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海淀进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2021-04-15 08:38

4月12日,海淀进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专题学习国家、北京市和海淀区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会议由党委办公室主任石磊主持。


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带领全体教职工重温了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教师〔2018〕16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通知(教师〔2018〕18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教师〔2018〕19号),以及《海淀区教师师德行为负面清单》《海淀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修订)》和《海淀区处理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实施细则》,再次明确规定和要求,要求全体教职工严守师德底线和红线。


申校长系统深入解读了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十一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措施》(京教工〔2020〕77号)的文件精神。文件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师德师风建设闭环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1)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2)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3)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

(4)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

(5)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申校长指出,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作为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自觉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作为教研员,更要努力成为师德的楷模,严守师德底线和红线,在教研和培训工作中,引领教师自觉提升师德践行能力,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罗滨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师德是教师的第一素质,是教师考核的第一标准。国家和市区对师德建设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加强对文件的常态学习、深度理解和全员落实。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首先应该是师德的楷模,育人的模范,是“师德之师”。

将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师德要求放在首位,坚决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和红线,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做好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贯彻“德能并重,以德为先”的原则,在人才引进、教职工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中,坚持将师德考核放在首位,实行“一票否决”制。

持续加强对教职工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正向引导,常抓不懈,将专题学习与岗位学习紧密结合,关注教职工的身心状态、思想状态、工作状态,通过带队伍、提能力、建机制,切实提升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李宏伟副校长传达了近期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政策要求,通报了我校疫苗接种的情况,并部署了后续工作,动员教职工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平稳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全校会后,还召开了全体中层及以上干部会。


文:皮国萃

图:张烨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