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以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积极应变、科学施策,以高质量的教研为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持续推进全学段、全学科“空中巡课”。居家学习后,海淀进校全体教研员“空中巡课”200余节。“空中巡课”采取扁平化沟通策略,教研员直接跟学校备课组长联系,根据课表在线进入学校课堂开展听课评课,帮助老师迅速适应线上教学。
全面开展分学科、分年级“线上教研”。线上教学以来,中学共开展教研活动100多次。既定教研课程聚焦线上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分学科、分年级开展,教研员、教师线上线下互动研讨联合教研。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半月里,师生共同居家线上学习,同学们的成长始终在线,老师们的陪伴与教导始终在线,海淀教研员们的陪伴、提炼、分享和指导也始终在线。
今天,我们继续回顾线上学习期间教研员们的工作和发现,希望这段时间的宝贵经验可以为老师们的日常教学和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继续助力!
陈颖老师:“既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老师。”
相较于往年,今年化学学科的复习备考时间更为紧张,如何提升课堂上学生的复习效果,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是摆在化学老师面前的最大难题。
陈颖老师在区教研课程中加强了数据分析方法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学情诊断的指导,组织学校进行专题汇报,及时共享区内各校的优秀经验,使老师们能够更加精准的定位不同班级、不同类型学生的问题及提升点,进而制定较为详细的微专题复习计划。
面对如何高效地开展在线教学这一问题,陈颖老师要求老师们对课标、教材及试题进行再研读,提炼试题背后的学科思想方法,将试题“打通”,通过专题复习课引导学生体验“元素守恒”“控制变量”等学科思路方法的内涵及常见考查方式,在此基础上跟进习题讲评课,在选题、改题、讲题、反馈落实等不同环节进行全链条教学课例研讨,并通过空中课堂进行示范。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完善已有的空中课堂资源,本着“小、精、实、准”的原则,陈颖老师组织老师们规划了20节微课资源供学生二模后使用。中心组老师以及各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积极主动地承担任务,备课、提交试讲视频、改进讨论、正式讲录制各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初三化学团队共研发31节微资源,超额完成计划,为二模后的复习备考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区校协同教研深入开展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中心组力量不断强大,育英中学张永梅、理工附中王静波、首师大附中陈伯瀚老师被选拔承担市级教研的展示交流任务,表现突出。陈颖老师感言:“教研工作既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老师,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教研的力量!”
孙铁玲老师:“推进分层分类教研新探索。”
面对多元的校情、学情,孙铁玲老师和她的团队积极探索分层分类实施线上教研的新方式。根据我区初三毕业班的实际学情、教情,孙老师设计了“较高水平学生能力提升”“中等水平学生能力提升”“基础水平学生能力提升”三个平行论坛,三个论坛的主持人均为有良好的表达、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熟悉相应水平学情、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一线名师,利用线上论坛可打破时空壁垒的优势,同时开展论坛活动。以“如何进行在线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分层指导?”“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视化?”“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等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在线教学问题为教研交流主题,开展论坛讨论。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三个论坛又各有聚焦,直至毕业班教学针对性核心问题。
为了保证论坛交流质量,在论坛交流中,除了让每个备课组都针对主题内容,选择自己备课组最有感悟的一点进行梳理和分享外,孙老师和各个论坛主持人也精心挑选在教学中有独特且有效做法的学校准备主题发言,保证交流内容主题突出、策略有效,并对主题发言提前进行指导和交流,做到对交流的内容心中有数。
在指导老师们选择参与论坛活动时,孙铁玲老师建议每个学校备课组大部分老师选择与自己所教学生水平相近的一组进行交流,少部分老师参加另外两组论坛。老师们既自主选择了交流组别,也分散到不同组别,了解不同层次学生能力提升的方法和策略,论坛结束后,各校备课组组织内部交流,进一步增加了论坛内容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论坛1”部分交流ppt
“论坛2”部分交流ppt
“论坛3”部分交流ppt
李慧敏老师:“线上高三也井然。”
高三二模考试虽然在线上进行,但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无论是备考、实际考试,还是考试后的复习提升,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居家通过线上课程共同努力。李慧敏老师感慨说:“线上高三也井然。”
线上学习期间,李慧敏老师调研了人大附中、北航实验等学校的线上课堂,她发现这次居家学习,相比于2020年,老师们的线上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老师们都特别关注课堂交流和对话,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升;在试卷讲评时,老师们也关注到了对试题的整体归纳和深入分析,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提升解题能力和发展学科思维;课后,老师们还会及时复盘,积极反思,及时调整改进。
调研听课后,李慧敏老师就高三地理老师们特别关心的“如何在发展学科能力和具体问题分析之间搭建桥梁?”“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设问中发现联系与结构、形成整体知识理解?” 等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讨论,从学科、学情、素养导向、单元理解、高考要求等视角回头看老师们的线上教学,肯定老师们的积极探索,提出改进意见。经过交流,老师们对提升试题资源的学习功能、能力单元的理解和构建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高三学习的最后阶段,老师们有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初三的老师们同学们已经陆续重返校园,重返教室,高三毕业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考,非毕业年级的同学们依然坚持在线学习。我们相信,这一轮线上学习、线上教学、线上教研的宝贵经验,一定会为我们每位同学、每位老师、每位教研员的成长、学习、工作提供助力。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探索、研究、分享始终“在线”!
文、图:赵岩、崔琰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