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北京市第二届法治教育基本能力展示活动进行了总结,海淀区4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其中,中学组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王莹莹老师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黎颖老师分别获得决赛冠军和季军;小学组的海淀区丹枫实验小学刘艳老师获得决赛亚军,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代养兵老师获得一等奖。
图1 王莹莹老师、刘艳老师和黎颖老师获得的奖证和奖杯
该活动3月份启动后,海淀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校高度重视。德育科和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员指导参赛的选手认真准备,推荐的6名选手中,4名选手进入复赛并全部获得一等奖。王莹莹老师、刘艳老师和黎颖老师获得的奖证和奖杯
复赛阶段,需要上交课堂实录,然后进行课后说课。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一对一指导,慎重选题,认真备课,通过现场听课、观看录像、网络研讨和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帮助老师们加深对课程育人价值的理解,恰当处理教材内容,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帮助参赛教师加深了法治教育在学科教育中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反复修改教学设计,不断完善说课稿,在各学校备课组团队的支持下,各位选手在没有耽误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深法律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宪法》、《十九大报告》、《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等法律法规和纲领性文件的理解,在复赛中发挥出较高的水准。海淀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小学组两位教师、初中组两位教师同时成功晋级决赛环节的区县。
4月底各位选手抽签。“五一”假期,选手和教研员一起备课,劳动节中的辛勤付出,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决赛现场情景问答环节,老师们将法律与生活紧密联系,展示了海淀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
这次比赛,不仅加深了选手们对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转变了学科团队的教学观念,更新了学科知识结构,增强了团队研究、攻克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为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图2 中学获奖教师与区教研员冯翠霞合影
图3 小学组获奖教师合影
图4 海淀区获奖教师与教委德育科领导、进修学校教研员合影
文:张玉兰