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由海淀进校师训部组织实施的海淀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名师大讲堂”第二场专题讲座在海淀进校旧址8号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正高级教师吴正宪。吴老师以“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让我们一起过幸福的教师职业生活”为题,采用“现场讲座+在线直播”的方式,面向全区400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本次研修活动由海淀进校校长助理、师训部主任刘锌主持。
刘锌主任主持研修活动
“什么是新时代的好老师?”“如何成长为新时代的好老师?”讲座开篇,吴老师用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然后,她将“好老师”的时代特征与实现路径进行整合,围绕“情怀理想”、“价值观念”、“课堂实践”、“潜心研究”以及“学习共同体”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
吴正宪老师讲座现场吴老师以马芯兰、王东伟、刘俊生等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扎根课堂”、“坚守教育”的职业理想和情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与魂,更是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不竭动力。她以自己在昌平区、房山区等地开展进校指导的故事,诠释了“教育是理解”、“教育是激励”、“教育是呵护”以及“教育是陪伴”等自己秉持的“教育价值观”,也通过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向大家传递了“好老师应当永远把学生放在心上”的教育理念。她以小学数学“百分数”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为例,向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好吃有营养”的课堂教学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爬滚打和坚守,深刻地揭示了“课堂是好老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她以自己多年来带领团队深入开展小学数学研究与教学改进,出版20余部专著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了“只有在研究的基础上才有指导的‘资本’和服务的底气”的深刻感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研究”让教师的认识更深刻、思考更理性、视角更敏锐、方法更科学以及团队更专业,潜心研究是“好老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她以吴正宪小学数学工作站“1+10+N”的运作方式为例,向大家阐明了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个体经验升华为有益于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资源,是“好老师”有序发展的重要机制。
讲座最后,吴正宪老师提出新时代的好老师应该是“勇于追求职业幸福的老师”,不仅要掌握纯熟的“术”,更要体悟教育的“道”,在得“道”中,幸福快乐地享受高品位的教师职业生活。整场讲座中,闪烁着实践智慧的理论观点和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让与会老师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领略到了“好老师”的时代意蕴,海淀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名师大讲堂”第二讲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师训部部分教师与吴正宪老师合影
“名师大讲堂”是海淀进校师训部面向海淀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特别设立的高端研修活动,属于骨干教师公共课程。先后邀请了包括陈向明、吴正宪在内的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开坛授课,旨在通过教育名家的专题讲座与示范引领,为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助力。
研修反馈与分享
陆旻(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今天听吴正宪老师的报告,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从事教育教学的初期,往往只专注于“术”的研究,其实,教育的情怀与担当,正确的学生观,高尚的人格魅力才是真正的为师之“道”。但从“悟道”到“得道”,还需要自觉的修炼,当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我们才能换来幸福而有品位的教师职业生活。
张颖(海淀区太平路小学):吴老师在长达近2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结合我们耳熟能详的好老师们的实例给我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什么是好老师、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使我这个从教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产生了特别大的触动:好老师要学会坚守、热爱我们的职业,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自己努力成为心目中榜样的样子。
王娜(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中心小学):通过今天的学习收获很大,“双减”工作给予我们更多的挑战,在工作中,我们要克服困难,勇于挑战。对于新鲜事物和学习要多积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做好新时代的好教师。
文:李海刚
图:樊凯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