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海淀师训 || 共享 深化 连接——为1700余位新任教师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2022-06-20 15:37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海淀区2021-2022学年1700多名新任教师如期参加了线上学科培训。面对新任教师人数多、培训工作任务重、周期长等诸多现实困难,海淀进校师训部秉持“进、实、研、专”的团队文化,聚焦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全面统筹规划线上学科培训的设计与实施,用海淀进校人的担当、智慧和奉献,以“云培训”助力新任教师迎接线上教学挑战,为海淀新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平稳开展保驾护航。


前期,新任教师培训项目组整体规划、系统思考,针对学科共性与个性问题,研发课程实施与班主任管理工具包,进行全程化、精细化、数据化管理,确保30个培训班、总共1700多名新任教师参与的线上学科培训顺利开展。

过程中,新任教师线上学科培训始终坚持三个定位:

共享——给每一位新任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共享更多的高质量学习资源;

深化——借助技术,实现真实场景的再现,激发新任教师学习内驱力,深化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连接——加强互动,实现新任教师、培训者与培训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让新任教师真正融入培训。

此外,在设计与实施新任教师线上学科培训过程中,学科班主任还总结提炼出广开资源、巧用技术、强化互动三个关键策略,为今后开展类似“云培训”积累了有效经验。


广开资源

在线培训的有效开展,平台的使用与资源的选择是关键。学科班主任积极探索并利用“互联网+”的培训特点,为新任教师在线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培训资源,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课程资源的扩充:中小学语文学科除了设计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还将以往新任教师在线教学课例等优质课程作为此次培训的选修课程,实现必修和选修互补;中学政治学科结合线上教学后新任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需求,开展了“‘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专题讲座;中学数学学科增设“如何设计好线上教学”的专题研讨。

学习资源的引入:小学英语学科依托国家、市、区级优质资源平台,组织学员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全国大赛获奖课堂实录、启航杯获奖案例等,为新任教师提供从基础内容到拓展内容的学习资源包。

平台资源的利用:中学数学学科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云平台和海淀教研云平台的微课资源,引导新任教师如何将“云资源”融入课程设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学化学学科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云上讲堂”系列专题讲座推荐给新任教师。


中学数学学科培训利用云资源优化学员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学科引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巧用技术

线上培训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的互动答疑等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效果。学科班主任通过挖掘已有平台的互动功能,提升新任教师参与度;使用在线平台,创设真实的培训情境;利用培训工具,让在线学习有载体、有抓手、有实效。

平台技术巧用:小学语文学科发挥腾讯会议的留言互动、线上视频问答、点赞等多项功能,增强新任教师在线学习的参与度,也为新任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策略和方法。

在线平台选用:高中英语学科借助ClassIn开展线上“云课程”“云观摩”“云研讨”,在真实的、鲜活的场景中培训,让新任教师拥有更为真实的课堂体验。

培训工具活用:初中英语学科运用腾讯共享文档,借助“钻石笔记”工具完成对系列培训内容的结构化反思;小学英语学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3-2-1”活动,即“3个优点、2个困惑、1个建议”的研讨交流;中学历史学科给学员提供“三个一” “ORID焦点讨论法”“小小笔记本”等反思小工具。


高学英语学科线上培训


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观摩


初中英语新任教师在线协同完成“钻石笔记”结构化反思


强化互动

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常常是在与自我和他人的互动、合作中完成的,而线上培训时空分离的特点对互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强调“人”的能动性。各学科培训注重培训不同时段、不同主体间、不同形式的深度互动,促进了新任教师的学习内化和反思,也为新任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思路、方法、策略的引领。

不同时段的互动:在每次培训开始和结束前,中学历史、中小学心理、小学科学三个学科设置课前播报和课后总结环节,即在本次课结束后总结所学内容,整理全班各小组的收获反思,提炼观点,在下次课前向全班播报收获精要,既调动了新任教师总结收获、反思自我,也提高了培训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在培训过程中,中学语文学科利用“腾讯共享文档”实现观点的即时分享;中学生物学科通过开展听评课小组研讨和线上班级分享,促进智慧众筹;在培训结束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设置了具体的任务单,利用平台开展研讨、互评、答疑,通过交流、讨论,使学员将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联系起来,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不同主体间的互动:中学语文学科每次培训结束后,班主任会带头写开场文,带动新任教师写培训收获及思考,每次在线培训都设有小班会,激励表扬、赋能新任教师,实现班主任和新任教师之间的互动连接。心理学科则利用微信群、教研平台以及云盘链接等方式,将新任教师学习作业、研讨交流结果、基本功测评作业等全部公开,实现新任教师之间的互学、互评;中学生物学科组织每位新任教师选择一位名师做“扶弱—强中—培优策略”的名师访谈,梳理了差异化辅导的策略方法,实现新任教师与指导教师间的互动;小学科学学科要求授课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提供支架性研讨问题,既可以捕捉新任教师的学习收获,检验阶段性学习效果,也可及时答疑解惑,实现新任教师和授课教师的互动。

不同形式的互动:小学数学学科充分利用海淀教研平台、腾讯会议,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作业交流、培训展示、班级内基本功测评、市级“启航杯”选拔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初中英语学科开班时运用“欣赏式探询”互动工具,促进新任教师的彼此认同与赋能,构建了线上学习共同体;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利用“腾讯会议+海淀教研平台”双平台,设计了“课上+课下”同思考的听评课研讨互动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同伴研讨


小学科学学科线上研讨

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为新任教师在防疫特殊时期带来了及时的“能量补给”;强调技术应用的线上培训为新任教师提供了深度参与的“学习载体”;突出教师主体的线上互动为新任教师搭建了智慧众筹式的“生态学习圈”。海淀进校师训部将不断为新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赋能,为其今后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文:王化英  韩民扬  闫梦菲  崔莹莹

图:师训部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