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领航名师】“国培计划”领航名师孔冬青工作室授牌
2019-12-31 13:57

2019年12月23-24日,海淀进校基地项目组、导师团队赴孔冬青老师所在学校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开展调研工作,调研期间举行了领航名师孔冬青工作室授牌仪式和主题讲座、指导了公开课及主题教研活动、召开了书稿研讨会、主持了“印象孔冬青”名师成长工作坊。


领航名师孔冬青工作室授牌仪式

按照《“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实施管理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提供政策、经费及组织保障,支持本省学员建立名师工作室,培养基地需要指导学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活动开展,学员需要通过工作室打造团队、产出成果、发挥辐射作用。

2019年12月23日上午,孔冬青领航名师工作室成立,授牌仪式由济源市教育局师训科科长张小红主持。济源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赵忠红主任、海淀进校基地申军红副校长、海淀进校基地数学学科首席专家张鹤老师、济水一中教育集团慎玉杰校长共同为孔冬青工作室授牌。济源市教育局师训科张小红科长宣读工作室成员名单,海淀进校基地张鹤老师和工作室主持人孔冬青老师共同为工作室成员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济源市教育局师训科张小红科长主持






授牌仪式上,济水一中教育集团校长慎玉杰首先致欢迎辞,慎校长指出孔冬青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是助推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契机,由衷感谢海淀进校基地对孔冬青老师的培养,济水一中将为工作室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努力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铺路石。


济源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赵忠红对“教育部名师领航孔冬青工作室”落户济水一中表示祝贺,并希望教育相关部门及学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切实把工作室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定期开展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把工作室打造成为名师展示的舞台、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教育改革的前沿、骨干培养的基地、名师成长的摇篮。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表示,名师领航工程是“高规格、高投入、高水平、高参与、高产出”的一项工程,其项目定位是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卓越教师”,为此,海淀进校基地专门成立了项目组,构建了“A-U-S卓越教师培育模式”,组建了“5+N”的强大导师团队,学员的研修成果通过链式传递产生了规模效应。学员的成长虽然在基地,但未来更长的发展还是在当地,海淀进校愿与学员所在学校、所在区域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教育部交给的名师培育任务。


在授牌仪式的最后,孔冬青老师对海淀进校基地的培养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信任和鼓励表示了感谢,并用“感恩、成长、引领”三个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表示未来将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致力打造名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凝聚集体智慧,挖掘团队潜能,引领工作室成员同甘共苦、同频共振、同舟共济,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引领辐射更多教师成长为具有鲜明教育主张、精湛教育艺术和教学技能的中原名师。



专题讲座

授牌仪式之后,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做了题为《新时代,我们怎样做教师》的专题讲座,近30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申校长通过对案例的剖析,深度阐述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定位和方向、好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修炼路径、素养导向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等。重点阐释了深度学习理念下,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真实世界产生关联,使学生通过体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实现素养的发展。申校长提出的“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六级进阶模型”,为老师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思考角度及实践路径,并指出进一步实践探索的行动方向,激发了老师们重新思考从事教育工作的初心和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渴望,树立了做新时代好教师的使命感和职业幸福感。



公开课及主题教研活动

12月23日下午,孔冬青名师工作室主题教研活动拉开帷幕,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济源市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济水一中教师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活动。孔老师以《三角形复习课》为主题展示了一节公开课,通过课例探索如何通过复习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升思维水平、形成学习能力。






之后,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淀进校基地数学学科首席专家、海淀进校中学数学教研员张鹤老师,针对孔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张老师指出,孔老师的课很好的示范和探索了老师应该如何上复习课,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和习题演练,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寻找规律,找规律的过程不可省略,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很有价值。张鹤老师还以提问的方式,让大家思考数学教学中的“性质”和“判定”到底有何区别,引导教师对习以为常的概念多问“为什么”。

点评之后,张鹤老师做了题为《如何教会学生》的专题讲座。张老师结合丰富、具体的数学案例,谈了如何才能判断学生是真的学会了?如何解决学生的思维问题?如何教学生数学思想?张老师认为教师要真正把握知识的内在思维逻辑,明确知识的数学价值,要教会学生从数学的本质出发思考数学问题;要教会学生数学的思想观点、数学的思维规律、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师要有专业性、学术观点和引领性,做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书稿研讨

名师专著是名师领航工程学员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学员梳理、表达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基地研修期间,学员在导师的多次指导下聚焦了专著的研究领域和思路,此次调研,基地专门邀请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栾少宁编辑,与基地导师、项目组、工作室学员一起聚焦孔冬青老师专著写作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讨,为后续工作理清了思路。




孔冬青老师首先对书稿的选题、提纲、目录进行了阐释和介绍,对书稿进展进行了汇报,对于导师指导过程中书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申军红副校长、张鹤老师、栾少宁编辑围绕书稿进行了研讨,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

1.书稿的框架在写作过程中要不断清晰,要注重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的积累和整理归类,为书稿提供素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取舍;

2.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同时,也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

3.要厘清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通过教学案例表达理性认识,整部书要有主线、有提炼、有自洽的逻辑。






最后,申军红副校长表示,这部专著是名师领航工程的任务要求,也是学员在基地三年学习的重要成果,更是名师多年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要将专著变成一本能体现教学成果和教育思想的集萃,希望在孔冬青老师及工作室学员、基地、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有高水平的专著出版。


名师成长工作坊

通过“名师成长工作坊”,走进名师成长的场域,探寻名师成长之路,提炼名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梳理名师成长的要素,是海淀进校培养基地的特色之一。本次赴孔冬青老师所在地调研,海淀进校培养基地项目组成员王秀英老师、韩巍巍老师主持了“印象孔冬青”工作坊,孔老师的领导、同事、工作室成员等参加了活动。


工作坊围绕“名师成长”、“教学风格”和“名师特质”三方面,全方位、立体地了解孔老师。首先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孔老师“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引领期”四个阶段的专业成长过程;其次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探讨孔老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第三个环节通过为孔老师画像,从教育情怀、职业精神、职业规划、专业追求、人格特质等方面了解孔老师的名师特质,凸显了“热爱、善良、感恩、进取、钻研、坚韧、责任、奉献”等特质。孔老师书写的教育人生,带给参加工作坊的老师们以启迪和思考:学名师,勇于接受挑战,任务和挑战,即是机遇和成长;学名师,终身学习,进取钻研,在高标准完成任务中实现专业成长。


名师成长工作坊,对于参与工作坊的老师,是专业发展的激励与自我教育;对于名师学员,促进了对教学风格、教育思想的凝练;对于项目组,达到了很好的调研效果。




从2018年9月到2019年12月,海淀进校基地项目组及导师、专家团队走遍了学员所在的9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圆满完成了所有学员的名师工作室授牌工作,同时通过精心规划活动内容,以专题讲座、送教下乡、公开课、主题教学研讨、工作坊等多种形式,辐射和影响了学员所在地的干部教师,通过“领航学员”这座桥梁,将“海淀经验”“海淀理念”和“海淀情怀”带到了当地,增强了与9个省市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与对话,使名师领航工程的项目成果通过学员的“链式传递”产生了规模效应。


文:领航项目组

图: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