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校园行┃“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9站)”昆明市第十四届校长论坛
2023-04-17 14:18


4月1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初专委”)、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主办,KY.COM支持,昆明市盘龙区教育体育局、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承办的初专委“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9站)”昆明市第十四届校长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成功举行。

会议以“落实‘双新’:学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为主题,包括三个单元的内容:领导致辞、讲话,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9站)——走进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和“面向未来·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7)。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同行通过单位集体组织和个人自主参会的方式齐聚云端,共计1万余个端口在线观看直播。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洁主持第一单元的会议。


白洁局长主持


第一单元 领导致辞、讲话

云南省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穆仁早在会议上致辞。


穆仁早局长致辞

穆局长首先对初专委将本次校园行在昆明市举办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昆明市教育发展情况及取得成果,全系统在强机制、提质量、深改革、扩优质、促公平上当好全省排头兵,加快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教育改革“红利”。 

结合论坛主题,穆局长提出五点思考: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落实“双新”的重要意义。二是坚持以生为本,在立德树人中彰显育人情怀。三是深化课堂改革,推动提质增效新突破。四是注重管理优化,提升新课程实施能力。五是加快教研转型,探索新时期学科育人的新途径。希望本次会议助力昆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区长高庚在会议上致辞。 


高庚区长致辞

高区长首先代表盘龙区委、区政府向初专委及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对本次活动给予的专业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表示欢迎。 

高区长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盘龙区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体系建设,始终秉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聚集,有力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期待本次会议能够有效促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盘龙教育注入新的养分和活力。 

初专委秘书长、KY.COM副校长、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执行校长申军红在会议上讲话。


申军红秘书长讲话

申军红秘书长代表初专委和罗滨理事长对与会领导、专家和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对昆明市盘龙区教育体育局、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为本次活动成功举行所做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感谢。 

初专委第八届理事会在罗滨理事长的带领下,在全体理事会成员的团结协作下,持续而深入地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形成了六大品牌学术项目。“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为全国各地中学校长、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研讨的平台,促进了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今天走进的昆明市第十中学,以“求实”文化为核心,落实“五育融合”培养目标,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在学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下午的校长论坛,5位校长从不同角度分享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初专委将携手全国教育同行,协力聚智,不断创新,赋能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二单元 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9站)——走进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

初专委副秘书长、云南省昆明市实验中学校长杨昆华主持第二单元的会议。 


杨昆华副秘书长主持

初专委“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9站)走进了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会上首先播放了该校的办学特色视频。 

学校经验介绍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校长、初专委理事谢晓玲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架构与行动策略”为题做经验分享。 


谢晓玲校长做经验分享

谢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百年发展历程,从六个方面分享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和行动策略:1.落实五育融合,构建培养体系。构建了坚持“一核”、指向“三层”、覆盖“五翼”、对标“七向”的“求实”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五育融合”的联动机制。 2.聚焦管理效能,整合组织架构。通过价值引领和完善的治理体系驱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3.创新教学组织,转变教学方式。 4.完善发展指导,满足多元需求。 5.加强师资建设,培养优质队伍。 6.优化评价机制,关注全面发展。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党委书记姜苹以“新时代学校德育的赋能机制与浸润路径”为题做经验分享。


姜苹书记做经验分享

姜书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1.整体联动,构建知之以理、动之以情、砺之以意、督之以行的德育赋能机制。 2.多维挖掘,构建文化润德、课程涵德、活动泽德、管理浸德、协同汇德、实践滋德的德育浸润路径。 3.深化改革,构建综合全面、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整体规划德育评价体系,科学培养德育评价队伍,创新丰富德育综合评价方式。 

教师沙龙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教科室主任李正兵主持以“聚焦课程多元化实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教师沙龙,大家围绕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教师沙龙

初三年级组长刘庆兰提出注重学生激励性评价及三个维度的英语作业设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肖晓迎从语文教学评价的“六不”原则介绍学校在育人目标上的创新和实践特色,并展示了植根昆明文化的校本课程《醉昆明》;初一年级副组长吴麒介绍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大单元教学实践,分享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初中数学教研组长李思颉分享了数学组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呈现了校本课程《数学思维大碰撞》;初二年级副组长刘芳交流了学生“分层学习”的经验,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建议,并展示了《研究盘龙江畔的生态文化》项目和《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元素》校本课程。 

专家点评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李方教授结合学校的展示做点评指导。


李方教授做点评指导

昆明十中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架构与行动策略,体现了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二是学校德育的赋能机制与浸润路径,使德育贯穿在所有学科之中,落实到学生的成长之中。三是学校对于课程的多元化实施,体现了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标,聚焦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做融合一体,实现课程育人。四是教师沙龙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的形象和风范,以及专业人生的价值实现。 

建议:学校在赓续传承十个“实”的基础上,在新时代注入“实”的新内涵;聚焦“实”,进一步把学校课程结构化,把课程变成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终身受益的学习经历,发挥全面育人功能。 

初专委秘书长、KY.COM副校长,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执行校长申军红结合学校的展示做点评指导。


申军红秘书长做点评指导

昆明十中传承发展“求实”的百年校训,不断将“求实”的精神内涵细化和时代化。学校整体架构,建立了多领域、多层次、分水平的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培养体系。 1.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建构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求实”课程体系,形成了五育融合的联动机制,并把学校环境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真正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学校构建了“实德”的成长课程体系,体现了大德育观,通过立体多元的德育浸润路径,整体联动,实现了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有机结合。建议重视学科德育,加强教师学科育德能力的提升。 3.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开展深度教学,特别注重以学为中心,强调知识习得的建构性、内容呈现的情境性和大单元教学。建议加强教学评的一致性,推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第三单元 “面向未来·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7) 

校长论坛聚焦“‘双新’视域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主题,由昆明市盘龙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袁蕾主持。 


袁蕾副局长主持

主旨报告

初专委副理事长,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原院长、教育局原副局长李文萱做题为“‘双新’视域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的主旨报告。


李文萱副理事长做主旨报告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基础教育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双新”视域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1.立足“三全”,重构学校办学育人的目标价值体系(1)厘清义教培养目标与教育方针、核心素养等关系;(2)基于培养目标,建构指向核心素养的学校育人目标体系。 2.基于“双新”,重构学校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1)理解课程转化路径与课程文本层级;(2)基于《课程方案》编制学校课程实施规划;(3)编制学科课程计划:依据标准、教材与学情;(4)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5)探索教学新形态;(6)数字化资源建设;(7)探索多元多主体评价体系。 3.基于数字化转型,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1)建设数字校园,重构学习空间;(2)建设现代学校治理体系;(3)重构以动机激发和能力提升为重点的教师发展管理体系。  

校长论坛

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中学校长王廷岗以“厚植学校文化 提升办学品质”为题做经验分享。


王廷岗校长做主题发言

一、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

1.旗帜引领,将“四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2.“六好”促发展,文明满校园;3.坚持班级特色升旗活动;4.凝炼“一训三风”,构建“志”文化。 

二、活动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1.党建+课程思政;2.体验式德育课程;3.科普教育课程;4.家校协同育人课程。

三、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保障

制定多项规章制度,促进学校规范管理。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姜萍以“发挥一体化办学优势,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做经验分享。 


姜萍副书记做主题发言

一、文化一体化:“传承+创新”赓续血脉

1.传承精神,活动育人;2.建设阵地,环境育人;3.讲好故事,榜样育人;4.开发课程,携手育人;

二、课程一体化:“横向+纵向”双线贯通

1.丰富有机的课程体系建设;2.指向育人目标的“三全”育人体系。

三、资源一体化:“统一+特色”百花齐放

1.生态“学习场”配套资源“开发”;2.生态“学习场”配套课程的“开发”;3.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4.创新思维培养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牵手”。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西林分校执行校长谭永惠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生态课程实施策略”为题做经验分享。


谭永惠校长做主题发言

一、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生态课程育人理念

1.理念缘由:把生态的逻辑迁移到教育中;2.理念内涵:系统观点、融合思维、内生动力;3.实施路径:环境育人文化、和谐关系育人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育人文化。

二、建构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生态课程育人体系

1.用系统的观点、融合的思维落实国家课程;2.用系统的观点、融合的思维建构校本生态课程。

三、实施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生态课程策略

1.实施生态课程教学的基本单位——生态课堂;2.实施生态课程的常态化教学——面向人人;3.实施生态课程的主题化活动——“我是冠军”。 

昆明市盘龙区云才文翰学校执行校长、初专委理事王学先以“构建活动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题做分享交流。


王学先校长做主题发言

学校围绕“成就学生全面发展、成就教师多元发展、成就学校创新发展”的“三成就”理念构建活动课程体系;设置“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类课程及校级、年级、班级三级活动课程;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努力以优质的教育教学成果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校长袁绪富以“建设‘卓越教师’队伍 构建‘卓越课程’体系”为题做经验交流。


袁绪富校长做主题发言

学校基于新学校、新教师的实际情况,致力建设卓越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卓越课程”体系,培养“卓越”学生。学校秉承东北师大“尊重和创造”的教育理念,通过“附校跟岗”“U-G-S高端研修”等形式培养卓越教师,构建“12345”课程体系,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卓越学生,努力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公办学校。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张东娇从理解大会主题的三个方面、13个小点做点评指导。


张东娇教授做点评指导

一、理解学校报告

1.聚焦核心议题:体现“双新”要求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 2.学校类型多元;3.报告主题丰富;4.体现共同趋势:思考系统化、工作科学化、经验结构化、成果可见化;

二、理解“双新”要求

5.知识的联结性; 6.知识的结构性;7.知识的默会性;8.掌握知识的普及性;

三、理解高质量学校

好学校=好校长+好管理+好文化

9.好学校的标准:文化深入人心、管理做到极致、课堂事半功倍、价值凝聚精神、数据支撑成长;10.好校长标准:有想法、有办法、有说法、还原和抽象能力;11.好管理标准:框架清晰明确,细节精微审美,质感优良饱满;12.好文化标准:慧于中,诚于内,秀于外;13.价值驱动型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充分形成。

初专委副理事长、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校长杨斌对校长论坛做点评指导。


杨斌副理事长做点评指导

五位校长在“双新”背景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具体体现出五个方面的鲜明特征:1.使命。五所学校都肩负起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体现出非常鲜明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2.目标。五所学校都能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学校使命转化为明确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为引领师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奠定了基础。3.教师。五所学校都充分体现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都把培养发展和成就教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4.资源。五所学校多维度、多层面、大数量的育人资源形成了整体育人的载体和场域,变成了育人的力量和助力教师成长的力量。5.一体化。学校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五所学校展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体化行动。 

本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地实施,推进学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初专委将继续走进更多学校,为全国各地初中学校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协力聚智、创新发展,为初中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张晓、常琨、田昊宇、张瑞、郭玉婷、汪燕、杨晓炜、陈梦茜

图:陈宁、杨戈、朱桂荣、张苹苹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