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教育短板变成了优质教育的“潜力板”,海淀北部发生了什么?
2019-07-01 08:21

在海淀区的北部,有着占全区53%的地域面积属于农村。由于地缘、生源、师资等各方面的差异,海淀北部地区学校发展相对滞后,无论是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水平还是学生发展实效等,都与海淀其它区域存在明显差距。

为全面促进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2015年,在北京市教委和海淀区教委的支持下,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北部研修中心,将提升北部学校的软实力作为重点,推进对口支持工作。四年多的专业支持,带来北部教育大变样。


图1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部研修中心成立


曾经的教育短板区

海淀教育是海淀区的金字招牌,云集着全国知名的名校、名师、名校长,引领着全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在海淀北部这片农村区域,教育质量远不及南部,是海淀的教育短板区。

海淀北部学校规模相对较小,有很多“小土豆”学校。非京籍学生数量多,且流动性大,由于生源地的差异,学生课程学习的类别与内容区别大,这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挑战。同时,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北部学校教师发展也面临多重困难,突出体现在学科领军人物的缺乏,青年教师平台搭建与规划引领不够,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不健全,校本教研实效低等。这些是影响北部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十二五以来,海淀区着力解决南北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成立了北部研修中心,充分发挥教研的引领作用,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方助力破解发展难题

针对海淀北部教育发展的难题,海淀进校北部研修中心深度调研、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实现北部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为区域优质均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支专家团队,专业引领

为有效助力北部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北部研修中心组建形成了专业教研团队,全方位支持北部9所中学、17所小学的发展。在团队中,特级教师就有4名,博士3人,其余团队成员也均为市区级名师,可以称为是最强专家团队。

他们扎根北部学校,精准了解学校、教师发展需求,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科一方案”的工作规划与教研思路。四年来,北部研修中心教研团队累计个人调研听评课近200节,组织教学研讨100余次,有力助推了区域学校群体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图2 北部研修中心专家团队成员


图3 北部研修中心专家团队成员深入学校指导

两项研究课题,创新实践

北部研修中心鼓励、支持学校承担各级研究课、区级教研任务、参与各类项目研究,在承担任务的过程中培养教师干部,促进教师发展,从而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同时,中心团队成员根据学校实际与发展需求,相继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两个核心项目引入北部各中小学,在项目研究与实践中,科学、理性地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难题,也提升教师问题研究与解决能力。


图4 教研员与北部教师开展课题研讨

三类常态教研,持续改进

在日常学科教研指导中,北部研修中心紧紧以“课堂教学”“学业评价”“教师发展”三个主题为抓手,针对北部学校和教师队伍的特点,在不同学段常态化开展教研指导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指导、参与备课组研讨、指导作业与命题设计,培养青年与骨干教师等。特别是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个学科工作室,并选拔聘用学科首席教师,通过搭平台、给任务,有力培养了学科领军任务,促进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图5 教研员在北部开展常态化教研指导


三个专项活动,靶向发力

毕业年级教学质量专项调研活动。北部研修中心在第一学期期末聚焦毕业年级复习策略的教研指导,开展关于初三总复习阶段教学规划的研讨交流活动;第二学期期中则将重点放在学业测评数据的分析与教学改进,开展关于基于统练数据分析的教学改进研讨交流活动。两个阶段性活动,有重点、有侧重,在教学关键阶段给予引领和指导,解决学校教学难题,促进北部各校的教学研究,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


图6 毕业年级教学质量专项调研活动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与展示活动。针对北部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能力较弱的现实,北部研修中心从2017年开始,组织、开展“海淀北部地区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与教学展示活动”。不同于教学竞赛,北部活动以培训为主展示为辅,各学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均采取了先培训后展示,力求通过培训真正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目前为止,这项活动已开展了两届,覆盖北部中小学全部学科,参与的中小学教师人数多达1500余人次。获得了北部各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图7 北部地区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与教学展示活动

北部教研组长学科领导力研修活动。聚焦北部各校校本研修质量较差,教研组长领导力亟待提升的现实问题,北部研修中心规划、实施了“北部教研组长高级研修班课程”。以提升北部教研组长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为目标,系统安排了本地研修、异地研修、研修实践三个学习阶段,理论讲座与教学经验相结合、专家引领与一线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北部各校校本研修质量。


图8 北部教研组长学科领导力研修活动


教育潜力得到大释放

伴随海淀进校北部研修中心的成立,三级联动深度教研、专家团队全学科入驻、浸入式研修个性指导,这些成为北部中小学享有的特殊福利。短短几年,学校各个方面发生了大变化,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校内涵与特色发展日益突出

一批新优学校拔地而起。包括清华附中永丰学校、中法实验学校、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等3所北部学校在海淀区23所申报学校中突围,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学生发展等方面展现出优势品质,被评为海淀区首批新优质学校,在区域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图9 3所北部学校成为海淀区首批新优质校

学校特色发展日益鲜明。伴随对口支持工作的深入推进,很多学校基于校情走出特色发展的道路,在区域内有广泛影响。比如,中法实验学校以法语特色教学项目为依托,积极探索十二年一贯制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着力打造中法两国基础教育交流示范校。海淀区永丰中心小学充分发挥足球特色,将足球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校本课程,几年来,学校在参加国家、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充分展现了学校发展的潜力。

2.学科骨干教师力量逐渐形成

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能力显著提升,以两届海淀北部地区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与教学展示活动为例,一等奖教师达到642人,二等奖教师达到923人。更多教师成为海淀区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以海淀区教委公示的2019年区级骨干与学带名单来看,海淀北部共有297位教师荣登榜单。


图10 北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展示获奖情况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市级平台彰显专业水平。比如,在北京市中小学第二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中,有5位北部教师取得佳绩。包括,清华附中永丰学校陈娜老师的《巧用策略,提升记忆力》、韩莎莎老师的《有朋自远方来》和小学部赵佳老师的《Lovely Animals》获得了本次展示活动的二等奖;中法实验学校梁丹志老师和海淀区红英小学焦会泳老师也分别荣获二等奖。


图11 北部教师骨干力量逐渐形成

3.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业表现大变样

伴随北部地区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我们能够明显看到北部地区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教师逐渐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建立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课程育人能力不断提升。这带来了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业成绩的大变样。以2017届和2018届两年的中考成绩为例,2017年,北部各校中考优秀率平均达到66%,最高的学校达到97%。2018年,北部各校中考及格率平均达到91%,4所学校低分率占比为0。

除此之外,学生发展也更具个性和多元,包括,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电脑活动作品机器人项目竞赛活动、北京市中小学啦啦操比赛、“希望中国”双语文化艺术节、北京市首届冬季运动会花样滑冰决赛、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等各类国家、市区级竞赛活动中都能看到海淀北部学子的身影,他们展现实力,荣获佳绩。


图12 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

海淀北部从教育短板成长为优质教育的潜力板,离不开海淀进校长久以来的精准施策、专业支持、高位引领。在海淀进校的持续引领下,海淀北部将集聚更强大的势能,实现内涵发展,进一步推动海淀教育走向优质均衡。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