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海淀学前||海淀区新小班保教人员全员研修助力幼儿快乐入园
2022-11-03 16:28

为提高全区幼儿园和社区办园点的保教工作质量,指导各园扎实做好入园适应、常规培养、家园共育等方面工作,2022年8月-10月,海淀进校学前教育研修室统筹并整合全区优质培训资源,科学建构了“海淀区新小班教师研修课程”,面向全区287所幼儿园和103所社区办园点小班保教人员开展30学时全员研修。

研修课程

2022年7-8月,学前研修室在马虹主任带领下组建课程研发团队,按照全面调研、集体研讨、分组指导、课程审核四个阶段建设课程。

通过面向全区1147名小班教师开展的调研发现:小班教师队伍总体呈年轻化,培训需求非常强烈;教师需求集中在缓解幼儿分离焦虑、家园共育、教育实践等方面,在如何指导家长和回应幼儿等具体问题上体现多样化、差异性;在研修内容上,教师希望继续丰富实践案例、提供具体方法和策略。

学前研修室结合调研结果,在整体分析上学年培训反馈和入园适应课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研讨明确研修实践导向和课程迭代升级的关键,确定课程内容和研修形式。

课程内容分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家园共育指导、入园适应课程实践指导四个模块。


研修课程模块

研修形式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为全区教师统一学习内容;选修在各片区开展,教研员根据片区中不同类型园所在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课程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实践案例丰富、多元。李峰、周立莉和张志存三名教研员对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海淀区北部新区实验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的12位教师进行分组指导,形成了16节指向实践的微课,帮助教师将所学进一步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课程的持续优化和迭代升级。


集体研讨


授课教师


研修过程

8月19日, “海淀区新小班保教人员全员研修”项目启动。教研员张志存老师解读了“2022年海淀区幼儿园新入园小班保教人员研修方案”,包括调研情况,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方式以及考核办法,并指导园所理解方案要求并结合园所实际制定研修计划,通过集体学习、小组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让每一名新小班教师都能完成学习。

学前研修室通过“区级——学区——园级”三级管理模式,保证研修计划层层落实,教研员跟进了解园所和教师的需求,进而指导实践,保证学习质量。


小班教师学习与研讨


阶段成效

通过研修,教师加深了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理解,掌握了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实践策略,丰富家园共育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提高了家长沟通质量。新小班保教人员全员研修对于指导园所提升入园适应课程质量、帮助幼儿顺利入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入园


进餐


喝水


午睡


室内游戏


户外游戏

教师学习体会

北京市海淀区恩济里幼儿园 李子阳:作为初带小班幼儿的教师,我也和孩子们一样有着或多或少的焦虑。此次研修缓解了我的焦虑,内容解渴实用。对于幼儿的哭闹、家长的焦虑问题,我从本次学习中找到了答案,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得心应手,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做到有准备的应对,让小班入园适应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序、顺畅,帮助幼儿开启愉快丰富的幼儿园生活。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红星幼儿园(五棵松园)薛梅梅:做为一名新任小班教师,我感觉手忙脚乱,尤其面对孩子哭闹的情况无计可施。学前研修室组织的关于小班入园适应的教师研修课程,对我帮助很大。紧贴实践的课程设计,让我掌握了很多具有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面对孩子们的哭闹,教师要稳、要冷静,寻找能够吸引孩子或者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可以通过一些玩具材料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减少哭闹现象。

中关村第二小学科学城北区幼儿园 徐诗琪:新小班保教人员专题研修课程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教师来说非常及时。其中很多指导家长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我在学习后并在实践中运用,例如指导家长调整幼儿生活作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感谢学前研修室在开园前给我们提供的专业支持,让我们能够用专业赢得家长的信任,开启家园合作的良好开端。

北京市海淀区睿正堂永泰庄社区办园点 刘风菊:通过学前研修室提供的新小班研修课程,我学会引导幼儿适应新环境、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对于入园焦虑比较严重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幼儿有情绪,要及时安抚,蹲下多倾听孩子,及时给予鼓励,关注幼儿需求并及时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有安全感;同时也要多与幼儿家长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使他们高高兴兴入园。


文:张志存

图:海淀区部分幼儿园和社办点提供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