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建设
共享智慧 共创未来
——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成立十周年学术成果交流会暨第十四次工作会议成功举办
2024-10-27 16:04

2024年,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成立十周年。十年前,为解决教师职后学习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由KY.COM发起,联合北京东城、朝阳、丰台,天津南开,上海徐汇,重庆北碚,江苏常州等地区的教师研训机构,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共同成立了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十年来,联盟成员单位锚定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遵循“共研、共建、共享、共担”机制,在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主动探路,结合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项目的协同攻关,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0月24日至25日,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成立十周年学术成果交流会暨第十四次工作会议在天津南开举行。大会由教师教育资源联盟主办,天津市南开区教师发展中心、KY.COM承办,天津美达菲学校、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协办。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建昆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朝阳区、丰台区,上海市徐汇区、浦东区,重庆市北碚区,天津市南开区,江苏省常州市等市、区研训部门的领导、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共130余位出席会议。 


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会议以“共享智慧 共创未来——教师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十年来联盟成员单位在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解决、育人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并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的视角重点探讨了联盟成员单位对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理解、实践指导和相关问题的思考。



 会议现场

24日的会议包括领导致辞、主旨报告、专家沙龙、专题发言、专家讲座和实践分享六个单元。会议由天津市南开区教师发展中心付强副主任主持。 


付强副主任主持会议


第一单元 领导致辞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建昆进行致辞。他提到“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联盟以研学共同体的形式汇聚了全国各教育强区的教研系统,十年里始终如一地坚持服务教师教育的初心,通过教研方式变革,创新教研文化在教师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谈到教师教育的挑战时,孙书记强调了教研员作为区域教育发展中的引擎,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同时提出了教研的关键就是以学治教,以学治校的理念。 

最后,孙局长呼吁联盟成员单位要以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立足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力,组织力和调控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展学习者数字化的研究,不断探索构建新形势下学科教研的新样态。这为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  


孙建昆党委书记、局长致辞


第二单元 主旨报告

KY.COM校长、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理事长姚守梅做“十年回望 智慧启航——从教学关键问题解决到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导”的主旨报告。姚校长联系建设教育强国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紧紧围绕服务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任务,从联盟工作“十年发展”“特色亮点”“未来展望”三个层面入手,积极探索以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为关键点推动国家层面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蓝图向区域高质量教育治理、学校高质量育人行动转化落地。 

首先,姚校长回顾了成员单位1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成就,明晰了联盟的成立背景、基本情况及阶段性重点任务和丰硕的实践成果,数说了联盟十四次工作会的召开情况。这些优秀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共进,是联盟成员单位因时因势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 

其次,姚校长总结了各联盟成员单位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特色和具体做法。每个成员单位以教师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迭代优化作为基点,以“点”突破关联、辐射诸多方面的工作,形成整体系统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联动效应。 

最后,面向未来,姚校长强调站在教育强国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持续推进,联盟要进一步加强谋划,聚焦数智技术赋能教学提质、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主题开发优质数字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加速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教师教育资源的新形态,创新教育教师研修培训的方式,持续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发展。


姚守梅校长、理事长做主旨报告

第三单元 专家沙龙

专家沙龙以“十年筑基 共创未来”为主题,由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原秘书长、KY.COM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支瑶主持。原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院长李文萱,原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朱福荣,原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碧君,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支梅,天津市南开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邬学青参加专家沙龙活动。 


支瑶秘书长主持专家沙龙

五位专家作为联盟从启动到建立,再到发展全过程的深度参与者和规划者,围绕“印象深刻的联盟故事”和“对联盟的未来期许”两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观点碰撞和探讨交流。


专家沙龙现场


李文萱院长发言

李文萱院长首先回顾了联盟成立之初凝聚共识的艰辛历程,介绍了徐汇区“三位一体,四元协同”区域教师研修模式构建的具体行动,通过研修课程微课资源的预设与创生,解决了当时教研和培训割裂的问题,同时为线上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整个过程体现了参与者的共同使命和愿景,以及顺势而为的智慧和勇气。她进一步提出期望,未来要以按需施教、按需施培作为发展目标,立足教师的数字画像和能力诊断,整合技术领域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团队,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建设和提供更多多样化、更适合其个人发展的研修资源。 


朱福荣院长发言

朱福荣院长从“小教研、大培训、长教育” 的角度肯定了联盟成立的价值和意义,他提到十年间,联盟始终以夯基固本为目标,坚持为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服务,引导教研员和教师们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此外,他强调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遵循“传承与创新,横纵联合,学科与技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原则下加强教师跟岗研修资源的建设。 


杨碧君主任发言

杨碧君主任结合朝阳区的教育实践谈到了资源建设是实现区域教师专业水平和区域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关键要素。同时强调输出学习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即通过搭建供教师们交流展示、反思改进的平台促进教师的创中学、研中学、做中学。她认为教育资源联盟在回应教师需求的同时,要继续加强资源的反馈评估和更新机制的研究,探索更多元的共享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支梅校长发言

支梅校长结合自身角色转换和教研工作特点谈到了联盟在促进丰台区研训一体的重要作用。她认为联盟是以资源建设为载体,为教研员提供了高水平群体性交流的平台和任务驱动式的培训,为各区域建设高质量教育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此外,她聚焦数智技术强调:一是要将联盟在工作过程中所积累的关键问题和经验作为语料库,进一步建构教师教育教学的大模型,二是呼吁联盟关注学生社会情感培养和教师育德能力的研究和实践。 


邬学青主任发言

邬学青主任就初入教研管理的迷茫与探索、教研工作的开展、资源建设的成效方面提到了联盟是成员单位自发、自觉、自愿组成的专业学术团体。她强调一方面基于课标围绕教学关键问题进行资源建设,是推动教研活动更为序列化、体系化的有效手段,是满足师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仍要继续深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新路径、加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课程案例的研发,来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从联盟工作发展到教研员、教师队伍的建设、从系统构建的机制到落地实施的策略、从学科本体到学科育人、从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到数智技术融合应用等方面,联盟成员单位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既有前瞻深刻的科学思考,又有创新引领的经验指导。征途漫漫,惟有坚持。不论是总结经验还是谋划未来,这一环节都体现出新老理事用心、用情怀坚守着、传承着对教师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


专家合影


第四单元 专题发言

天津美达菲学校袁欣校长做题为“怀中国心,做世界人——美达菲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的专题发言。袁校长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之后,阐述了学校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首先,在概念界定和育人价值方面初步阐释了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认识。第二,在组织管理和实施流程方面建立了“教务处-教科研室-授课教师”的三层组织架构和“区-校”两级培训的形式。第三,结合案例梳理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实施路径。此外,学校关注有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跨界范围、研究方法和评价方法,立足统合学科、融合生活以及整合观念的角度帮助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  


袁欣校长做专题发言


第五单元 专家讲座

华东师范大学安桂清教授做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建构与实践探索”的专家讲座。她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是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为重塑时代新人的素质结构所采取的创新举措。其内涵定位在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的课程整合序列中,通过设置一个大任务、大概念或大问题作为组织中心,把不同学科的概念与技能整合起来,用于阐释现象、执行任务或解决问题,体现知识整合、问题解决和价值关切的三位一体。基本理念涉及四个方面:整体育人、综合学习,融合创新和具身行动。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安教授结合具体的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案例,从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内容组织、学习过程、学习评价、拓展和充实的机会六个方面做出了系统而详尽的阐释,在坚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的前提下既可以采取高度结构化的逆向教学模式,又可采用更具开放性的生成性教学模式。此外,安教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落实需要学校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开发家庭和社会的多方资源,建构系统的支持体系,具体包括:专业引领、组织重构、空间再造和资源适配具体包括:专业引领、组织重构、空间再造和资源适配。安教授的讲座内容高屋建瓴,能够切实可行地帮助教师建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体系,深入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中所需的策略和工具,突破跨学科学习设计与实施面临的困境。


安桂清教授做专家讲座


第六单元 实践分享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既需要专家的引领,也需要广大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勇于实践和创新。本单元由8位来自联盟成员单位及所在区域学校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全面介绍了在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 

KY.COM校长助理、中教研主任崔琰作题为“素养导向 理论引领 实践整合——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指导思路”的经验分享。他首先介绍了跨学科实践的理论内涵,阐述了其本质和价值、特点与追求。其次结合项目主题安排、教学设计一般流程和原则分享了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尤其在案例研发方面强调开发的是兼具程序性和开放性的案例集或案例参考,最后也提出了对未来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期待和思考。 


崔琰校长助理发言

天津市南开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郑洁作题为“‘合’而论道——聚焦核心素养,探究跨学科”的经验分享。从“和”和“道”两大维度,郑老师分享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团队对跨学科学习、实践、理解、研究具体的做法和深刻的感悟。她提到团队以项目和课题为载体,依托跨区域联合调研、教研和课堂实践,建立了分析跨学科概念,提炼学科核心素养、梳理学科知识、设计活动任务的基本思路,初步形成了包含理论要点、设计实施和实践案例的研究成果。 


郑洁老师发言

KY.COM英语教研员孙铁玲作题为“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几点思考”的经验分享。孙老师从任务和项目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入手,分析影响任务难易程度的语言、认知和表现因素,具体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的特征,设计依据、设计路径,其实施步骤包括:解读单元语篇、搭建单元育人蓝图;基于重点目标,确定统领单元的任务及评价标准;以完成任务为终点,逆向设计和编排学习活动。 


孙铁玲老师发言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吴叶丽作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 促教学方式变革”的经验分享。吴老师提到,借助平台和课题的研究之力,项目团队形成“学习-设计-研修-完善-实践-反思-辐射”的研究路径,界定和梳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特征。同时,吴老师联系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四大关键要素:主题确定、目标确立、任务设计、评价设计系统阐述了案例的实践过程,并进一步反思到跨学科主题学习一要突出体育学科的主导地位,二要打造海派体育的教学特色,三要优化体育教师研修模式。 


吴叶丽老师发言

天津市南开中学房晨老师作题为“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实践探索——以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为例”的经验分享。房老师从项目背景、育人价值、项目设计、项目评价以及项目反馈五个方面介绍了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四个项目任务的逐步进阶:激活经验,明确任务;建立视角,构建模型;系统设计,制作产品;产品展示,反思评价,给学生提供更多直面真实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完成从生活问题到化学问题,从理性认识到设计制作,从设计制作到外显表达的转变,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房晨老师发言

江苏省溧阳市第六中学倪洁老师作题为“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迁移应用”的经验分享。倪老师结合跨学科素养谈到,在传统以学科学习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跨学科学习经历,是生物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由路径。同时,重点介绍《制作泡菜》《饲养家蚕》两个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索过程,最后,她总结到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有浸润和内化的作用。浸润式的实践活动为素养的内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素养的养成让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和持久,并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迁移应用。


倪洁老师发言

重庆市江北中学张茂老师作题为“初中数学跨学科的实践与思考”的经验分享。张老师立足课程理解,围绕“如何打破学科边界,实现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的实践困境,利用项目式学习,详细阐述课例《制作包装盒》的实施过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果展示。通过课例实施,张老师进一步总结到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样态,可以在数学阅读课,数学实验课,数学常态课进行开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跨学科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跨学科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跨学科问题。 


张茂老师发言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李蕾老师作题为“语文课本里的建筑文化”的经验分享。李老师从课时安排、主题分析、学习目标、学习规划、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语文课本中的建筑文化宣传文案的实施过程,围绕岳阳楼、醉翁亭、湖心亭展开设计“召开活动启动会”“借助资源深入探究”“整合信息撰写文案”三个学习活动,旨在从历史背景及建筑特点、作家经历及思想倾向、所处位置及相互关系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搜集、梳理推荐文案的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最后,李老师总结到跨学科学习的主题要源自现实生活,过程要遵循实践逻辑、成果聚集多元读写、评价关注个体进步。 


李蕾老师发言

实践分享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安桂清教授和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韩志祥院长分别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安桂清教授充分肯定了8位教师在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过程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针对当前教师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认识和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安教授进一步阐释到: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思想的底蕴,因此不仅涉及学科内部的跨学科整合,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二者均需要从生活中的整体情境中选择主题,保持事物的原样。 二、跨学科思维的养成比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思维包含了知识,并能在不同学科间形成通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跨学科主题与学科实践活动的二者的界限,在于前者需要涉及其他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技能,而不仅仅是学科内的实践活动。 随后,安教授就跨学科主题确定、内容组织、进阶性任务设计、学生学习支持、评价整合方面给出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议。此外,安教授提到了在应对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所面临的时空挑战,可采用校内校外相协同,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以及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体制等来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地。 


安桂清教授点评

韩志祥院长就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必要性、理解与实施,以及优化与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点评,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必要性

韩院长一方面从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角度,强调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当考试中能够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时,教师才会真正投入实践。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与实施

韩院长在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在如何理解和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上,提出了几个关键要素:1.要来源于生活——跨学科主题学习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现实意义。2.要嵌入学科核心概念与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应只是形式上的跨学科,而应深入学科核心概念,确保实施的深度和广度。3.要关注问题解决与核心素养的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应通过任务驱动,抓住关键特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优化与推广

1.要有迭代意识:通过不断总结反思,形成经典的案例集,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范例。2.交流平台的搭建:通过区域教研机制的创新、典型案例指南的编撰等形式,将点状的实施经验分层辐射到各个层级的学校,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韩志祥院长点评

25日上午的会议包括专题发言和分组研讨两个单元,由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秘书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钟建业主持。 


钟建业秘书长主持会议


第一单元 专题发言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郭楚鑫编辑做题为“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学新生态——外研社基础教育服务全面解决方案”的专题发言。郭楚鑫编辑全面介绍了外研社针对基础外语教与学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面向未来世界的课程内容、构建教学新生态的智能平台以及立体化、综合性服务支撑体系三个方面的内容。 


郭楚鑫编辑做专题发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栾少宁编辑做题为“如何建设高质量教师培训教材”的专题发言。栾少宁编辑首先介绍了关于教材编写规范与创新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为王,科学性与时代性并重;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案例丰富、实操性强;提供学习反思的平台。其次介绍了高教社在资源平台方面的建设与探索,强调了数字化资源的重要性。


栾少宁编辑做专题发言

第二单元 分组研讨

紧扣“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推进计划”这一主题,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劳动、体育、综合实践、信息科技15个学科组进行了分组研讨。研讨主要涵盖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丛书编写过程中关键概念的界定和优质案例的开发等多方面内容。经过充分交流、汇报展示,研讨活动在热烈而活泼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信息科技组研讨现场

25日下午的会议包括专题发言和课堂观摩两个单元,由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媛主持。 


张媛副校长主持会议


第一单元 专题发言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的张雅梅校长做题为“公能引领谋传承,主动发展谱新篇 ”的专题发言。张雅梅校长介绍了学校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方面的经验成果,包括建立跨学科学习实践专业发展共同体和构建跨学科、多样态、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群以及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样态特色课程等三方面内容。 


张雅梅校长做专题发言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媛副校长做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科实践分享与探索”的专题发言,呈现了学校在初中学段常态课中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并重点介绍了南开大学附属中学跨学科学习设计的流程。


张媛副校长做专题发言

第二单元 课堂观摩

课堂观摩环节,与会者现场观摩了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展现了学校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和探索,涉及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地理 、美术、劳动、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学生们在这些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令与会者们印象深刻。 


数学:《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 


英语:《An Unusual Spring Festival》


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


道德与法治:《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


物理:《房车设计中的平面镜的应用》


地理:《美化校园》


美术:《流光溢彩——自然之美》


劳动:《初步探究回旋纸飞机的奥秘》


综合实践:《火面越野 智驾新征途》

此外,10月23日晚,还召开了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第十四次理事会。KY.COM姚守梅校长与各理事会成员围绕联盟下一步的工作发展思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了重要共识:让教育数字化成为赋能教师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驱动力,聚焦数智技术赋能教学提质、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主题开发优质数字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加速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持续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发展。 


联盟理事会成员合影

十年磨一剑,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征程的期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应紧贴时代脉搏,把握政策导向,回应教育需求,成员单位需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进区域合作。在新的十年里,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用创新和前瞻的眼光审视,用教育的智慧探索,共同开创教师教育资源联盟跨区域合作更加辉煌的篇章。 


文:袁华、王西娅、吴健伟

图:徐磊、翟金泉

编辑:夏玲玉

资源建设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