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期间,海淀进校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留京过年。海淀进校为学校的青年教师精心设计并组织了春节系列活动,继春节前夕的畅游颐和园和包饺子话家常活动后,“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也如期上线。
寒假期间,青年教师们一起阅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两人一组,精读、细读其中的一个部分。
2月22日上午,线上读书沙龙活动举行,海淀进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工会主席赵杰志、校办主任皮国萃与十三位青年教师一起分享阅读内容,畅谈阅读体验与心得。
王西娅老师主持了此次读书沙龙活动,她首先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了书中的七个习惯,并以概念图的形式重新梳理七个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
王西娅、李琳琳老师一起,共同分享了习惯一: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来下决定。谢娟、董文慧老师一起分享了习惯二:以终为始。不论是个人、家庭、团队还是组织都需要有愿景和目标的引领,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入自己。张乃新、张荣慧老师分享了习惯三:要事第一,我们需要打破以迫切程度为原则处理事情的方式,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需要更多聚焦要事,把要事放在第一位。杨智君、王瑞雪老师分享了习惯四:双赢思维。这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王梦老师分享了习惯五:知彼解己。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而是诚心去了解、聆听他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鲁春秀、郝国强老师分享了习惯六:统合综效。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以创造式的合作实现1+1>2的效果。袁华、孙琪老师分享了习惯七:不断更新。从四个生活的基本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迈向新的成长之路。
申军红常务副校长从教师的专业阅读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应该读不同的书,用不同的方式读书。
1.初入职,或者是到一个新的岗位,或者是接受一项新的任务的时候,应该进行补偿性的阅读或者叫做输入性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是要解决“从不知到知”的问题。一般读的是教材类的书籍。采取的读书方式是整本书精读、细读。
2.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难题,需要从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方案,或者希望获得具体的指导和工具的时候,就要进行关联性的阅读,或者叫做应用性的阅读。这种阅读所要解决的是“从不会到会”的问题。通常要读工具类、指南类的书籍。读书方式,可以不是整本书的阅读,而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重点章节、内容阅读,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操作指南。
3.当有了一定的实践积累,希望能够用系统论的观点重新审视教育之时,就要进行反思性、综合性的阅读。这种阅读是解决“从不通到通”的问题,通常要读经典类的书籍。在阅读中,要打通不同理论、不同观点之间的关系,打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打通教育和社会大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内部系统中各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
赵杰志主席: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是学校为留京过年青年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的,为大家的假期生活增添了文化的元素。今天的活动有三点感受:首先,这是一本值得深入阅读的书。大家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触发点,深度阅读在悄悄地发生,自我提升在慢慢地达成。其次,以往的读书,我们总是在读别人,但今天老师们的分享,更是悟自己。大家把书中的内容跟自己的工作进行对接,真正升华为对书中内容的深刻理解,这一点恰恰是阅读的高境界。第三,大家不仅深入阅读自己精读的部分,还自觉进行了勾连。大家不仅回望过去,审视现在,更预设未来。本次活动,大家谈收获和感悟,更呈现出了清晰的改进策略。
读书是什么,是读人生、品人生,是让人生不断充实和升华的方式。希望老师们借助今天的交流和后期的活动,不断汲取营养,让生活更加充实,工作更加高效,生命更有意义!
皮国萃主任:大家在活动中深读深思,完美呈现,真的带给我们无限惊喜!今天的活动虽然是本次“留京过年”系列活动的收尾,却成为我们今后“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的一个美好开始!真心希望我们这个团队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起与书为伴,快乐同行,互助成长!
本次共读活动是一次高效能践行七个习惯的过程,每位积极主动地为活动做准备,有期待的目标,并为此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知彼解己、协调自己和伙伴的优势,最终实现了共读活动的圆满。
在牛年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大家共读一本书,感受一份美好,更为2021年的假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即将开启的新学期注入了满满的能量。
文:王梦、王西娅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