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海淀职教‖第四届“创新杯”课程思政研究课展示圆满结束
2023-12-11 10:02

背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重要论述精神,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促进海淀区中职学校“三全育人”,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扎根课堂教学,巩固研训一体教师研修成果,海淀进校职教研修室于10月—11月组织开展了海淀区中等职业学校第四届“创新杯”课程思政专题研究课评选及展示活动。 

本次专题研究课展示活动征集了海淀区中职学校60余份课例,经过专家评选,第一阶段选拔出第一批次中职教师进行研究课课程展示。工会主席赵杰志及职教研修全体教师参与整体策划研讨,并跟进本次教研专题。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等职教专家团队,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北京市健翔学校等中职院校教学领导、干部约百余人参与了听评课。 

方案解读 标准先行

10月31日,研究课评选及展示前夕,职教研修室举办海淀区中等职业学校第四届“创新杯”“课程思政”专题研究课评价标准解读活动,海淀区中职兼职教研员及部分教师约百余人参与其中。董捷迎老师深度解读了本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专题研究课展示方案,详细介绍了以研究课为载体,深度开展中职“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与创新,形成“课程”与“思政”协同效应,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达成。

正高级教师何琳为海淀区中职教师进行了教学设计的专题培训,重点指导每个学科教师对接《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明确课程思政实施重点,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和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价值引领。 



培训现场

课堂展示 共研共进

11月7日,北京市盲人学校职教科张慧、董培培、王丽君老师分别进行了《绝经前后诸证》《四种正常叩诊音》《经脉循行及定位》的现场课展示。 

张慧老师围绕“中年女性有什么样的症状或变化”的真实问题展开探究,学生以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以任务学习为驱动,从课前调研、课堂实施、案例分析、制定方案形成闭环,激发学生大医精神,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张慧老师课堂展示现场

董培培老师以林黛玉咯血为背景,通过真实情境引出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进行叩诊,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叩诊音产生的机理,结合解剖学知识分析问题,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 


董培培老师课堂展示现场

王丽君老师通过多感官体验教学及微视频的展示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掌握经络的循行及定位特点,培养学生中医推拿临床思维,激发学生中医药科研的热情,树立中医药专业自信。 


王丽君老师课堂展示现场

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的专家对三节课进行了针对性点评,认为这三节课通过角色扮演、社会调研、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触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弥补视觉缺陷,激发视障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其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思政元素,启迪学生对未来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自我审视,提高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 


北京市盲人学校评课及研讨现场

11月14日,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张放老师做了《“甄”材实料 享鲜果时光——芒果汁的酸度测定》的现场课展示。张老师从全国劳动模范高玉树事迹入手,引导学生学习PH酸度计的使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弘扬高玉树心系粮食安全、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劳模精神。 


张放老师课堂展示现场

专家点评环节以研讨沙龙的形式开展,职教专家团队认为张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运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科学探究、互动讨论、引导启发、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注重挖掘食品学科和化学学科融合的课程思政元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评课及研讨现场

11月22日、24日,郭富娜、赵娜、曹毅、毕海涛四位教师,分别开展了《投保单的填写》《坚持宪法至上》《模拟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We Have Only One Earth》课堂教学展示。

郭富娜老师开展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借助保险仿真实训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来分层破解《投保书的填写》的教学难点,做中教、做中学,逐步养成良好的保险销售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 


郭富娜老师课堂展示现场

赵娜老师采用“线上自主探究—线下交流体验—教学活动贯穿”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懂得宪法实施的意义,增强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意识。 


赵娜老师课堂展示现场

曹毅老师对接幼儿园音乐活动课的实际岗位需求,选择维族、傣族和彝族三个不同民族音乐为活动设计载体,根据方案设计进行韵律活动的组织与模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民族自信。


曹毅老师课堂展示现场

毕海涛老师带领学生运用略读、扫读策略阅读文章,获取3R环保原则的主旨及具体信息。进而引导学生依照“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发起倡议”这一流程,通过小组合作对于建设美丽校园给出合理建议,落实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毕海涛老师课堂展示现场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所长吕良燕,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安小冬、王汝梅,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彭海芳等专家认为这四节课巧妙地融入了合适的思政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从事的平凡岗位所创造的不平凡的价值,有效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吕良燕所长(居中)点评


职教专家点评

本次专题研究课展示活动坚持“标准先行”,通过研究课评价方案深度解读切实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坚持“多区多校联研”,集合优势教研力量,解决中职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区域共性问题;坚持“精准教研”,职教研修室采取下沉教研、现场指导、个性支持等方式,采用“精准剖析、精准指导、精准施策”的课程思政精准教研路径,帮助教师梳理中职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且帮助教师掌握课程思政的原理和技能,有效提升了中职课程思政教育实效。

教师感言

北京市盲人学校 张慧:作为盲校的专业教师,通过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培训,启发了思维,开拓了思路,在研究课的打磨中,从学情分析如何细致精确、教学单元如何整体设计、课堂思政如何融合渗透到教案书写如何规范全面有了系统提升。遵循“明盲搭配、缺陷补偿”的原则进行小组分层分类教学,通过医患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环节设计,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接诊流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北京市盲人学校 王丽君: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通过参加这次研究课活动,我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与区教研和学校教学的通力支持下,我们的教学设计不断更新提质。充分思考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盲生的学习需求。从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进行合理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通过此次展示,我们收获颇丰,个人专业成长更进一步。 

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 张放:通过本次海淀区“课程思政”专题研究课活动,在专家的专业点评指导下,我收获满满,力争在今后的课堂中做到以下几点:深入挖掘专业教育的“思政点”,让思政内容潜入学生的心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中的思政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和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和洗礼。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通过此次研究课展示和研讨,让我在教学中有了更深的反思,从而不断探索,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毕海涛:今年我有幸参加了课程思政专题活动。专家从理论上细致的讲解了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并通过具体范例为每位老师搭建脚手架。在反复修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力图优化教学活动,使设计落地,对于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课后专家的点评更是高屋建瓴,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为未来的教学指明方向。学科融合课程思政之路依然漫长,感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专题教学设计系列活动,帮助老师理清思路,使每位老师受益匪浅。


文:洪婕 董捷迎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