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基于岗位实际 提升服务能力
——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中小学教学辅助人员培训顺利启动
2018-10-25 14:29

2018年10月13日,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中小学教学辅助人员培训在八一学校顺利启动,近六百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会。此次培训旨在落实《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十三五”时期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全面提升海淀区教学辅助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辅助人员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水平,师训部副主任刘锌主持了大会。

图1 海淀区中小学教学辅助人员培训现场

图2 教师们签到选班现场

项目负责人、师训部李琳琳老师对“十三五”时期教学辅助人员的培训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本次教学辅助人员培训从教辅人员岗位实际出发,与教辅教师的需求与发展现状紧密结合,突出实用性和自主性。培训共分为四个学习板块:集中研修、网络研修、学校实践和反思学习。集中研修包含专业素养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专业素养课程重在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综合素养课程旨在提高教学辅助人员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网络研修部分涉及教育理论知识、教师思想行为和教育实践技能等内容。本次培训还设计了学校实践和反思学习的环节,注重教师的自我体系建构与知识内化,不断培养和发展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意识和分析能力。

图3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李琳琳老师作方案解读

刘锌副主任代表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本次培训提出了建议与要求。她希望广大教学辅助人员认真学习、充分参与、积极思考,将思想理念与本岗位实践相结合,将自我提升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将个人素养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刘锌主任还就教辅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图4 刘锌副主任主持并讲话

随后,资深培训师杜岗坡老师作了题为《教学辅助人员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专题讲座。杜老师从学习目标设定及课程框架介绍、问题界定和问题分类梳理、原因分析及思维工具、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引导教师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快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借助思维工具找到最优解决方案。互动式的培训,充分激活了学员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典型案例的点评,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图5 杜岗坡老师作题为《教学辅助人员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专题讲座

培训会严谨有序,教师们积极认真,培训效果良好。后期,培训还将按照方案的设计有序开展,关注参训教师的实际获得,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李琳琳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