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协同提质”项目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赴海淀进校集中研修开班仪式在海淀进校举行。本项目采用“1+2协同发展”的形式,旨在提升两个地区教师发展机构专业服务能力、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的能力素养,为当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当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有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东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干部钟罗金,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项目管理处朱哲处长、李雨昕副处长,大力教育公益中心教师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勤丽。海淀进校党委书记、校长罗滨,校长助理刘锌、皮国萃,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人民政府专职督学、福贡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余春海,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李权,以及海淀进校相关部门的干部教师代表,泸水市、福贡县的40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海淀进校校长助理刘锌主持。
海淀进校校长助理刘锌主持
会议现场
暖场
伴随着播放海淀进校校长助理刘锌等11人调研团队于2023年3月29日-4与2日赴泸水市、福贡县深入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校调研指导的照片记录和“北京欢迎你”的音乐,来自泸水市、福贡县的40名学员穿着色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服装走进会场,海淀进校领导、教师代表为大家送上海淀进校吉祥物“小海”和“小研”,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两地学员。
学员代表泸水市大兴地镇中心学校校长王新凤独唱“欢迎您到泸水来”,并表演民族特色舞蹈。由海淀进校音乐教研员刘晓敬担任指挥,在座的全体领导、学员们挥舞着五星红旗,齐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学员代表独唱和舞蹈
歌唱《我和我的祖国》
方案介绍
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张晓以“1+2协同发展 打造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为题做“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协同提质”项目介绍。
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张晓介绍项目方案
本项目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发展协同提质计划”的子项目。项目采用“1+2协同发展”模式,即3个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为一个团组共同发展。“1”指KY.COM,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引领任务;“2”指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和福贡县教师发展中心为被帮扶单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促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教研员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探索互助共享典型经验。
项目组基于前期调研,聚焦项目目标,抓住“培训者”这一关键要素,系统设计本次集中研修。研修主题为:基于“1+2协同发展”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培训者专业能力提升,设置了前期调研反馈、团队建设和参与式研修、专家专题讲座、研修机构参访、一线学校课堂教学观摩,以及研修方案设计、3轮次交流分享和专家指导、改进完善等六个模块的研修内容。
校长致辞与专题报告
海淀进校党委书记、校长罗滨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对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对两个地区40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罗校长以“让教研专业支撑育人质量提升”为题,从教研工作的任务作用与价值定位、当前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以及建议与期待三个方面做专题报告。
海淀进校党委书记、校长罗滨致辞并做报告
1.教研工作的任务作用与价值定位
罗校长指出,教研是中国独特的、富有生命力教师发展体系的一部分,是基础教育的质量保障。教研工作是以专业支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领导和教研员,要拥有全面系统的知识构成、专门特有的能力素养,既要面向全体开展研究指导,也要拥有教育现场的自主判断和核心价值的责任担当。教研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成就教师、发展学生。教研员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的全局来认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2.教研面临的困境
罗校长总体分析了当前我国教研改革发展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工作方式和经费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具体包括: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条件保障不到位。同时,她以前期海淀进校赴两地深入调研的数据为例,具体分析了泸水、福贡两地的机构体系、教研队伍、工作现状等,强调两地教师发展中心要担负起本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任。
3.建议与期待
罗校长给出三点建议:一是借助“1+2”模式明确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定位;二是明确分学科、分年级的教研任务,与当地教体局、学校协同,建立教研机制;三是按核定编制、把握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原则,配齐教研员,提升教研员能力,建强教研队伍。罗校长希望两地学员发挥“金色种子”的作用,在集中研修期间专注投入;回到当地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帮助其他教师共同发展;通过这个项目,能够发展两个机构,留下一套课程,建立一套机制,留下一支队伍。
帮扶地区教师发展机构代表发言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李权发言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李权在发言中表示,此次来京集中研修感受到了“到家一样的温馨”,并对长期关心、支持和帮扶泸水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高主任从厘清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定位、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与相应成效进行简短介绍,并期待通过领导、专家一如既往地帮扶和指导,聚焦提升泸水市教师发展中心的专业服务能力,从而破解泸水教育“上好学”的瓶颈。
帮扶地区领导发言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人民政府专职督学、福贡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余春海发言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人民政府专职督学、福贡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余春海对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和海淀进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表示感谢。他指出,福贡教育起步较晚,还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指导,期待通过本次集中研修,进一步推动福贡县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福贡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员代表发言与交流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第一完全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姬仁慧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介绍了自己参加海淀进校2022年国培项目和“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协同提质”项目泸水专题培训的许多收获,谈到海淀进校本次集中研修的各项接待让她感到“暖心”和“舒心”。她将倍加珍惜此次宝贵学习机会,及时转变角色,深度参与培训活动,力争学有所获,满载而归。
学员交流
在学员交流环节中,福贡县省定民族完小张美庆老师、福贡县架科底完小和杰良老师表示,非常荣幸参加本次集中研修,对项目组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感动,期待通过研修,进一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改进工作实践。
领导讲话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在开班仪式上做讲话。她指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共同实施“中小学教师发展协同提质计划”,旨在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打造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是支持与服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县域教师发展最基础的一个专业组织。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讲话
海淀进校作为本项目的全国五个牵头单位之一,前期做了非常充分的调研和沟通工作,对于项目的目标定位精准,研修课程的设计专业,项目实施务实、扎实,成效显著。
赵处长对本项目的实施提出三点期待:1.县级教师发展机构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统筹好区域教师发展工作,为教师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服务。2.被帮扶地区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要切实承担起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以本项目为契机,加强和海淀进校等优质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链接,学习海淀进校在推进教师研训一体、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典型做法,并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研究解决路径,建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为当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师资保障。3.不断完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协同体制的模式,深入挖掘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走出一条协同提质的新路,并向全国推广。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在开班仪式上做讲话。她指出,本项目全力推动全国5家高水平教研机构对口帮扶云南、广西、青海10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旨在加强广大中西部地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培养更高水平的教研员队伍,为欠发达地区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做好先行探索,积累经验,提供典型案例。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东燕讲话
海淀进校作为全国知名的教师发展机构,拥有一支非常强的专业化、高水平教研员队伍,以“大教研”全面支撑海淀区育人质量提升。学校积极参与帮扶工作,不仅服务海淀区,还服务全国的教研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帮扶方式,提高帮扶实效。
张秘书长对于扎实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协同帮扶工作的实施,提出四点期望:1.注重目标导向,聚焦紧迫性需求。希望牵头单位聚焦帮扶县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短板问题,开展精准帮扶和陪伴式帮扶,发挥好牵头引领和专业指导的作用。2.注重资源生成,促进数字化转型。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对于全国的辐射性和影响力,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强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造血能力。3.注重协同发展,加强高效率联动。希望5个牵头单位和10个被帮扶县加强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4.注重成果凝练,加大示范性宣传。展现帮扶工作的实际成效,对所在地区和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建好建强教师发展机构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欢乐共舞
最后,本次开班仪式在全体领导、学员欢乐共舞《民族团结一家亲,快快乐乐来相聚》中落下帷幕。
本次开班仪式既是集中研修的开启,也是项目牵头单位与被帮扶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师发展机构管理者、学员们之间的一次深度交流和研讨,还是一次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如何让教研专业支撑育人质量提升的引领性培训,为大家建立深度共识,协同推进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体合影
后续研修
项目将继续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和线下研修,构建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共同体,以海淀进校优质教研课程和培训项目为基础,整体推进联合教研、精品培训、教研员培训、高水平学术会议四项重点协同内容,进一步探索和优化“1+2协同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两个地区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教研员实施教师研修活动的专业能力、教师研修机构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项目背景
依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关于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发展机构进行帮扶的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协同提质”项目,委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牵头支持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和福贡县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和福贡县教师发展机构将共同聚焦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建设,通过示范引领两个地区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教研员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探索互助共享典型经验,不断总结经验和成果,从而实现协同地区教师育人能力、教研员专业能力、教师研修机构专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推动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29日至4月2日,海淀进校校长助理刘锌曾带领11人调研团队,研制调研方案,深入2所教师发展中心、5所中小学校开展调研指导,与20余名教师发展中心干部、教研员,40余名中小学干部教师进行座谈交流;深入课堂,听评课共计23节,访谈学生30余名,并于4月1日上午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第一完全小学召开了“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协同提质”项目启动会,开展了5场示范性专题培训,来自两地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的300余名干部教师代表参加了培训。
文:谢婧、谭文明、张晓
图:张治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