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备战2020中考的初三学子经历着一段特殊的学习经历。他们所面临的,一方面是中考改革持续进行;另一方面是受居家时间长、备考时间长、在校时间短等因素影响的学习状态。新挑战,新变化,困难多,任务重,海淀进校初三教研团队聚焦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全面统筹规划线上教学与教研的内容、形式及实施,用海淀进校人的担当、智慧和奉献,持续引领、支持全区初三教学工作不断前行。
为筹划制作“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初三教研团队第一时间设计了“大单元、结构化、主题型”的课程方案、全程指导录制并审核资源。本学期共研制“海淀·空中课堂”一千余个视频资源,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提供了专业支持。“海淀·云研修”同步、应时推出,初三教研团队群策群力,设计了一系列指向学科本质和线上教学特征的研修课程,为教师基于网络开展教学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有力保障。与此同时,他们还深入全区线上教学课堂,与一线教师一起研究、破解线上教学实施的难点,为学生的成长护航,为教师的发展助力。
一、关注质量,高效精准做资源
为了保障空中课堂资源高效优质、快速上线,初三教研团队秉承规划先行、严把质量关的宗旨,集中研讨、统一思想,科学制定工作流程。回看上千个课程资源,全新、整体、指导、迭代、团队五大关键词,凝练了初三教研团队的心血与付出。
首先,为了体现阶段复习特点、符合复习节奏,所有资源均为“全新”制作而成,“整体”覆盖全部科目。时间紧、任务重,谈及毕业年级工作,初三教研团队的老师们都感到责任重大,同时也责无旁贷。为了与一线老师讨论文稿、修改资源并及时反馈,教研员们无一例外提到了随时在线的日常状态,挤出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常常忙碌至深夜,令人感动。
中学化学教研员 任宝华
其次,教研团队既“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学习中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指导”教师如何使用资源;逐步“迭代”的资源包,不断为教学提供各种支撑材料。面对丰富的市区资源,老师们在线上教学刚开始时难免找不到感觉,尤其在教学跟进指导方面欠缺经验。初三英语教研员刘晓波老师就发现,部分老师被动地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缺少因材施教和合理取舍。针对这种情况,刘老师及时指导如何合理高效使用丰富的市区资源,基于本班学情重建、重构课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力保学生每节课都有满满的收获感。
初三教研团队始终秉承“团队”研讨、名师引领、精雕细琢的工作宗旨,高效地完成工作。初三语文教研工作由夏满主任和赵岩老师同时负责,在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方面分工明确,精诚合作。每次调研过后,两位老师都会一同梳理问题并进一步讨论、澄清,确保反馈的针对性。
中学语文教研员 夏满
二、关注学生,因地制宜做指导
疫情期间进行线上学习,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陌生的。初三教研团队最先思考的,是教师进行线上授课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最需要教研员帮助的是什么?只有真正的深入课堂,才能观察到真实发生在线上课堂教学中的“真故事”、找到“真问题”。初三教研团队坚持调研先行,基于问题开展集中研讨,制定出指导如何使用资源、如何开展线上教学的基本原则,持续关注学生居家学习的状况和效果,帮助师生尽快适应。
面对初三复学工作,各学科教研员纷纷调整前期规划,根据时间和学情开发课程,关注教学节奏的掌控和教学目标的落实,确保复课后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针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初三教研团队群策群力,多次展开研讨,一方面力争提升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也精选试题、倾心磨题,以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是编写练习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还是建议教师分层指导,依据需求做到一人一策,无不体现关注全体学生的根本宗旨。
中学历史教研员 张威
三、关注创新,多种渠道做交互
线上教学开展近三个月以来,初三教研团队除了扎实推进工作进度,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利用网络创新工作思路。教研员们相继组织网络课堂教学观摩,在资源使用、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下功夫,促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为使各个学校网络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初三物理教研员李天印老师借助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了人大附中初三物理网络研究课研讨交流活动。老师们纷纷对网课平台和教学效果发表观点,收到极好的效果。
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在初三生物教研员杭跃男老师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利用线上研修的机会,杭老师组织全区老师参与网络授课教学研讨,通过2节展示课分享线上教学、学生互动和批改作业的优秀案例。7个主题发言也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一线老师们在活动后纷纷留言,称赞活动及时有效,会将好的方法迅速使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四、关注反思,恪尽职守做教研
中学语文教研员 赵岩
在疫情的倒逼下促成了资源共享和对“学习”本身的研究,教师的学习主动性越来越强。海淀的学习资源面向全市甚至全国开放,我们更要严谨细致,一点小疏忽都可能带来错误的认知和理解,马虎不得。
中学数学教研员 薛钟俊
许多一线老师们都很愿意参与课程录制,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工作。海淀教育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教师以及他们辛勤的工作才能久负盛名。我们作为教研员更应该主动担当多付出。
中学英语教研员 刘晓波
服务海淀乃至全市,是每一位进修人深藏在骨子里,落实在行动中的基本操守。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用心、用情、用爱、用智去工作,师生和家长的满意是我最大的欣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中学生物教研员 杭跃男
中学生学习人体知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目标是什么?在疫情期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给学生传递知识结构和复习备考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出健康生活的理念和乐观积极战胜疫情的信心。
中学地理教研员 赵鹏
海淀区学校多、差异大,这也给区级资源选材增加了难度。我们力求为老师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帮助,但也需要根据具体学情进行增补。毕竟教无定法,最好的教学一定是针对学生需求和特点展开的。
这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他们以强烈的责任心落实教研、调研与考研,服务学校、老师与学生。疫情期间,初三教研团队的忙碌从未停下,以“责任与担当、团队与研究、拼搏与奉献,海纳百川、协同创新”的进修精神抒写着抗疫后方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生动篇章,为海淀区的毕业年级工作凝心聚力。
文:王帅鸣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