形式多样,书写内容富有内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展现出以美育人的精神内涵。其后听取张瑜老师《母爱无言,以书寄情》的书法公开课,该课以“日历”“母爱”为主题,借书法“表情达性”抒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课程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