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海淀进校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启动
2021-06-16 08:54

2021年6月10-11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推广应用一师阿拉尔市示范区项目启动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举行。海淀区“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于2018年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全国10个省市11个示范区选择为推广应用成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是示范区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原校长高淑英,海淀进校初中教研室副主任夏满,海淀进校成果推广应用办公室谭文明、杨智君、王瑞雪老师一行5人参加本次推广应用工作启动会。海淀进校林秀艳副校长在线上远程做主旨报告。


参会领导、专家合影 

会议简介

为进一步推进海淀进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示范区的实践落地,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以“借智借势,走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主题,举办“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第一师阿拉尔市示范区项目启动暨培训会”。本次大会持续一天半,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坊研修和闭幕式四个部分。现场百余名师市领导、教研员、校长参会,另有全师市4000余位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观看。 


大会现场

启动仪式

6月10日上午,大会的启动仪式和主旨报告环节在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综合实践基地远程视频会议中心举办。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副书记、副政委、组织部部长梁邦国致辞,兵团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兵团教育学会会长卢建新和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建刚介绍方案并做表态发言。


梁邦国副书记

卢建新主任讲话
一师阿拉尔师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建刚同志以“坚守使命 赋能变革”为主题,分别从实施背景、指导思想、项目实施细则、保障措施四个部分详细解读了“《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推广应用一师阿拉尔市示范区三年项目实施方案”,以及“2021年度《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推广应用计划”。一师阿拉尔市明确了“一全”“双融”“三特”的成果应用路线:全师市全学段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双向融合,坚持课改特色、学校特色和课堂特色,并对此项目的开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强化点上突破,撬动面上变革;二是强化守的精神,做好创的文章;三是强化聚的意识,营造合的氛围。

杨建刚副局长介绍方案并做表态发言
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推广项目组负责人方华老师讲话,他提出要严格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做好统筹协调,做到“三问”“四研”“五做”“六效”,做到成果应用、机制建设、教科研工作、教育队伍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成效。

方华老师讲话 

主旨报告
海淀进校林秀艳副校长在线上远程做《研训创新促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主旨报告,详细解读了成果内涵与海淀区成果推广应用方案。
1.成果内涵解读
海淀进校由教研员牵头,与高校专家、一线骨干教师组成教研共同体,历经7年,创建了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全方位改进教学。该体系包括四个要素:研制体现学科能力进阶的学业标准;构建标准导向的“5+M+N”学科教研课程;基于标准开展学科能力发展的评价反馈;提供问题导向的多样化教学改进指导。
2.推广应用方案介绍
林校长详细介绍了海淀进校“C-G-S”双主体精准教学行动计划,并列出了接下来三年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工作安排,以及工作保障。海淀进校与示范区共同秉承“整体规划、学用结合、个性指导、持续跟进、协同创新”的原则,打造政府引领、学校主导、教研支持的成果推广应用区域共同体,以区域精准指导助力教师精准教学。

林秀艳副校长做主旨报告
海淀进校初中教研室夏满副主任以《学业标准精准助力课堂教学改进》为题做主旨报告,从《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研制背景、基本特点、运用实践和使用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全系列包括小学9个学科、13分册,中学11个学科、11分册,每册分为课程标准解析、学业标准、教学关键问题及指导、教学案例四部分内容。回顾系统研制“学业标准”的7年时间,学业标准始终扎根课堂,深植教学:始于“教什么”,通过细化课程标准来准确定位目标;重于“教到什么程度”,研制水平标准,形成评价标准;落于“怎么教”,指导课堂标准达成,指导教师设计活动任务。
如何在区域、学校、课堂教学多个层面用好学业标准,精准助力课堂教学改进,需要把握三点原则:在区级层面整体规划教研活动、明确教研机制,持续引领区域课堂教学;立足区情,把握“迁移应用”“用中微调”“微调中用”使用策略,基于实用而调整。 在学校层面建立校本/备课组教研机制,明确学业标准使用路线。 在用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学业标准体系三要素,即内容领域、标准维度和能力表现,深入解读课标;把握教学关键问题提炼路径,持续探究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策略。 

夏满副主任做主旨报告

成果推广工作坊研修

10日下午和11日上午,成果推广工作坊研修以“专题报告+工作坊研讨+专家点评”的组合式工作坊形式开展,包括“基于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基于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两个研修主题。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的教研员,名师工作室成员,师市中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和学科教研组长,共计60余人参与研修活动。

研修主题1:基于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

10日下午工作坊研修主题围绕“基于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原校长高淑英主讲并点评,海淀进校成果推广应用办公室教研员谭文明老师主持。以组合式工作坊的形式带领与会老师深度理解内化对学科教研基地的认识,结合理解与本地(校)学科建设现状,初步思考基地建设的目标、重难点和突破策略,并形成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方案框架。


工作坊1现场

高淑英校长以《“学科教研基地”赋能教师成长》为题做专题报告,立足海淀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指导原则和项目特色,结合北京市玉渊潭中学申报、建设学科教研基地的经验,整体介绍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如何赋能教师成长。海淀区学科教研基地以“内涵建设”“主体互动”“激发活力”“多方合作”“分层发展”为指导原则,在全区整体推进,并形成了五大特色: 整体统筹规划:行政推动、以评促建; 专业跟进指导:三级联动、深度教研; 基地建设机制:首席领衔、双微驱动; 系统内涵建设:聚焦素养、深入课堂; 学校集群发展:基地引领、辐射带动。


高淑英校长做专题报告

工作坊研讨中,谭文明老师以“三折书”的形式引导大家梳理、理解并内化高校长讲座内容,以“初步分析本区域(或学校)的学科建设现状及需求,尝试规划未来的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方案”的驱动性任务引导参训教师们深入研讨、交流展示。


谭文明老师主持工作坊


分组交流展示

高校长高度肯定了工作坊参训教师的表现,认为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成果展示视角多元、形式多样,共同指向了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此外,高校长从基地校申报和建设的视角,对学科教研基地的建设框架提出了几点建议:

1.现状描述部分:既要突出优势学科的优势所在,也要梳理现阶段建设基地存在的困难,尤其要找准、讲清基地建设中最关键的问题;

2.目标撰写部分:目标撰写要清晰、准确、具体、可达成、可测量,目标之间、目标和任务之间要有关联性和一致性;

3.建设任务部分:与学科标准对标、与目标对照;总体任务可拆解微具体的子任务;

4.工作措施部分:关注“到底怎么做才能达成任务、实现目标”,清楚阐述具体的做法;

5.预期成果部分:要清晰、简洁,与目标对标。


高淑英校长点评

研修主题2:基于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11日上午工作坊研修主题围绕“基于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由海淀进校初中教研室副主任夏满老师主讲并点评,海淀进校成果推广应用办公室教研员谭文明老师和杨智君老师主持。以组合式工作坊的形式引导教师结合个人及学校学科教学经验,对如何设计、实施基于标准的单元教学,形成初步结构化的思考共识,明确各校今后推进“基于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变革方向、路径和策略。


工作坊2现场

工作坊伊始,谭文明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工作坊1的收获和感受,以“为什么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为主题,组织大家思考如何从基于经验走向基于标准的教学。随后,杨智君老师以两个大的核心任务驱动,组织教师思考并研讨单元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并重点聚焦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引导教师结构化地呈现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与关键环节。


谭文明老师主持工作坊


杨智君老师主持工作坊

分组交流展示

海淀进校初中教研室副主任夏满老师以《基于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为题,分别结合教师在工作坊中的研讨内容,分享了两个单元教学的设计案例,并做专题微讲座。夏主任介绍到,单元是知识结构化的重要表现,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单元,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调整和重构教材单元。单元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单元主题、组建单元、单元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评价方案、单元作业。作为单元教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夏主任重点以深度学习为例,解读了单元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的主要特征和设计思路。高效的学习活动要具有将学生卷入学习的功能,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需要。设计高效学习活动要重点关注六个核心要素:

任务情境设置:情境之下需要学习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具有可分解性质,能转化为一个逻辑性强的问题链。情境基本类型包括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

活动环节设计:主要系列活动环节与主问题链构成对应关系,扣合主要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符合学习认知发展规律,从学习理解到学习实践运用,再到迁移创新。层层递进,指向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学习工具推介:推介与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管理工具、学法指导工具(多学科共用工具、学科学习工具)、学习输出工具(多学科共用工具、学科学习工具)、学习交流工具。

学习方式选择:基于学习需要,灵活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

学习支架搭建:基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及时给学生搭建知识支架、学习经验之间、学习思维支架、学习资源支架。

评价方案设计:设计量规或表现性标准,引导学生自我诊断、自主依标学习,并依据评价方案针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开展多元主体的学习评价;根据需要设计作业,诊断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效益。


夏满副主任做专题报告并点评

持续一天半高品质、深交互、广参与的主旨报告和工作坊研修结束后,谭文明老师引导教师们再度梳理具体、现实、可操作的成果应用行动和措施,以“卡片风暴”的形式固化学习成果。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的徐艳副局长和王涛老师分别代表参训教师和组织方发表闭幕感言,感谢参训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和学习、感谢海淀进校专家团队的专业支持和指导。


徐艳副局长讲话


王涛老师讲话

本次成果推广应用启动和培训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顺利开展,这是海淀教研成果的一次全方位展示,也是与阿拉尔市教育实际相融合、赋能当地教师团队建设的一次深度合作。海淀进校将与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双主体协同推进,实现成果的“转化”“融合”“赋能”,以“三年四阶段”持续推动“金色成长”教研成果全面开花,共同促进区域育人质量提升! 






全体参与研修教师合影

参会教师感言:

满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感谢专家指导,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我们永远在路上!

天气炎热似火,学习热情似火,感谢专家点燃阿拉尔教学改革之火!

一路风尘,舟车劳顿;答疑解惑,循循善诱;设计精心,活动实效;思维碰撞,期待慢慢;千言万语,涓涓细流。

假如人生是一场美丽的相遇,你们就是我们最期待相遇的对象。非常感谢海淀进校团队的专家团队给我们带来的知识盛典,期待我们能尽快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状态!

相逢太匆匆,春雨入我庐。厚谊在梦里,深恩记心中!

今日诸君送真经,拨开迷雾开新程!听君一席话,胜过自己埋头死钻研!

星灯点亮前行之路,感谢专家团队的指引! 

文:成果推广应用办公室

图:阿拉尔市教育局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