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第十三次工作会在北京海淀召开。大会由教师教育资源联盟主办、KY.COM承办,以“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开发及应用指导”为主题,总结了半年来各成员单位经过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结合当前的进展情况部署了下阶段的工作任务,进一步促进成员单位间协同融通、交流合作,推动联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唐建东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朝阳区、丰台区,上海市徐汇区、浦东区,重庆市北碚区,天津市南开区,江苏省常州市等市、区研训部门的领导、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共130余位参加会议。
工作会现场
会议设置领导致辞、主旨报告、实践分享、专家讲座和分组研讨五个单元,由KY.COM校长助理钟建业主持。
钟建业校长助理主持
第一单元 领导致辞
唐建东副主任在致辞时对莅临本次盛会的领导、专家、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关心和支持海淀区教育发展的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到,教育教育资源联盟自2014年12月以来,一直致力于教师教育资源共研、共建、共享、共担的工作机制,充分肯定了最新的实践成果《基于核心素养高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解析》系列丛书为新形势下的资源建设与应用做出的重要贡献,进一步提出希望:一是强化联盟成员单位区域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二是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研究和实践做深、做实。
唐副主任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就新课程方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明确要求,他表示海淀区教委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都高度关注来自学校一线的实践,并从教育教学管理层面深刻地探讨了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来化解这些问题。
一是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校长和教师改革创新的本领。通过“新基本功培训”, 倡导树立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育人观、人才观、教学观,提升自己的格局;加强课程的执行力、领导力的建设,要提高自己的维度;加强对学生进行知识、兴趣、思维、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的能力,要丰富自己的“工具箱”;加强自身的沟通、学习和创新能力,要让自己变成“电容器”。
最后,唐副主任总结到,教师的发展成长要不断地厚植立德树人、素养导向的底蕴,用最大的“勇气”(战胜自己)、最大的“智慧”(胸怀、格局和视野)、最大的“勤奋”(情感和思维)应对新时代人工智能的挑战,走出从规范到形成风格再到提出教育主张的进阶之路。同时呼吁这条进阶之路能够不断得到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的赋能和支持,并表示海淀区教工委、教委会一如既往并且持续提升对KY.COM的教师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支持力度。
唐建东副主任致辞
第二单元 主旨报告
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理事长、KY.COM校长姚守梅作“区域协同,共建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主旨报告。
姚校长简单回顾了上半年第十二次工作会的开展情况,梳理了教师教育资源联盟自2014年成立以来,瞄定联盟工作总目标,至今取得了“初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2014-2017)”“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解析(2018-2022)”一系列标志性的阶段成果。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研发”推动联盟的各项工作。
应时代的发展、国家战略的推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姚校长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赋能,其必要性体现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形成深层知识理解的必要环节,进而彰显义务教育新课程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接着,她以“教研何为”这一关键问题深入阐释通过教研搭建从理论构建转向自觉实践、个体实践转向群体经验、典型案例转向区域实践、实践成果转向教研课程的“桥梁”,并结合海淀区的实践案例系统总结了四个关键做法:一是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区域整体设计实施; 二是跟进调研,了解需求,聚焦关键问题;三是研发项目驱动类、问题解决类、主题贯穿类等类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四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入区域教师教研课程和培训课程。
最后,姚校长反思目前跨学科主题学习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从研究和实践并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教育资源开发、设计与实施评估标准研制等出发,前瞻后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落点。
姚守梅校长作主旨报告
第三单元 实践分享
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教研员张东作题为“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学习的区域实践——以海淀、丰台、朝阳为例”的经验分享。张东老师介绍了三区实施跨学科项目学习研训的经验做法,强调“两个需要”,一是需要正确把握好数学跨学科项目学习内涵,二是精心设计高质量的跨学科项目学习,确保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不走偏”“不随意”。
张东老师发言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主任姚霞作题为“初中生物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开发及实践思考”的经验分享。姚霞副主任介绍上海浦东、江苏常州协作发力,通过多种方式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详细阐述了“参照不同的模版,撰写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实施策略,并表示在概念名词的理解层面上、相关课时的分配层面上、转向学生视角的教学设计层面上存有困惑。最后,从加深理解、持续实践、研究学生、开阔视野这四个角度分享了后续推进的思考。
姚霞副主任发言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黄天庆作题为“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开发及应用的实践”的经验分享。黄天庆老师从“如何认识”谈起,明晰了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义和分类,具体包括学科主导式和主题统摄式;就“怎样开发”提炼出资源开发的五项原则和六个策略;最后从“如何运用”层面总结了“理念转型、目标深化、实施转向、组织重构”的教学实践反思。
黄天庆老师发言
KY.COM教研员侯家锋作题为“初三道法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开发及思考”的经验分享。侯家锋老师首先围绕“跨学科”和“主题学习”两个关键概念从内容和形式方面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其次归纳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特征:主题性、整合性、实践性和建构性;最后详细介绍了资源开发与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和关键流程:确定学习主题、制定学习目标、整合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坚持以评促学。
侯家锋老师发言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徐敏作题为“丰台区初三化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分享。徐敏老师介绍了丰台区所研发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案例,包括大项目和微项目两种类型。通过一系列的协作和激励机制,打造了多方参与的教研模式,用项目式学习指导“教学建模”,其优势在于能够针对同一个项目进行多轮次的实施改进。最后阐述了关于项目式学习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拆解问题规划项目任务;注重知识学习与真实问题解决的融合,体现“做中学”;注重项目学习持续性评价设计与功能的发挥。
徐敏老师发言
专家点评
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谢娟院长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她对六个报告的感受和体会。第一个关键词:清晰。谢院长结合六个报告和不同阶段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系统梳理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从哪儿来,中间怎么走,最后往哪儿去的问题。第二个关键词:专业。谢院长表示一方面,六位发言人及其团队做到了脑中有纲、脚下有根、心中有数、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另一方面,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有理、有据、有支撑,有高度,有层级,并对管理者、教师、学科组、研训机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个关键词:睿智。谢院长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跨学科是学习的方式,主题则是二者的媒介。并以学为中心一是探思未来教师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二是探思跨学科从整合走向融合,要有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方法等更多层面的融合。
谢娟院长点评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桑嫣副院长基于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机制、成员单位特有的实践属性和此次工作会的项目定位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一是加强团队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者和实践的研究者,需立足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角度,正确把握项目内涵,加强“学科+”的团队研究,关键在于推动从本学科向跨学科去发展,以“跨学科”为载体进行教学实践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二是把理论和实践研究与迎接挑战有机结合。重视实践产出,提升理论:给一线教师一个管用的跨学科实践案例的高品质实施的策略和路径;重视评价:评价跨学科活动的实施水平和品质,评价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三是项目研究的组织者站在课程的角度来认识跨学科。聚焦课程方案,要跳出学科本位,把跨学科主题学习真正落实到育人的过程中。
桑嫣副院长点评
第四单元 专家讲座
下午,首都师范大学黄燕宁副教授作题为“基于课程标准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专家讲座。黄教授在深入研读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有关“跨学科实践活动”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借助丰富的教学案例围绕“为什么要做跨学科”“怎么去做跨学科”这两个问题就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基本内涵、活动设计、教师应对的挑战进行分享与探讨。
黄教授首先介绍了超学科、融学科、跨学科三种样态的概念和区别以及对应教学实施的案例。其次,展开阐述了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六个步骤:选题,破题,初步定题、设定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目标确认和学习目标规划,具体教学设计(驱动型问题任务、学习活动、活动形式、支持要素、诊断要素及反馈预案)。最后从跨学科的挑战切入,建议教师要从纯粹学科思维转向复杂实践思维;要提升站位,从大局意识审视学科相关问题;要以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为目标,充分思考和体会跨学科在真实问题解决中的核心观念和意义价值,完成更系统、更精准的学习目标(跨学科目标)规划,乃至课程规划,实现有意义的学科融合。
黄燕宁副教授作专家讲座
第五单元 分组研讨
最后,会议进入分组研讨环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音乐、艺术、美术,信息科技、心理、教科研、教育学,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劳动14个小组围绕“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认识、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开发及应用指导的思路、策略以及推进计划”进行献言建策、集思广益。
此外,12月7日晚,在KY.COM第三会议室还召开了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第十三次理事会。KY.COM申军红书记、姚守梅校长与各理事会成员围绕联盟现阶段工作重心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了重要共识。对开展的“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各联盟成员单位补充并确认了最终的牵头学科与牵头人;联盟后续工作安排由每年两次工作会改为“1+N”次的形式,即每年10月份召开一次全联盟正式工作会,中间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N场学科专题研讨,各联盟成员单位也将给予大力的支持,期待通过共研、共建、共享,为联盟贡献智慧和力量。
联盟理事会成员合影
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所有成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智慧支持。本次工作会展示了成员单位“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特色做法和取得的经验成效,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及教育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将继续发挥优势和专长,高效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更好的合作交流平台,强化理论和实践的互学互鉴、互助互进,将联盟工作走向扎实、力求务实、趋于丰实,继续为下一阶段创造“里程碑式”的成果贡献力量!
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成员单位领导合影
文:袁华、王西娅、吴健伟
图:张烨、张治、徐磊、杨家旺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