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2023年4月22日,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5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中,海淀进校教育集团再创佳绩。此次活动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等单位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北京创建未来教育共同协办。地球日系列活动包括有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泛的“地球日进校园”活动;有以生态修复成果考察为目标的户外考察活动;有注重实践参与和调研学习的“生态守护者”项目式学习。其中“生态守护者”项目式学习作为北京市“世界地球日”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以生态修复、治理为主题,开展为期1-2个月的主题项目式学习活动。全市共有9个区30所学校的80多支队伍踊跃参与。
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组织成员校参与了此次“生态守护者”项目式学习活动。在参与活动的12支队伍中,3支队伍成果被选为优秀作品,6支队伍入围地球日“生态守护者”展示作品,作品应邀在北京市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进行展出。
海淀进校教育集团获奖队伍名单
我们获奖啦!
参与学生、指导教师以及学校获奖证书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小学“三山五园水之韵”小队从几十所参与学校当中脱颖而出,并作为唯一代表在此次北京市“世界地球日”活动启动仪式上进行展示。
活动展示现场
我们的优秀作品
1.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小学—“三山五园水之韵”小队 三山五园之玉泉水系探寻记
“三山五园水之韵”小队在高淑芳、王小宁、阮冬梅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依托学校、家庭所在的三山五园独特地理位置,结合学校的科研课题《以“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确定将“玉泉水系探寻”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实地调研北坞公园,了解到公园内的两条河北长河和金河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找到玉泉水系修复的方法。
“三山五圆水之韵”小队作品展示及小队
2.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小学—“雏鹰”小队 刚柔并济首钢园 人水和谐绘新景——探究首钢园水生态系统
“雏鹰”小队在张学翠老师、王京艳老师的带领下,对首钢园内的群明湖、秀池等生态系统的改造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以及访谈,了解了首钢园群明湖周边改造情况,深入体会到了首钢园的生态修复为其它工业遗址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价值,并据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雏鹰”小队参赛作品和研究过程
3.海淀进校附属玉渊潭中学——“和谐”队 珍爱地球,共建生态校园
“和谐”队围绕北京内涝问题,结合身边实际,将研究主题聚焦到“如何创建海绵校园,将积水变成资源”,通过访谈、实地调查以及文献研究,分析造成校园积水和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对校园进行海绵化改造设计。团队精确地绘制了“海绵校园整体设计示意图”,对雨水花园的原理进行了探究与实验,设计了学校绿色屋顶及透水铺装方案,并制作了海绵校园模型。
和谐队合影及研究过程
入围队伍展示
“绿色生态无废校园”作品展示
“自然之城,未来梦想起源”作品展示
“绿色之城,创新之城,开启生态修复新篇章” 作品展示
“千里绿城” 作品展示
“沁顶芳苑” 作品展示
“雨水再利用打造生态校园” 作品展示
活动感想
学生篇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小学 孙毓恩:我很高兴能成为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三山五园水之韵”小队的一名成员,这是我成长路上一次难得的经历。我从小生活在三山五园地区,亲眼看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却对它的历史了解的很少。在此次活动中,我和我的同学伙伴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北坞公园、来到玉泉山脚下实地调研,深入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了解了整个玉泉水系的历史,并认真记录下了它们的点滴变化。过程中, 我深刻体会到水资源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变的意义啊!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小学 王添彧:我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生态守护者项目研究了,从最开始的选题到最后的演讲展示,我感觉整个过程中我研究问题的意识逐渐增强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我会主动发问,并积极去寻求解决办法。这一次的玉泉水系复原探寻记,也让我对家乡的水资源有了深入的了解,实地的考察研究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要想家乡环境优质,水是灵魂。所以才有南水北调工程等等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举措。作为少年的我们,我们应该对水资源的加倍爱护,积极做好北京城市生态守护者!
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 俞怡萱: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组不仅学会了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通过不同渠道有效地查找资料,还明白了在进行研究过程中不断尝试和调整的重要性。我们的方案经过多次修改之后,最终得到了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的认可,使我深刻体会到了成功贵在坚持的道理,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次项目式学习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生活、学习中的很多事情都和我们设计方案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反复调整与优化,这些收获和经验都将成为我未来学习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老师篇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小学指导教师 王小宁:在这次地球日主题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了家附近玉泉水系的历史发展以及复原的过程,认识到生态修复之后给我们生活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以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为目标,经历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内驱力,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再者就是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角色,成为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尊重学生的想法,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孩子们的研究更有价值。本次活动还极大的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育人的协同发展。
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指导教师 王倩倩:作为这次活动的指导教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和鼓舞。孩子们的主动参与和全情投入,展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此次活动结合了知识学习和真实实践,既传达了环境理念,又拓展了视野。许多学生开始关注身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日常生活中的节约举措,这预示着他们在环境意识和见识上获得较大提高。我相信孩子们会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作为指导老师,我在饱含喜悦的心情中,更感到责任重大,未来将继续努力,以更精彩的活动和教育引导学生行动起来,为圆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三小指导教师 陈冉:作为带队老师,通过此次地球日活动,我懂得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重要性,基于学生的生活认知,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应变能力。此次活动也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平台,同学们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成长,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最大程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在此次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对于教师走出课堂、研究学生、提高教学技巧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教师引导学生、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集团聚焦学生一体化培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探索学生深度学习、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和科学精神。此次活动也是集团实施“创见未来”项目式学习共享课程以来的成果体现。未来集团将持续发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学习和展示平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