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海淀教研基地启动会顺利召开
2019-03-29 08:17

2019年3月25日下午,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海淀教研基地启动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莫景祺处长、清华大学化学学院曹化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胡久华教授、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化学教研室黄冬芳主任、丹江口市副市长马力女士、海淀区教委赵建国副主任、基教二科唐建东科长莅临会议,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及各部门主管领导、各海淀区化学学科教研基地校教学主管、化学骨干教师,共一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进修学校支瑶副校长主持。

 

揭牌仪式

莫景祺处长、罗滨校长、赵建国副主任、曹化强教授、胡久华教授和黄冬芳主任为基地揭牌。

 

专题报告

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做了题为“教研基地促进海淀学科建设升级发展“的专题报告,介绍了高中化学学科海淀教研基地的成立背景及工作方案。罗滨校长在回顾进修学校发展历史、职能转型阶段,分析现阶段课改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职能定位、工作原则、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基地工作的三年规划,分享了2019年工作计划。

基地的职能定位:“高中化学教研基地”是以开展化学学科教研和科研、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研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成果交流与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整合各类资源、打破部门和区域壁垒的教研模式创新;是国家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具体举措。

工作推进原则:标准导向、内涵发展;问题导向、服务实践;师生为本、优化供给;基于实证、精准指导;统筹规划、协同创新。

工作机制:研究、研讨、交流、推广。

工作目标:四个一——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形成一批优秀成果、建立一个工作机制、带出一支教研队伍;四个中心——化学教研的研究中心、教研经验的交流中心、优质资源的汇集中心、教研人员的学习中心。

重点任务:承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改进“等教育部课程中心委托项目,带动海淀相关工作持续推进;科学高效完成各项基地常规工作,建立教育部高中化学海淀教研基地与海淀区化学教研基地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

八一学校化学特级教师宋晓敏老师作为区级学科教研基地代表,做了题为“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汇报。

宋老师从工作思路、实践过程、实践效果等方面分享了学校化学教研组近年来开展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教研组近年来在区教研课题中积极承担研究任务,通过研究课解决教学关键问题,传播先进教学理念,落实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研究课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持续带动常态课教学改进,抓住素养落实的课堂教学主阵地,最终使学生获益,促教师发展。

 

专家评议

专题汇报后,与会专家做了点评发言,分享了参会感受。

黄冬芳主任:海淀能够成为化学教研基地,说明其教研团队具有深厚基础和坚实力量。希望今后海淀能够作为“领头”区域,在解决真实教学问题、关注基础薄弱学校、建立区域教研联合体等方面做出成绩,在北京市中学化学教学中继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胡久华教授:学科教研基地是一个“聚合器”,聚合人才、聚合资源、聚合智慧,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重大责任。希望基地开展工作时确保研究为先,高站位、宽视野,陆续涌现研究成果;及时发现不同阶段的教学问题,切实通过研究解决问题。

 

领导讲话

赵建国主任:进修学校为海淀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基地的建设还将为海淀教育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希望进修学校做好以下三点:有目标、有方向,做好规划,逐一落实;明确问题、发现规律,落实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制定规则、制定机制,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莫景祺处长:此次首批入选的38个教研基地中地市级基地仅有6个,向海淀教委、进修学校表示祝贺。进修学校近年来围绕课程改革的重难点取得了显著成果,得益于其坚实的教研队伍,他们聚焦核心素养,深入实践探索,发挥了实践引领作用。区委、区政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地建设也给与了充分的条件保障,希望今后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定位、抓住重点,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

 

启动仪式结束后,11所海淀区化学学科教研基地校的教师代表一同进行了后期工作研讨。未来,进修学校教研团队将肩负责任,砥砺前行,力争在新的平台上取得更多成绩,继续为海淀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陈颖 孙迪

摄像:王立辰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