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在全市万名校长大会上集团学校的体育与劳动教育经验分享
2021-11-17 14:51

北京市教委于11月2日召开全市基础教育校长大会,聚焦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全市万余名中小学书记、校长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为进一步总结课后服务工作经验,全面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推动校内提质增效,助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大会上邀请了四所在“双减”工作中课后服务特色凸显的中小学,围绕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亮点工作和创新举措进行交流,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成员校之海淀进校附属中学和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在会上进行分享。

海淀进校附属中学——劳动教育

海淀进校附属中学校长王世东以《在课后服务中做好劳动教育工作》为题,分享了学校积极落实“双减”工作,在课后服务活动的设计与研究中,将劳动教育作为丰富课后服务供给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学生在校时间的全面整合,形成了课后劳动教育特色的相关做法。

海淀进校附属中学校长王世东做经验分享

一、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品格。学校通过自留地蔬菜、小麦、玉米的种植,温室花房的无土栽培,微生物发酵以及食堂小厨师体验等课程,增强学生学工学农体验。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每周开展一次校园大扫除,引导学生自己打造整洁校园环境。

二、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融入课后服务全过程,做到“人人有岗位”

学校体育器材和场地管理设有学生志愿岗;25门校本选修课程中,实验器材的准备、清洗、归位以及学习场地的卫生保洁,每位学生都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体现在课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提升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做事、自觉行动的意识。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学校还开设了劳动教育讲座和主题班会,学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认识和了解各行各业特点,了解未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应具备的素养,教师节表彰保安、保洁、食堂人员,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品质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开展劳动教育评价

从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质量等维度建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每周评选劳动之星。以劳育人逐步彰显实效,93.1%的家长反映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很大改观。


劳动之星评选制度

目前,劳动教育已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已经形成覆盖日常生活、生产、传统技艺、校园与社会服务等领域,融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资源的课程体系。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知识教学有效整合,实现综合育人。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系统规划,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后服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学校劳动课程建设和实施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向未来!

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体育特色

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校长杨宝华以《统筹课后服务安排,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为题,就学校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明确“练出好身体、学出好成绩、成就好未来”的目标,发展体育特色,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加强体育工作的相关经验进行分享。

海淀进校附属地质中学校长杨宝华做经验分享

一、统筹课程教学与课后服务工作,增加学生在校户外运动锻炼时间

初中阶段实现每周5节体育课,每天坚持上下午两个大课间。课后服务整体规划分为两个时段,分别进行全员体育锻炼和课业辅导与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学生在校户外锻炼时间一小时超额完成。

学生户外活动照片

二、丰富课后服务体育锻炼安排

学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化现有场地设施的利用,在课后服务时间段打破年级、班级界限,让学生自由选择特色体育项目。


学生参与体育项目

三、不断增强课后服务体育锻炼实效

增加课后服务时间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我校每个学生在课后服务时段都要参与跑步、跳长绳和投篮活动。由于学校面积和场地的限制,初高中跑、跳、投每月轮换进行。全员跑步不仅要求跑够里程,还要跑出精神、跑出青春,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课外跑步。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全员参与跳长绳和班级间的“全员定点投篮”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跑步、跳长绳和投篮活动

关注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有需要的学生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让学生留恋美好的校园!

“双减”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布局,课后服务是“双减”背景下校内提质的关键环节。海淀进校教育集团将进一步在集团内推广课后服务特色经验,坚持改革创新,强化跟进举措,不断扩大课后服务优质资源,加强专业支持力度,积极将“双减”各项举措落实落细。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