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以“对标世界一流 服务海淀教育”为主题的庆祝建国70周年海淀教研成果汇报会热烈召开!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劲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乔键,区相关委办局领导,区教育系统两委一室相关领导,属地街道领导,新校区建设施工单位领导,区教委相关科室领导干部,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成员校各校书记、校长和干部教师代表,以及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离退休教师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
图1 海淀教研成果汇报会现场
见证海淀进校新址建设 谱写海淀教研新华章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新校区建设现场会在海淀区远大路29号正式举行!这是在祖国7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海淀进校集大家之力为祖国教育事业献上的一份特殊贺礼。
海淀进校新校区的建设凝结几代海淀教育人的期待。海淀进校罗滨校长介绍新址建设情况,她指出新校区建设将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教育融合。坚持三优先原则,即结构功能系统化优先、交通组织便捷化优先、设施配套合理化优先。在空间布局上坚持集约化、模块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打造“学习+”的研修模式。全力建成面向未来的智慧型海淀教师发展中心,形成海淀教育现代化研修的新标杆。北京建工集团总承办部党委李志远书记表示,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实现海淀进校新校区建设成为质量一流的优质工程、样本工程。
共同唱响祖国赞歌 祝福祖国70年华诞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熟悉的旋律,悠扬的歌声,在海淀进校附校的礼堂中响起。海淀进校附校20余位学生动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优美旋律萦绕现场每一个角度。
图2 海淀进校附校学生演唱
高昂歌声迅速点燃全场热情。从共情到同唱,现场300余人澎湃唱响祖国赞歌,挥舞国旗,齐声高唱,祝福祖国70华诞,唱出对祖国的真情告白,表达对祖国诚挚热爱。
图3 现场全体人员热情高歌
共话海淀教研发展成果 为时代做答为祖国献礼
在祖国70华诞来临之际,海淀进校向祖国教育事业递交一份教研成绩单。用成果汇报共享海淀教研之成果,共谋海淀教育之发展,为时代做答,向祖国献礼。教研成果汇报会在海淀进校附校二层报告厅举行,海淀进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主持活动。
图4 海淀进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主持活动
主题发言一 对标世界一流,服务海淀教育
KY.COM罗滨校长以《对标世界一流 服务海淀教育》为题作主题发言。
图5 海淀进校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罗滨发言
1.回顾历史:峥嵘岁月的艰辛与奋起
海淀进校建校于1972年,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补偿型的继续教育、示范型的继续教育、研究型的继续教育,始终坚持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行政服务。1972年,在北京第三师范学校内成立进修组,教师培训工作因陋就简,艰难起步;80-90年代,培训机制日臻完善,教辅资料、模拟试题誉满全国;21世纪以来,明确海淀进校在新形势下的定位、工作方向和机构职能,勇于探索,成为“课改的先锋”。
2.新时期:教研转型的实践探索
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走向深入。海淀进校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举措,探索区域教研转型之路。
(1)研修不断创新,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教研理念不断更新;系统构建了“5+M+N”学科教师研修课程和“三维四级”教师研修课程体系;探索“三级联动深度研修”模式,建立学科教研基地,通过“双微驱动”打通教研到课堂的“最后一公里”。
(2)调整职能定位,服务区域教育功能增。海淀进校明确了“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资源建设和教师发展”五大中心的职能定位,科学调整了内设机构,明确了发展愿景是“做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
(3)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优化结构,引进人才;多元培训,练就多岗位胜任能力;“私人定制”,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研制教研员素养标准;建构素养导向的教研员研修课程。
(4)项目载体破解难题,促海淀教师教育高品质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区域教研转型实践研究”“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基于学业质量评价与反馈的教学改进”等各类项目相继开展,基于问题,破解难题,以科研促教研,确保区域学科教学跟上改革的步伐。
(5)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教师整体调配,研训一体融合,工作部门协同,机构区域协同。
3.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型教师发展中心
海淀进校将继续践行进修精神,坚持内涵发展。持续提升研修队伍专业素养,完善区域教师研修课程体系,创新教师研修方式与机制,提升进修学校国际化水平,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型教师发展中心。为海淀教师打造一个开放多元、融合贯通、灵活应用、自由拓展、健康生态、安全舒适的专业发展之家,幸福生活之家和精神家园,为“做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而不懈努力。
主题发言二 教研引领助力学校优质发展
海淀进校附校董红军校长分享了海淀教研对学校优质发展的重要内涵与价值。
图6 海淀进校附校校长董红军发言
他表示,对于学校来说,进修学校是最亲密的伙伴,最受欢迎的智囊机构。海淀进校附校自1998年建校起,在20多年的发展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离不开海淀进校的保驾护航。
1.进修学校的专业支持有什么特征?
(1)持续时间长。进修学校的指导和支持贯穿了办学的各个阶段,学校发展了20年,进修学校支持与指导了20年。
(2)支持力度大。以对口支持项目为例,全学科点对点指导、课题引领、专项推进,覆盖课程、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
(3)教师受益多。许多老师在教研员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下快速成长,成为名师。
(4)融入学校深。教研员扎根到各年级、各学科课堂,诊断、把关、纠偏、指引,引领课堂教学走在课改的前沿。
2.进修学校的专业支持为什么如此有效?
(1)在课堂落地生根,带来学生学业水平显著提升,让老师有成就感,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离老师日常教学距离近,为老师教学搭建从实践经验通向教学原理的桥梁。
(3)学术型的研讨、探究替代了行政式的命令指挥,激发老师问题导向、主动学习。
3.在进修学校的专业支持下老师收获了什么?
(1)获得对学生成长价值的深刻理解,把握学科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意义;
(2)获得展示机会和历练平台,专业研究能力显著提升,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
(3)获得成长的阶梯,激发发展的内驱力,成长为出色的、专业的育人者。
主题发言三 教研为我打开职业幸福之门
作为海淀三万余名教师代表之一,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海淀进校培养基地学员,北京中法实验学校杨冬香老师以《教研为我打开职业幸福之门》为题作分享。
图7 北京中法实验学校杨冬香老师发言
她表示,自己在海淀北部农村工作了24年,成长过程见证了自己如何从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特级名师。正是海淀进校的专业的引领,全过程支持与陪伴,帮助她打开通向职业幸福的大门。
1.教研员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1)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灯塔。教研员的专业、学术权威,让教学有了主心骨;
(2)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导航。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帮助教师把握教育教学方向;
(3)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通过各种方法激励教师思考,带领教师研究与实践,助力快速发展。
2.她在海淀进校引领下的成长之路
1995年毕业,1997年参加海淀北部骨干教师研修班,开启了真正的研修与实践;
2003年成为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学员,导师一对一指导,自己对教学有了新的考量;
2007年入选海淀区优秀教师梯队建设研修班,认真思考数学教学的本质;
2010年参加海淀区理解力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赴美培训学习,更加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从关注学生的知识,到关注学生的能力;
2017年被评为特级教师;
2018年入选国培计划海淀进校基地学员,海淀进修学校为自己成长配备了四名导师,在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2019年1月份成立第一个个人市级工作室。
3.海淀教研如何引领教师发展
系统化的教师研修课程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内容上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挖掘课程的育人功能;形式上关注不同层次、区域、教师群体,主题聚焦,使教学研究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需要,贴近学生发展需要。
丰富且高水平的平台助力农村教师成长。包括名校名师协同备课研讨、北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与展示活动、海淀北部骨干教师研修班、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与特级教师研修室等,量体裁衣式的进阶培养,为教师搭建研究、交流、展示的平台,享受成功的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
以研促教真正提升教师发展的专业性。课题项目的引领,让教师在项目研究中解决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帮助我们教师把握教学核心本质,促进专业素养的进步,让教师脑中有智慧,手上有技术,心中有规则。
领导讲话
刘圣国副区长讲话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在会上讲话。他代表海淀区人民政府向海淀进校新校区建设的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向各委办局对教育事业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海淀进校取得的非常优异的教研成果表示热烈祝贺。
图8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讲话
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对于海淀进校的未来发展,他提出几点建议:(1)海淀进校要紧密结合五大中心定位,进一步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整合职能部门和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2)海淀进校要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特别是教研员的队伍建设,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打造全区最精尖的一支教研员队伍。(3)海淀进校要进一步提升评价能力,不断完善学校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指标,建立一套科学的、公正的、准确的学校评价体系。(4)海淀区教育工委、区教委要进一步加强对海淀进校机制体制的研究。海淀进校是海淀教师中精尖力量的汇聚之地,它与其他一线学校情况不同,要着重研究海淀进校老师的职称比例和工资待遇。(5)海淀进校要抓好教育集团的建设,尊重每一个成员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特点,在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能力提升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海淀区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6)各委办局、海融达公司、北京建工集团要一如既往支持海淀教育发展,支持海淀进校发展,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质量完成新校区的建设。
张劲林部长讲话
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劲林在会上讲话。他对海淀进校新校区建设现场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区各有关委办局和海淀进校全体教职工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感谢。
图9 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劲林讲话
海淀进校是海淀教育的工作母机、登山队。海淀教研成果汇报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总结了海淀进校对标世界一流所做的开拓创新和不懈努力,是海淀教研创新系列成果向伟大祖国70周年生日的献礼。
面向未来,为更好地落实教育大会精神,将海淀进校建设成为海淀区智慧型教师发展中心,他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要在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意识形态上做表率。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传播真善美,弘扬主旋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第二,加强内涵建设,充分发挥海淀教研专业支撑作用。用国际一流的教研员队伍研修课程、研修模式、研修成果和研修机制服务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新校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质量,代表未来教师发展的现代化校区。
第三,承担重任,协同攻坚,全面推进教育集团工作。打造集群发展新生态,有力引领学校高位优质发展;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协同发展中实现特色发展;致力学校内涵提升,切实实现学生增值发展。
海淀区委区政府将高度重视、充分保障和支持海淀进校的未来发展。各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海淀教育发展、海淀进校发展,保障和支持海淀进校新校区建设工作,加大对集团化办学的政策倾斜和指导支持力度,共同努力把海淀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教育强区。
今年是祖国70周年华诞,是海淀进校建校47周年。海淀进校始终与祖国发展共奋进,对标世界一流,服务海淀教育,全面贯彻教育大会精神,大力推进教研转型,办好海淀进校教育集团,开拓创新,革新自我,为把海淀建成世界水平、中国特色、首都特点、海淀品质的教育强区做出更大贡献!
图10 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文:刘丽丽、杨智君、王梦、张晓、韩巍巍
图: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
部分素材海淀教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