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31日,在美国资深教育咨询顾问与培训师R.布鲁斯·威廉姆斯先生的引导下, 30名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者、教研员以及海淀部分学区的教师培训负责人一起参与体验了“教师培训者引导力参与式工作坊”第三阶段的集中研修。本次研修内容包括四种引导策略的实践回顾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坊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和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组织实施。这是基于第二阶段集中研修以及后续的一个学期里学员在研训工作中对四种引导策略的实践与反思,而进行的第3次跟进式、进阶式研修。
图1 工作坊主引导师 R.布鲁斯·威廉姆斯先生
该项目是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为研训人员设计的国际研修项目,旨在通过多阶段、进阶式的持续学习和实践,使教师培训者和教研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成人学习规律,对引导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有更为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营造自主、合作、参与、探究的良好成人学习氛围的方法、策略和工具,从而优化培训和教研工作,提升专业水平。
学员分享实践案例,引导师反馈点评
布鲁斯先生引导大家一同回顾对于四种引导策略的实践情况,并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收获和下一步的计划。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王永祥老师、高中技术教研员张桂凤老师分别分享了在“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困惑”、“如何实现通用技术、劳动技术、研学间的融合与衔接”工作坊活动中实践四种引导策略的案例。
图2 学员围绕实践案例进行讨论
图3 布鲁斯先生对实践案例进行反馈点评
学员们围绕两个实践案例进行讨论,分享交流案例的优点以及带来的启发。布鲁斯先生对案例进行反馈点评,对案例的设计和实施高度肯定,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最后,还针对大家在四种引导策略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逐一答疑。
体验中学习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大高阶思维能力分别是:相关(赋予学习内容以个人意义的能力)、丰富(能够从不同视角出发,多元发散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联(将学习内容与周边世界建立联系的能力)、严谨/专注(能够自觉地、周密而投入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用于迎接和接受挑战的能力)、迁移/递归(将学习内容去情境化,转化应用至新的情境的能力)。
图4 小组代表分享对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收获
图5 大家分享按照五大高阶思维能力对问题进行归类的成果
在布鲁斯先生以及助教万海刚老师、代周阳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应用“已知-想知-新知”(KWL)的工具,围绕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通过思维能力小活动、思维能力头脑风暴、制作“我的高阶思维能力书”、分组研究并通过语言、图示、动作的方式分享学习收获,把已有的对思维能力的认知以及培训对象和学生在工作、生活、学业中遇到的问题,按照五大高阶思维能力进行归类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以个人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思维碰撞,建立关联,在体验中达成对高阶思维能力的深度理解。
高阶思维能力的三种水平是:理解信息、概括洞察、发现应用。学员们列举个人在培训或教研活动中经常提出的问题,分享对三种水平的理解和相应的问题案例,然后对个人列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统计,并分享学习的收获与反思。
学员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三种水平组织设计问题
学员分组确定课程主题,并选择要教授的一种高阶思维类别,分别设计理解信息、概括洞察、发现应用等3种水平的问题,同时选择1个图表组织器进行应用设计。之后,各小组分享设计成果,分享学习收获与反思,深度理解高阶思维能力矩阵。布鲁斯先生对大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
图6 学员分组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三种水平设计问题
图7 小组代表分享设计成果
引导师现场示范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课
布鲁斯先生分别以分类/排序、推断为教学内容,现场示范了2节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课。大家在参与体验中,逐步理解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课的导入、教学、活动、监控、回顾与反思等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图8 学员体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示范课
学员进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学员针对自己的培训对象最需要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并通过大小圈的活动多轮次两两交流分享教学设计。最后,布鲁斯先生针对大家在教学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答疑。
图9 学员互相交流分享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创意总结三个阶段的工作坊
图10 学员创意总结三个阶段的工作坊
大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三个阶段的工作坊以及带来的变化进行创意总结,并分享交流。
图11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作总结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应用焦点讨论法引导大家对三个阶段的工作坊进行回顾和反思。大家分享交流工作坊中学习的引导工具、策略和方法,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和场景,对引导的新发现和新认识,下一步的学习和实践计划,以及对项目后续实施的建议。最后,申校长介绍了项目后续的工作安排,她期待大家继续把引导的理念、方法、策略和工具在工作中实践应用,并进行反思与分享,不断巩固和深化研修成果。
学员反馈
学员反馈评估结果显示,100%的学员对三个阶段的工作坊的课程内容很满意,认为对实际工作有帮助;100%的学员对引导师布鲁斯先生非常满意。学员们反馈,“工作坊的学习有理念、有工具、有方法、有策略,对于教研和培训工作内容的落实、形式的多样、激发学员的参与和贡献智慧非常有帮助。”“带来了理念的改变,尊重学员,越来越注重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学员的过程体验。”“大量实操性很强的引导工具,引导大家头脑风暴,分享交流,促进了研讨成果产出的高效和高质量。”“在工作坊、教研活动中,运用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提高研训质量。”
后续跟进
学员后续将进行3个月的网络研修,完成个人和小组设计、实践与反思作业,交流分享实践案例,并通过在线答疑和现场实践指导反馈,进一步改进实践,固化成果。
(文:张晓,图:王立辰、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