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下午,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人力资源科、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会暨北京市“十四五”教师培训公共必修课启动会。本次会议以“数字赋能新生态构建 专业开展高质量研修”为主题,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教师发展部科长梁文鑫、海淀进校党委书记申军红、海淀区教委人力资源科副科长刘伟出席会议,全区中小学、学区管理中心、直属单位教师培训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晓,副主任王永祥、马萍以及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马萍主持。
会议现场
马萍副主任主持会议
领导致辞
申军红书记致辞
海淀进校党委书记申军红充分肯定了“十四五”时期以来海淀区教师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当前,海淀区正处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的关键时期。高质量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是加强海淀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希望全区教师培训负责人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开展好教师培训工作。
1.提高站位,提升教师培训品质。希望各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校长是教师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担任教师培训负责人,统筹抓好各级教师培训工作。
2.三级联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区级构建了“三维四域一中心”的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为每一阶段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阶梯,并通过“区—学区—学校”三级联动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为教师搭建学习与展示的平台,助力教师进阶发展。
3.以校为本,健全教师发展体系。积极参与区级校本研修指导交流、邀约展示;规划好、设计好、落实好本校校本研修,真正解决教师研修从理念到行为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教师专业精进、素养提升。
4.数字赋能,积极创新研修模式。海淀区是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希望各校依托各级智慧空间、智能技术精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更多应用案例和成果。
第一单元 教师培训成果交流
海淀区“十四五”中小学教研组长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研修成果交流——从“经验”到“循证”的学科校本研修区域实践与探索
迟淑玲老师做成果交流
“十四五”以来,海淀区继承“十三五”教研组长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提升主题综合班研修的经验,基于教研组长的实际需求,以区域教师研修引领推动,以教研组长领导力提升为关键,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创新开展具有海淀特色的分学段、分学科教研组长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项目。海淀进校校本研修项目负责人迟淑玲从背景与主题、设计与实施、成效与思考三个层面介绍了海淀区“十四五”时期小学语文、初中语文和初中生物学三个教研组长试点班开展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通过提高教研组长这一关键群体的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带动学校相应学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孙蓝田老师做成果交流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孙蓝田以“‘想象写作进阶指导’的课例研修实践”为题,从研修主题的循证和确定,实施与反思,以及语文教研组研修机制、理念、站位变化进行分享。
第二单元 公共必修课启动
梁文鑫科长做方案解读
为进一步推进市级公共必修课在区校层面的部署与落实,海淀区正式启动“十四五”时期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公共必修课全员培训。
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教师发展部科长梁文鑫从总体方案和具体要求两方面解读《北京市“十四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必修课方案》。
市级公共必修课是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方向引领、价值引领、创新引领作用的重点工作,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与师德修养、教育政策与理论、学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四个主题,旨在提高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的政治站位、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及教书育人能力,采用线上方式组织实施。
在北京市教委人事处领导下,由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实施,采取市区校三级组织管理模式,共同保障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
牛永生老师做区级部署
海淀进校师训部继教项目负责人牛永生对北京市“十四五”公共必修课从区级层面做部署安排,采取三级联动落实机制,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统一领导;海淀进校师训部继教管理项目负责实施;学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落实教师学习数据及时跟进上报;学校跟进督促本校教师及时学习,上交学习数据,确保全体教师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李雅萍副主任做工作说明
海淀进校教务处副主任李雅萍对《“十四五”时期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进行再次解读,进一步明晰学分类型、达标标准、继教类型、各类培训学分授分要求,并针对学校常出现的操作及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要求与解决方法。
第三单元 新学期教师培训工作部署
《数字赋能新生态构建 专业开展高质量研修》
张晓副主任(主持工作)做新学期工作部署
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晓做新学期教师培训工作部署。本学年是落实《“十四五”时期北京市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工作方案》《“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的关键一年,海淀区的教师培训将深入探索数字赋能下的教师培训新生态的构建,以高质量教师研修赋能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服务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区教师培训工作聚焦教师能力素养提升、培训专业化发展、品牌建设与影响力三大目标,坚持师德为先、教师为本,遵循规律、标准先行,数字赋能、精准培训的基本原则,重点开展四方面的工作:1.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提供优质精准服务;2.坚持创新发展,实现工作突破;3.坚持研究引领,提升教师培训品质;4.加强管理指导,为培训工作保驾护航。
《“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成长期教师研修工作方案》解读
郝国强老师解读方案
海淀区为全区中小学教师搭建了从新任教师到成长期教师、骨干教师、示范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梯。其中,针对人数最多的成长期教师,精心设计了系统完善的研修课程。海淀进校师训部成长期教师研修项目负责人郝国强介绍了研修方案,该项目包括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大模块的研修课程体系,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提升成长期教师胜任力,旨在激活成长潜力,增强发展动力,为区域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充足的后备力量。
《“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学校校本研修工作中期交流与部署》
谭文明老师做中期交流部署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优化海淀区校本研修支持体系,扎实做好过程管理和中期评估工作,海淀进校师训部校本研修项目负责人谭文明对海淀区“十四五”时期校本研修中期交流工作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计划分两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基于标准面向各校开展自查评估;第二阶段,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梳理交流和调整改进,组织、实施中期交流工作坊。
专家点评指导
梁文鑫科长做点评指导
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发展部科长梁文鑫以“持续深耕 助力成长 孕育成果:以区域为关键纽带构建高质量教师培训体系”为题做点评指导,提出海淀区教师培训工作具有“长期主义、系统建设、凝心聚力”三个重要特点,高度肯定海淀区教师培训工作是“一群秉持着某种理想信念责任的人,长期坚持深耕细作,建造一个系统,持续培养一批又一批人”。
同时对标高质量教师培训,向海淀区教师培训工作提出建议:高质量教师培训是长期主义工程,需关注问题解决和培养模式的迭代升级。高质量教师培训需要研究教师的学习过程,促进教师成为深度学习者。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需关注教师的情绪情感,尤其要关注教师对学习价值、意义和动机的理解。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是破解工学矛盾、实现精准培训的重要途径,促进从工学矛盾走向工学融合。设计良好的过程能够保障高品质的成果和成长,需关注教师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领导讲话
刘伟副科长讲话
海淀区教委人力资源科副科长刘伟指出,市区级层面通过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为全区教师提升教师发展软实力提供有力保障。并对全区教师培训负责人提出要求:一是及时将本次会议精神传达给本校校长和全体教师;二是做好教师梯队建设的整体规划,尤其要做好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的衔接;三是组织教师按时完成市区级培训任务,确保教师培训质量。
本次会议既是启动北京市“十四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必修课在海淀的部署与落实,又是海淀进校引领全区踏上高质量研修新征程的具体行动,为规划、组织新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策略。后续,全区中小学、学区管理中心、直属单位将积极落实、扎实推进“十四五”中期海淀区教师培训工作部署,以高质量教师培训支撑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谢婧、李琳琳、迟淑玲、牛永生、张晓、郝国强、谭文明、马萍
图:张烨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