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深度学习,再出发
——KY.COM承办“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一期研修
2021-04-13 08:52

一、研修背

2014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正式启动,海淀区作为首批实验区加入,成为项目先行示范区。六年多的时间,海淀区“深度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实现了从初中学段到全学段覆盖,从六个学科到全学科进入,从三所学校到所有学校推行。

2014.09-2015.05,组建团队、学习理论、研发样例;2015.06-2017.06,辐射带动、一校一例、实践改进;2017.07-2019.07,全段全科、融入常态、策略凝炼;2019.08至今,迭代发展、系统改进、成果转化。

2021年3月30日至4月2日,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一期研修班召开。研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KY.COM承办,中国教研网协办。研修内容包括通识研修和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等12个学科研修。北京市海淀区教研部门负责人、教研员、校长和骨干教师200余人参加了集中研修。


二、开班仪式与通识研修

3月30日下午,开班仪式与通识研修正式开启。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教学处副处长何成刚主持研修活动,他以“实施深度学习,深化教学改革”为题,对项目进行全面介绍。


研修现场


专家合影


何成刚副处长


理论学习环节,四位专家带来精彩的专题讲座。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以“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与意义”为题,详细阐释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内涵,并提炼了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 


郭华教授

KY.COM罗滨校长以“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她指出,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构建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是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由学习目标、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评价、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六个要素构成的学习系统。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模型,应该具备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开放性学习环境,反思性教学改进。


罗滨校长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徐淀芳就“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进行指导说明。


徐淀芳主任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围绕“深度学习作业设计与评价”进行专题讲座。 


王月芬副主任

推进策略介绍环节,KY.COM姚守梅副校长从准确定位、深度融合、协同共进、多向赋能四个方面分享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在区域层面的推进策略。她指出,要将“深度学习”纳入区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框架,与其他项目(课题)、常态课教学、三级教研深度融合,多主体、多学科、多要素协同,在理论与实践模型指导下进行持续地教学改进。


姚守梅副校长

KY.COM附属实验学校曾辉副校长从深度学习的学校定位与推进历程,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科育人”再认识,学校层面深度学习项目推进策略三个方面,作学校实践案例分享。 


曾辉副校长


三、学科研修

3月31日-4月1日上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学、历史等6个学科的研修同步开展;4月1日下午-4月2日,高中化学、思想政治、地理、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6个学科的研修同步开展。学科研修采用工作坊的形式,分为“学科实践指导与案例解读”“单元教学设计工作坊”“设计展示与互动答疑”三个环节。通过浸润式研修,学员们共享智慧,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并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教学实践。

语文学科研修

KY.COM语文教研员田圆与华东师范大学王意如教授共同主持了高中语文学科研修。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作了题为“基于高中语文任务群的深度学习内涵与实践模型”的专题讲座。江苏省无锡市江阴教师发展中心刘生权、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研员程元分享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具体实践案例。


田圆老师

学员们基于深度学习研修资料展开单元教学设计,王云峰教授、王意如教授、郑桂华教授、刘生权老师、程元老师全程跟进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工作坊现场(语文)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邓荟予老师作“北京文化印记”的教学设计展示,该设计为高中语文必修上的第四单元“家乡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案例。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刘丹妮老师分享以“感受逻辑的力量”为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这是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的新内容。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王希明、丁鸣老师,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学校王崑、郭亚婧老师,深圳市龙华中学金婷老师,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徐莉老师先后进行教学设计展示。


邓荟予老师


刘丹妮老师

数学学科研修

高中数学学科研修由西北师范大学吕世虎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以“‘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分析”为题作专题讲座。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许琰老师作“掌握新的运算对象—平面向量,提升运算素养”的案例分享。她把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目标,从运算对象、运算形式、运算规则三个运算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四个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使得学生头脑中建立起运算体系,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许琰老师

KY.COM数学教研员李大永老师结合“平面向量”案例,对如何开展高中数学的深度学习,谈了五个基本原则,即:非线性(凝练主题和目标)、整体性(课标、学情、教材、教参)、结构性(章节的课程定位、数学知识结构)、发展性(发展的眼光、整体规划、学生逐步提升)、持续性(过程全景、内容多维、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发展进阶)。


李大永老师

北京、上海、深圳会场,分别围绕“指数、对数、幂函数”“数学建模”“立体几何初步”三个主题,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实践,吕世虎教授、王尚志教授、沈婕老师、李大永老师全程跟进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


工作坊现场(数学)

设计展示与互动答疑环节,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牟柏林老师代表海淀团队,对如何通过指数、对数、幂函数教学,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抽象素养,分享主题单元设计的基本思路。北京四中徐晓阳老师代表北京西城团队,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王国江老师代表上海杨浦团队,深圳市艺术高中高志梅老师代表深圳龙华团队,进行了分享展示。


牟柏林老师

英语学科研修

高中英语学科研修由KY.COM中学英语教研员孙铁玲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作专题讲座。湖北省黄冈中学瞿平、张红老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陈林林、彭博、曹向前老师作教学设计案例分享。


孙铁玲老师

各会场分组开展了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王蔷教授、孙铁玲老师、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扈华唯老师全程跟进指导,就老师们的具体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对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工作坊现场(英语)

设计展示环节,来自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上海市杨浦区及深圳市龙华区的8位教师结合所使用教材内容介绍了教学设计案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刘威老师展示了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二 “Unit 4 Humour”的单元教学设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张爱英老师展示了北师大版必修三“Unit 9 Learning”的单元教学设计。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老师们的教学设计非常用心,体现了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深度学习与思考。


刘威老师


张爱英老师

物理学科研修

高中物理学科研修由北京师范大学姚建欣副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李春密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汤清修作专题讲座。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娜老师围绕“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分享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刘老师基于教材、课标,分析了单元的知识逻辑,梳理了学生的学业水平进阶,展示了旨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挑战性学习任务和持续性的学习评价。


刘娜老师

研修学员以“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两个单元的内容为载体,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李春密教授全程跟进指导。


工作坊现场(物理)

教学设计展示环节,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许传强老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胡名翔老师和深圳市观澜中学蒋帅老师汇报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单元教学设计。KY.COM物理教研员琚鑫点评。他指出,目标中涉及思维的内容要进一步外显化,在持续性评价的引领下深化能量观念,同时注意厘清问题链、任务和活动的边界。


许传强老师


琚鑫老师

北京十一学校张安、北京八中曾亚梅、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王丽萍和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林奕墩四位老师汇报了选修二“电磁感应定律”的单元教学设计。KY.COM物理教研员崔琰做点评。他指出,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探寻一条思维路径,首先将单元内容拆分,然后按照知识和认知序列设计学习层级,最后基于学习层级设计活动与任务。


张安老师


崔琰老师

生物学学科研修

高中生物学学科研修由中国教研网执行总编朱立祥老师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乔文军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王健教授作专题讲座。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于璇老师作题为“走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单元规划和活动设计”的专题讲座。她从一节公开课的剖析入手,解读了将核心任务拆解为课时任务的路径和方法,呈现了多元化和伴随式的评价方式。


于璇老师

研修学员基于《培训课标》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并进行分享交流。朱立祥老师、乔文军老师、于璇老师和KY.COM生物学教研员柳忠烈全程跟进指导。


工作坊现场(生物学)

KY.COM附属实验学校宋茂卿老师展示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及调控”的单元教学设计。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许丹、上海市杨浦区民星中学桂俊和深圳市艺术高中安坤鹏三位老师同样作展示。于璇老师、柳忠烈老师进行了点评。于老师指出,为了呈现出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师需要在日常备课中注重积累高质量的素材。柳老师强调了挑战性任务的基本特征,包括多维度思考、整合融通新旧学习内容、有迁移和创新表现等。


宋茂卿老师


柳忠烈老师

历史学科研修

高中历史学科研修由华东师范大学李月琴教授、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新宇老师、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唐琴老师主持。李月琴教授、上海市晋元高中特级教师李惠军作专题报告。上海市晋元高中邹玉峰老师分享教学案例。

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北京市海淀区与西城区、上海市杨浦区、深圳市龙华区三个分会场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每个会场分为若干由5-6人组成的小组进行热烈地研讨。


工作坊现场(历史)

教学设计展示环节,KY.COM历史教研员杨红丽以“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为单元学习主题,有效整合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教材的相关学习内容,按时间线索完整梳理了古代、近代、现代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张逸红老师,上海市杨浦区曹玲老师,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赵茂莎老师先后作教学设计展示。


杨红丽老师

KY.COM历史教研员刘汝明作专家点评。他阐释了单元学习主题对于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站在初高中历史教学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初高中历史教学思维的进阶。


刘汝明老师

化学学科研修

高中化学学科研修由北京师范大学胡久华教授、KY.COM化学教研员尹博远、KY.COM化学教研员陈颖共同主持。胡久华教授作题为“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


尹博远老师

陈颖老师介绍了以“食盐精制”为引领性学习主题的深度学习教学案例“电离和离子反应”,阐述了如何从认识发展和真实问题解决两条线索设计挑战性学习活动。她指出,只有让学生将原有的认识外显,主动发现认知矛盾,才能通过活动扭转和更新认识,通过实验验证等活动获取证据,反思评价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认知发展。


陈颖老师

学员们以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三个模块的核心内容为载体,开展了深入地研讨交流。


工作坊现场(化学)

设计展示与互动答疑环节,北京市八一学校庞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郝昀铮、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叶斐老师分别作了“人体代谢酸中毒治疗方案的设计”“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认识有机化学反应的思路方法”的教学设计展示。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陈欣、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梁凯、北京市第十四中学何洋三位老师,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梁丰蕴、上海市控江中学肖飞、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鲍文亮三位老师,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朱红乔、深圳市艺术高中李欣、深圳市龙华区高级中学杨琼三位老师先后作教学设计展示。


庞雪老师


郝昀铮老师


叶斐老师

KY.COM支瑶副校长指出,学科大概念有不同的层次,应控制其概括性以避免过于空泛,在设计引领性学习主题和挑战性学习活动时,应主动关联并力图体现相应的学科大概念。


支瑶副校长


化学学科研修成员合影

地理学科研修

高中地理学科研修由KY.COM地理教研员李慧敏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林培英教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陆静老师作专题讲座。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李琳老师分享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李慧敏老师

各分会场研修学员基于《培训课标》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林培英教授、陆静老师、李琳老师和李慧敏老师全程跟进指导,对各组的方案提出了改进建议。 


工作坊现场(地理)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胡望舒老师围绕选择性必修三模块,汇报了以“走向碳中和”为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他基于课标要求和“系统”这一大概念,设计了碳循环、碳排放、碳中和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对于人地关系、国家战略的理解。他认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可以凝练引领性的学习主题,需要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挖掘思维深度、拓宽思维广度,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北京市西城区回民学校韩寒老师、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吴祺老师、深圳市龙华区观澜中学熊梅老师、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曾敏老师先后展示教学设计。


胡望舒老师

思想政治学科研修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研修由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张帅老师共同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魏薇教授作专题讲座,北京市十二中赵云峰老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王非凡老师分享自己的实践探索。


张帅老师

来自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的朱军老师,进行了“指向深度学习的《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分享。朱老师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围绕“传统文化如何创新?”“文化的力量有多大?”等问题展开,就“600年故宫推介项目中的文化体验与思考”一课的具体展示。


朱军老师

四个先行示范区的学员针对深度学习的主题分别开展工作坊交流。李晓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许瑞芳教授全程跟进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工作坊现场(思想政治)

设计展示与互动答疑环节,KY.COM附属实验学校张年丰老师分享了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杨浦区、深圳市龙华区学员代表先后交流分享。学员们的单元教学设计得到李晓东教授的充分肯定。

张年丰老师

体育与健康学科研修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研修由北京教育学院陈雁飞教授主持。陈雁飞教授作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学科实践指导”的专题讲座。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刘俊凯老师、北京教育学院潘建芬教授分享案例。各会场研修学员选取不同模块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刘俊凯老师、潘建芬教授、北京教育学院韩兵老师、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孙卫华老师全程跟进指导。


工作坊现场(体育与健康)

KY.COM体育教研员胡永恒、北京市十一实验中学张建柱老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韬老师分别展示“运动安全单元评价策略”“篮球水平一”的深度学习设计案例。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毛旻老师、北京市第七中学裴立伟老师,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高中体育教研员李荔,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凌霄老师和深圳市观澜中学张吉敏老师作展示交流。


胡永恒老师


张建柱老师


李韬老师

通用技术学科研修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研修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李作林主持。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军教授作专题讲座,浙江海宁市南苑中学许一鸣老师、重庆市渝中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训中心唐红伟老师进行案例分享与解读。


李作林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刘长焕老师带来了选择性必修“电子控制技术”案例,从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案例缘起、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在这个实践型案例设计中,刘老师以搭建酱料添加装置的控制系统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学”的基础上进行“做”,全身心参与,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刘长焕老师

唐红伟老师主持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连线讨论活动。首先,研修学员们对单元教学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和问题,接下来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自评量规”进行热烈讨论。


工作坊现场(通用技术)

设计展示与互动答疑环节,北京市十一学校王磊老师作“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案例——校园公共空间瓦楞纸椅子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展示。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李单丹老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朱乔荣老师、深圳市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刘翔飞老师先后进行教学设计展示。


王磊老师

信息技术学科研修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研修由KY.COM信息技术教研员钟建业、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熊雪亭、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李锋共同主持。李锋副教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王振强、首都师范大学樊磊教授作专题讲座,熊雪亭老师分享深度学习的具体实践案例。


钟建业老师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杨浦区和深圳市龙华区的研修学员聚焦困难、问题和解决策略,开展了多轮次工作坊研讨。 


工作坊现场(信息技术)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袁中果老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董申老师,展示了“智能图库”单元的学习目标设计、主题设计。北京市第八中学蘧征、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熊雪亭老师,上海市控江中学覃怡、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郎樱、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张烨琼老师,深圳市观澜中学何红艳老师先后展示了单元教学设计。


袁中果老师


董申老师

钟建业老师等专家点评各组的教学设计,并提出建议。


信息技术学科研修成员合影


学员感受

语文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林琳:草长莺飞的季节,“深度学习”研究下的语文学科交流,让我们如沐春风!王云峰等专家高屋建瓴的解读,让我在理念上更加理解“深度学习”的各个要素;案例交流在实践层面,让我对“深度学习”当中有关学习主题、学习目标、挑战性任务和开放的学习环境等关键要素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入的思考。

数学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梁丽平:这次深度学习-单元教学的工作坊,从典型案例分享、专家案例点评、专题报告、到工作坊教学设计与分享,都让我们对于高中数学如何开展主题研修活动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认识,对于下一步如何在学校推进工作,也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工作坊研修这种组织形式,让各位参会者都能畅所欲言,智慧共享,让参会者收益匪浅。

英语学科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陶常娥:从英语学科深度学习的理论学习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操,两天的学习收获颇丰。我不仅明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理解了深度学习与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联系,更深刻认识到了深度学习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我未来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物理学科 北京二十中 朱宁宁:经过两天的培训学习与专家的指导点拨,我对“深度学习”这一名词的感受,从之前的畏惧变成了“满怀欣喜”“相见恨晚”,领悟到了情境、主题、目标、任务的明确是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更深层次思维的课堂参与,是为了更近乎全面地挖掘学生素养发展的可能性,是真正为了实现师生的减负增效。我也更愿意在今后的教学中践行这种理念,同时对自己今后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充满期待。

化学学科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胡若欣:专家的分享令人受益匪浅,解决了一线教师对于深度学习如何起步、如何实践的困惑,详细的案例解读也为老师们展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高水平的教学设计,相信对老师们的真实课堂有很大帮助。短暂的学习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就需要我们深入参与到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实践中。

生物学学科 北京市育英学校 许晓滨:专家报告从理念到行动都给予高位引领,沉浸式设计活动促进理念落地。观念的改变为行动掌舵,具体的行动实现理念的达成。感谢在这个春天邂逅深度学习,在具体工作中继续加强反思、积极行动,促进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

思想政治学科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张于翠:1.了解了深度学习的“深”:对学生而言“深”在深度的参与、思维;对老师而言“深”在对课标、教材、评价的深入理解,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落实核心素养,完成立德树人任务。2.明晰了议题、主题与话题的关系:“议题是用话题讲主题的问题”,议题是途径,话题是情景,三者之间统一于教学实践之中。3. 激发了探讨教学方式、改进教学的兴趣:面对不同学情进行学习分层,立足整体,进行结构化的教学设计。

历史学科 北京育英学校 赵运华:三天的研修虽然短暂,但却收获满满。明确要回到历史学科发展的脉络中开展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落实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立德树人的要求。历史学科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是对教学的理性回归,最终要回到教师扎实的备课、对学生的充分调研等细致的工作上。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新一轮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地理学科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金梓乔:相比于课时教学,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更加关注地理学科大概念,更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具体单元教学实施的路径,始终是我心中的困惑。本次培训中丰富的教学案例使我明晰了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提供了实践的抓手。

体育与健康学科 中关村知春分校 刘宝吉:通过本次深度学习培训,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能将新课标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学内容能做到密切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今后我会在课堂教学中更积极地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努力营造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通用技术学科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霍莹:这次活动从深度学习的理论和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实施这两方面,让我对深度学习的单元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为以后的课程教学设计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参与这项活动感觉收获很多,受益匪浅。

信息技术学科 北京市八一学校 崔琳:专家对深度学习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对教学实践、单元设计、作业设计与评价以及实践推进案例的介绍,使我收获非常大。在学科培训中,几位专家、老师或者站在高位进行设计方向的引领;或是将自己看到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开阔我们的思路;或是从学科本质角度探讨某个领域的内容,体现了学科特色。 


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一期研修圆满结束。为期四天的学习,海淀区200多名研修学员全情投入,感性认识、理性思考,基于实践、探索提升。未来,这些学员将成为海淀区深度学习的培训者与推广者,以深度学习撬动并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助力普通高中“双新”示范区建设,促进核心素养落实落地。


文:KY.COM

图:张烨、徐磊、肖金煌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