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俞伟跃副司长在在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启动暨培训会上致辞。俞司长指出,多年来,海淀区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全国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成果持有方和示范区要坚定不移地做好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要做到提高站位、健全机制、因地制宜。
俞伟跃副司长致辞
2020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对前两届获奖的部分优秀教学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其中一项成果就是KY.COM持有的“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这项成果于2018年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被11个示范区选择推广应用,这个数量也占到了示范区总数的1/6,说明了大家对这项成果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今天在海淀进校举办该项成果应用推广工作会,我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教育事业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期以来,海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海淀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刚才邸慧清副区长在讲话中说教育是海淀的“命根子”和“金名片”,海淀教育是北京教育的名片,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一张靓丽的名片。海淀区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等大量的新型实验工作,多年来,海淀区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全国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罗滨校长带领的海淀进校团队长期参与教育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积极承担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课程设计、录制和审核工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保障。借此机会也向海淀区委区政府,以及海淀进校和海淀区优秀的教师团队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顾明远先生从教研方面对基础教育成果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和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切实按照顾先生的指导,把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落实。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工作要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提高站位抓推广。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就是为了促进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运用一方面是要通过推广可以形成共享机制,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些优秀成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实现成果的再创新、再提高,持续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前期在各地推广成果的过程中,全国专家组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示范区对成果的理解不深、项目定位不准、缺乏统筹规划、创新落地能力不足,有的成果持有方缺乏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示范区和持有方之间的沟通也不太统筹等。今天海淀区的启动会主题专门用了“转化·融合·赋能”,彰显了会议的功能定位,我们这项成果推广就是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特别是让教学水平、师资水平薄弱的地区享受到海淀区的优质资源。这项工作要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来抓好,要从服务国家站位需要、提高基础教育第育人质量的高度来开展,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人民实际需求的高度来落实。
第二,健全机制抓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力大,需要各方面专家来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还要聚焦关键环节,建立良好的机制,履实各方责任。中国教育学会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宣传和推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组建了推广应用的项目团队,搭建了成果持有方与示范区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做了很多宣传工作。借此机会,也向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和有关专家表示感谢,希望中国教育学会继续聚焦关键环节,做好推广应用工作机制和顶层设计,做好无缝对接,压实工作责任。希望各示范区领导高度重视,加强本地区推广工作的整体谋划,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完善交流机制、协同机制、宣传机制等推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要研究制定培训方案,组织顶尖的专家团队,提高培训的精准性,让校长和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三,因地制宜抓推广。“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通过海淀区的长期实践,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切中要害地解决了当地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各示范区在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要避免和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学校、本学科自身的特点,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提升推广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二要加强经费保障和条件支持,对参与推广应用工作的学校和教师要有政策倾斜和激励措施,激发大家参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教研部门要深度参与,各地教研部门要转变角色,学习海淀教研的经验,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指导。通过示范推广解决问题,提升质量,整体改变本地区的教育面貌。
同志们,当下全国正在开展党史教育基础活动,基础教育领域也要积极学习党史。希望同志们要深刻认识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将党史学习与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与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密切结合起来,学党史干实事、解难事、谋大事、长本事,以优秀教学成果的转化整体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以上内容根据俞伟跃副司长在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启动暨培训会上的讲话整理)
会议背景:
2021年3月27-29日,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启动暨培训会成功举行。大会的主题是“转化·融合·赋能”,会议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海淀进校主办,中国教研网协办,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对会议的顺利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本次大会历时三天,包含四个单元的内容,共有5个主旨报告、4个专题报告、4场工作坊研修、1次案例分享、1次集中展示交流,会议采取“现场+直播”的形式。
来自全国10个省市11个示范区的教育行政领导、教研机构负责人、学科教研员、校长,内蒙古科右前旗、云南省怒江州、北京延庆和怀柔等教育帮扶地区代表,以及现代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海淀报、海淀教育等媒体,海淀进校领导和教研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覆盖14个省市自治区。会议在中国教研网、“海淀教育”快手号、“海淀教育”央视频号、“海淀教育”微信视频号4个平台同步直播,超过2万人次全国同步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