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人工智能助力“双师课堂”与“一体化联研”的实践
2022-03-21 09:29

海淀区承担了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和北京市“互联网+基础教育”项目,也是北京市首个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持续开展了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2022年3月15日上午,海淀进校教育集团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双师课堂”现场教学实践和“一体化联研”活动。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史怀远,基教二科科长唐建东,人力资源科科长左滨、副科长刘伟,海淀进校校长罗滨,副校长姚守梅、林秀艳,校长助理马耀国、刘锌等领导在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现场观摩并指导。


一、“双师课堂”现场教学实践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王海芳老师和海淀进校附属实验香山分校张喜印老师,组建了“主讲教师+辅讲教师”的实践共同体,在海淀进校生物教研员杭跃男老师的指导下,两校生物教研组其他老师们共同开展了多轮次集体备课,两位授课教师协同备课、合作教学、互动交流,共同呈现了一节初二生物课,围绕“国产番茄的优质高产之路——遗传变异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开展“双师课堂”现场教学实践。

王海芳老师和张喜印老师授课

本节生物课例充分发挥集团教研优势组建实践研究共同体,借助教学一体机、直录播设备和ClassIn软件搭建双师环境,老师们研磨学习内容背后的学理、探索双师课堂的组织方式和实施策略、关注师生互动和生生的互动交流、探索技术助力学习活动有效实施路径,最终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双师课堂。

双师课堂现场


二、思政课“一体化联研”

本次联研活动的主题是“冬奥进课堂:一起向未来 中国有担当”,海淀进校教育集团8所中小学思政教师全程参与,海淀进校教研员任兴来、张学风、侯家锋、张玉兰老师现场指导,活动由任兴来老师主持。

任兴来老师主持联研活动

一、教师说课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宋秋菊老师从主题、目标、任务三个层面进行说课,并重点阐述了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围绕“冬奥”这一主题情境展开设计,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刻感知中国担当、阐释中国担当、践行中国担当,做到“知情行”的高度统一。

宋秋菊老师说课

二、教研活动

线上参与联研的海淀进校附中、海淀进校附属玉渊潭中学、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海淀进校附小、海淀进校附属第三小学、海淀进校附属第四小学,以及线下参与的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南北校区和香山分校的教师代表分别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对教学设计中的挑战性学习活动设计提出建议。

集团校教师教研现场

三、研讨交流

各集团校围绕“如何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和“如何做到‘情境-任务-内容’相统一”两个问题展开研讨,小组研讨结果以关键词或关键语句的形式即时呈现在腾讯文档中,并阐释交流。

问题1:如何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 挑

战性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基于学情,要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链,能够体现思维的进阶发展;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情境任务设计。

问题2:如何做到“情境-任务-内容”相统一?

情境以任务为导向,任务以内容为依据。情境要贴近真实生活,任务要指向素养发展,内容要可视化,完成任务必须与真实情境相结合,进而促进素养发展,这个过程也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集团校研讨交流

本场活动是集团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系列联研活动之一。老师们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充分讨论、众筹智慧,深度参与,逐步明确了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挑战性学习任务和活动的设计,同时基于在线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充分互动交流,基于腾讯文档实现远程协作编辑。在多轮次的研讨中,集团思政老师们深化了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明晰了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和路径,有效地实现了技术赋能教研,促进了集团教师的集群成长。


三、领导讲话

姚守梅副校长:海淀进校副校长姚守梅高度肯定了两场活动很有前瞻性和探索性,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促进了教育均衡、提质增效、校际协同;②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方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③通过“双师课堂”和“联合教研”的方式建立实践和发展共同体,促进集团内教师的智慧共享;④探索了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研模式。

姚守梅副校长讲话

罗滨校长:KY.COM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滨对支持并参与本次活动的领导干部、教研员、教师以及技术团队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了本次双师课堂和集团一体化联合教研的内容和形式。罗校长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创新且朴实、具有示范性和探索性的教育实践,通过每一节好课的打磨,促进教师对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推动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的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人的共同心愿:在“双减”背景下,实现高质量的学科育人以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所有教育人的共同心愿,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参与和学习中,真正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创新探索是关键:构建研究实践共同体,贯彻“共研、共创、共享”的创新实践思路;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赋能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科本质是内核:技术是支持的手段,育人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和对学科育人价值的把握。通过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适当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和有进阶性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唤醒、推动学生持续深度思考。

罗校长期待各集团成员校以本次活动为开端,持续助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为海淀教师赋予更多能量!

罗滨校长讲话

在海淀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项目中,第一期有4个试点集团和6所试点学校,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是其中之一,率先进行了人工智能助力一体化教学与教研模式方面的创新实践探索,来自学生、教师、教研员、领导的多方肯定给予了团队继续攻坚克难的动力。集团将持续开展技术赋能的双师课堂实践探索和联合教研行动,加快推动优质师资和优质资源的集团内校际共享,支持教师柔性流动,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和教研提质。


文:教科室

图:张烨、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