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助力教研组长专业提升 我们在路上
2019-11-01 09:48

“十三五”以来,海淀区将校本培训者培训作为提升区域校本研修品质的重要举措。在成功举办两期教师培训负责人和三期中学教研组长培训后,海淀区于2018年10月启动首期小学教研组长高级研修班。2019年10月15日下午,首期小学教研组长高级研修班在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举行结业仪式。经历为期一年的研修,各位教研组长完成集中研修、异地研修和实践研修三个模块的课程,系统学习校本研修的理论、策略和方法,学科组研修的先进经验,以及系统设计和专业实施学科校本研修,从而提升自身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参与结业仪式的有来自海淀区各小学的45位教研组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支瑶副校长,师训部刘锌主任和张晓副主任,校本研修项目负责人迟淑玲老师和王秀英老师。研修班结业仪式由刘锌主任主持。








图1 颁发研修结业证书


明确方向 做好学科团队的领头雁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支瑶副校长做“如何做好学科团队的‘领头雁’”专题讲座,要求教研组长“心中有方向、眼中有问题、手中有策略”。首先,教研组长要承担“完善机制、评估效果、深度参与”的责任与担当;把握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进的方向;从“课程、学科、学生、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把控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其次,教研组长应当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聚焦教学设计与实施、单元教学设计以及课时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开展研修。最后,重点介绍中关村三小教研活动和回民中学学科组发展案例,分享组织学科校本研修的策略方法。


图2 支瑶副校长做研修专题讲座


精彩纷呈 学员共享研修收获和实践经验

海淀实验小学魏欣老师分享“聚焦研修主题 助推专业成长”的实践经验,介绍校本研修 “聚焦问题——确定主题——策划方案——探索实施——总结梳理”的实施路径。回顾一年的探索,发现有效的校本研修首先要立足本源,解决课程与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更新完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形成教育智慧,为研修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提供参照;其次要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在问题解决的驱动下,在反思中激活相关原有经验,从而进行经验的重组和再构。


图3 魏欣老师分享研修实践

北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赵春艳老师以“一次经历 一次再塑”为题,回顾研修活动中碰撞式学习带来的思想交流、思维互动和认知提升。该校校本研修以“做质性教学研究”为突破点,聚焦主题和文本,创造“共生”的团队文化。展示活动中依托课堂观察、课后共议、专家指导,助推团队建设,提升自我能力。通过研修将思想上的碰撞转化为行动力、领导力和创造力,再塑自我和再塑团队。


图4 赵春艳老师分享研修感悟

中关村第三小学的明雨老师介绍了该校数学教研组的研修背景,梳理了整个研修历程,展示了数学组“问题引领下单元整体构架”的校本研修活动和校本教研典型案例。她总结道,“明确定位——聚焦主题——计划周全——全员参与——落实反思”是实现该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研究氛围和强化职业认同感”校本研修目标的不二路径。


图5 明雨老师分享研修实践


刘锌主任小结

三位教研组长从研修回顾开始,分享在教研组建设中的思考和做法,既有系列整体设计的研修课程,也有聚焦主题的单次研修展示活动。通过呈现三所学校不同的研修主题、目标、活动、过程和效果,相信大家从中获取了可供借鉴的有效经验和有益启示。三位的介绍体现了高研班的初衷,即通过研修提高教研组长的团队建设能力和研修规划设计能力,最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力的提升。教研组长承担教育学生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使命,因此,在座的每一位都非常重要!


图6 刘锌主任回应学员研修分享


众筹工作坊 为返校实践增智赋能

迟淑玲老师主持研修总结工作坊,运用焦点讨论法,以客观性、反应性、诠释性、实践性四个层次的问题为驱动,对研修三个阶段进行总结。帮助学员回顾、梳理一年来的学习与实践收获,为学员持续努力、优化行动、专业成长赋能增值。


图7 迟淑玲老师主持研修结业工作坊

结业仪式既为本期小学教研组长高级研修班画上了圆满句号,又为参训的学员开启了新的未来。经过三个阶段的学习,每位学员都达到了考核要求,顺利获得结业证书。今后,大家必将带着“心中的方向,眼中的问题和手中的策略”,继续做实、做好校本研修实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项目组老师寄语

张晓老师:

研修班是一个共生的学习共同体,“共生”体现在教研组长参与研修过程,不同的小组对于同一内容的学习体验是多层面、多视角的,既有对具体的活动或者内容的梳理,也有对整个研修阶段的感悟和收获的分享。大家听支校长的专题讲座、学员代表的研修收获和跟进实践,再回顾之前的研修经历,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关联和建构,每个成员都在互相促进和学习,最后转化为下一步实践计划和行动想法,这就是深度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图8 张晓老师寄语

王秀英老师:

今天的回顾和分享让我切实感受到大家认知上的提升和观念上的转变。用四个“力”来概括,今天的专家讲座和学员分享启动了大家反思,与工作坊一道形成推力,引导大家挖掘自身的“反思力”;结合学习和反思再形成明天的“行动力”,落实到每个学员的实践之中;最终带动团队向前发展,实现教师的“发展力”和“学科领导力”的提升。建议大家对自己的实践案例进行再次文字梳理,提炼形成成果。


图9 王秀英老师寄语


文:李珂 王永祥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